回覆列表
  • 1 # 吟風者

    祠堂文化當然有必要傳承和發展了,現在中國的一些傳統文化丟的也差不多了。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全球的人類在生活的方式上趨於相同。那該多無趣啊!一個民族一定要保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才可長久發展,不被泯滅。

    舉個例子,我覺得美洲的印第安人基本上已經滅絕了,不是說印第安人已經沒有了,而是說現在即使是活著的印第安人已經被西方文化同化了。同樣是吃飯喝水,你沒有自己民族的文化,有在大街上和西方人有啥區別?(記得看過一個影片,一個印第安人在繁華的大街上,吹著一首曲子《最後的莫西幹人》顯得特別的孤獨淒涼)

    所以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可丟,那麼中國的傳統祠堂文化當然也有必要傳承和發展下去。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一下,全世界都知道華人是最戀家的民族,即使在國外過的再好再有地位,到了一定時間還是要落葉歸根的,因為我們知道那裡不是我的家。我的爺爺不在那裡,我爺爺的爺爺也不在那裡,我的根不在那裡,我們的根在老家!造成這種濃得化不開的戀家情節的一大原因就是因為,從小時候老在裡面玩耍的家族祠堂。 祠堂是祭祀祖先或者是先賢的地方。求的祖先保佑,向祖先述說一年中家族的事物,求祖先保佑家族人丁興旺,向祖先述說誰家的孩子又出息了等等。

    一些重要的儀式也要在祠堂辦理,比如婚喪嫁娶等。這些重要儀式的意義只有在祖先的關注下才變得特別莊重,有意義。

    祠堂還是是家族內部商議重要事物的場所。(這點在電視劇《破冰行動》就很有體現)

    其實祠堂有時又不那麼莊嚴,比如小時候經常在祠堂裡打鬧捉迷藏,比如爺爺奶奶叔叔嬸嬸飯後也總愛到祠堂門口坐著聊天,儼然成了社交場所。

    現在祠堂文化傳承與發展南方顯然比北方好,在南方有好多幾百年前的祠堂宗廟,而北方則是比較少。當然這與中國歷史上北方征戰比較多,南方征戰比較少有關。江南才子,明清時期的文學家也多屬於南方人,與南方的祠堂文化發展的比較好也是有關係。 題主還提到了家譜國際,家譜國際是推廣家文化,以“為國存史,為民立傳”為宗旨,以網際網路為基礎,幫助各大姓氏,梳理家族脈絡、修譜續譜、建立家族檔案……這個想法很好。因為現在的一些家族的支線家譜確實已經斷了,有些人只知道自己姓什麼,不知道家族傳承了。有時跟朋友聊天就聊到輩分的問題,我問他你是什麼輩?他說他沒有輩只有名,我說你沒有輩怎麼取的名字,他說他們那支姓的家譜斷了,已經不用輩份取名了。

    上圖說的好啊,流之潺潺,追溯其源,木之蒼蒼,須求其本,蓋譜不修,則忘其所,修之不續,則紊其所。意思很明瞭了,就是沒有了家譜,你就找不到你的本源了,不知道你是怎麼來的你的祖先是誰,這過的多糊塗啊!(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我們周邊的山東人,一問祖先是哪的,好多都是山西洪洞縣老鴰窩的。)

    有始才有終,居廟堂之高,這些帶著鄉愁的句子,說的就是祠堂文化,家譜文化。我們應該大力宣揚這些,不能忘懷。

  • 2 # 方壺橋

    修建祠堂在明清以後形成了一股潮流,現在遺存了許多祠堂,陸續被國家修繕和保護起來。筆者遊覽過幾處古鎮景區,感覺祠堂在南方儲存完好的較多,發現祠堂與宗族、財力、官爵、道德禮儀直接相關。

    華人特有的家國情懷,成就了宗族管理模式的發展。由於中國古代戰亂或整體跨省遷移(如災荒戰亂移民、流放、外地封爵封地),造成同姓(或有血緣關係)聚集。在這種模式下,村長不是最主要管理者,重大決策得依靠族長出面。族長是同一宗族裡最為古老的存在,更接近本族人群的最初血脈源頭。

    一個村落同姓較多或者都是一個姓氏,在這種大宗族聚集地最容易興建祠堂,最年長者都會得到小輩禮遇,尊貴者會列位於祠堂受後人禮拜。

    宗族裡出現財閥、富豪、官員、及第文人,也會造成修建祠堂以光宗耀祖。

    宗族裡出現符合封建道德禮儀的人和事,也是修建緣由,如百壽祠、牌坊等,這些符合國家道德價值觀,宗族也樂意朝廷撥款修建。

    可見,宗族在維持家國統治、維持社會穩定、樹立封建價值觀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華人禮佛拜祖,至今仍舊延續著這個傳統,南方地區的“拜山”等,其重要程度超過春節。

    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家國管理出現了新的方式,人們的價值觀也發生變化,在強調法制治國的今天,族法、家法都已經不合時宜。新城鎮的形成,加速打亂同姓獨居的局面,年輕一代紛紛外出,鄰居圈裡有了不同姓氏,說不同方言、來自不同省份,祠堂文化在淡化和消失中,祠堂文化只留下族譜、文物等功能。

    祠堂文化的形成是特定歷史時期產物,作為一個特有的文化符號,會永遠記載在中國文化史當中。

    未留下相關照片,每次進入祠堂都不會拍照,以示對先人敬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歲半的寶寶經常嘔吐腹瀉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