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來的彼得潘

    從東漢末年到唐宋時期,中原士民或避戰亂,或躲禍患,紛紛南下徽州,安家定居繁衍子孫,成批遷到這裡來定居的大致有三次:一次是西晉永嘉年間(307—313),由於中原戰亂頻繁,人們紛紛避亂南遷,史稱“永嘉南渡”,大約有十萬人來到這個地區。第二次是唐中葉的“安史之亂”和唐末的黃巢起義,在此期間,不少士族豪強率領家族鄉黨和佃客、部曲等遷入徽州成為這裡的“史遷祖”,第三次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亂”,又有一部分官員、地主、黎民到此駐足。

    地少人多的矛盾越來越嚴重,為了生計,徽人不得不向外尋求出路。

    徽州雖處萬山之中,但氣候溼潤,其物產非常豐富,如杉木,“休寧山中宜杉,土人稀種田,多以種杉為業”;如茶葉,祁門縣是山山皆種茶,“高下無遺土,千里之內業於茶者七八矣”;如陶土,“土出婺源,祁門兩山”,手工製品,獨具特色。徽商在向外謀出路的同時,將自己的資源帶出了徽州,也帶回了生活必需品。

    徽州山區交通不便, 但其境內有新安江, 其支流可與徽州六邑相連通,沿江東下可達杭州,水上運輸卻十分便捷。北境水陽江、青弋江;西境秋浦河,均流入長江;南境閶江、婺水,南流西折入鄱陽湖;東西境馬金水流入浙江金蘭盆地,聯結閩粵之要衝;東境新安江、武強水,東注錢塘、東海。以上共呈一放射水網,成了徽商挾貲四出的走廊”。水運將大山裡的徽州與外界相連。

    水運將徽州和當時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地區相連,這為徽商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長江三角地區離徽州不遠,徽人可以在這裡賣出自己的東西,買來想要的東西。由於長江三角地區經濟發達,讀書人甚多,所以對於筆墨紙硯、茶葉的需求非常的大。而這些恰恰是徽人所擅長或極為擁有的東西。徽商在這裡的商業地位迅速增大。

    唐代,祁門茶市十分興盛。南唐,休寧人臧循便行商福建。宋代,徽紙已遠銷四川。南宋開始出現擁有巨資的徽商,祁門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經商致富,分別被人們稱為"十萬大公"、"十萬二公",合稱"程十萬"。朱熹的外祖父祝確經營的商店、客棧佔徽州府的一半,人稱"祝半州"。

    隨著資本的積累,徽商不再滿足於利潤較小的商品,他們把注意力放到了食鹽上。食鹽是人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事關國計民生,又是一種本薄利厚的特殊商品。正因為如此,歷來都由官方控制或直接經營,官府對打擊私鹽不遺餘力。明清的大多數年代實行由官方控制食鹽銷售許可與配額的制度,鹽商獲得了配額,就有了穩定而豐厚的利潤。 徽商在鹽業經銷上搶到了先機,一度壟斷了南方的市場。

    元末,歙縣商人江嘉在徽州發放高利貸,牟取暴利。元末明初的徽商資本,較之宋代大為增加,朱元璋入皖缺餉,歙人江元一次助餉銀10萬兩。成化年間,徽商相繼打入鹽業領域,一向以經營鹽業為主的山西、陝西商人集團受到嚴重打擊,於是徽商以經營鹽業為中心,雄飛於中國商界。

    人文環境

    “中原衣冠”(晉末南渡計程車族)遷入徽州,帶進來的絕不僅僅是人口、姓氏或域內家庭結構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在徽州植人了新的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制度禮儀,等等。在兩種文明的碰撞揉合中,改造了山越社會的陳習陋俗,建構了徽州居民新的文化心理結構,造就了一個新的徽州,並逐漸形成了具有地域特點的文化。自此,徽州邁人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儒家正統觀念開始逐漸替代並消磨了古山越文明,科舉乃至於文化藝術等各方面人才輩出。同時徽商的宗族觀念很重,外出經商總是按地緣、血緣積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騰訊研發兩年的真實生存遊戲《代號:生機》上線後,明日之後會涼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