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看病,原來掛個內科,就可以了。現在分成了呼吸科、高血壓科,消化科、老年科。感覺渾身痠痛,頭疼,竟不知道掛哪一科。覺得可能是感冒,掛了一個呼吸科。結果感冒藥拿了一大堆,不管用。原來是血壓高了。看起來以後人們有病要先自我診斷得的是什麼病,才能上醫院看病。但人是一個整體,醫院把人分成了若干部分,怎麼能夠全方位的診斷病因?要是得了綜合性的病,怎麼看?所有科室都看一遍,開的藥都要吃?
回覆列表
-
1 # 醫楨致聖
大家如果去醫院就診,首先要去就診臺掛號好多人都感覺很迷茫,不知道去掛哪一個專科好,就像是內科,現在分的特別細,有消化內科,心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等等。不像你說的,如果感覺真疼痛,真的不知道去掛哪一個科室,例如普內科,疼痛科等都可以進行就診,但是你導致患者就診時產生迷茫心理。
同一個病人,如果有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還有糖尿病,如果去醫院就診,首先先病情輕重進行調治,只要不危及生命,就會讓你輪流轉,進行漫長的住院治療,不說花錢多少單純從心理上就會對病人和家屬造成嚴重的影響,如果到治療費用上,最後傾家蕩產,人財兩空的比比皆是。
現在已經開始控制醫院的過度醫療,比如檢查結果如果同樣是三家醫院的,就不用進行重複性的檢查,這會為病人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雖然有時候還沒有完全嚴格控制好。
當然了分科越細,專業化的醫學技術要求會更加明確,在對病人的診斷和治療上,也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但是,有時候好多疾病是相互影響的,不能粗暴的分開進行治療,如果能夠配合中醫中藥調理,整體調理,中西醫結合,一方面可以為病人節省開支,另一方面也會縮短病程,病人的恢復會加快不少,同時對病人的傷害也是最少的。
醫療改革還會繼續,一定會做到以人為本,以病人的利益最大化為目的,去繁從簡,大道至簡,技術的先進離不開高尚的醫德醫風,相信我們以後的醫療水平和醫生的素質,並駕齊驅,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