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姜不老也辣
-
2 # 小橋流水人家4534
這事兒,得看你自己。我知道的情況,真有退學的(原因不詳,第二學期剛開始,就聽他同學說他要退學,但到了期末又交了考核報告,最後聽說到底還是退了);也有少數堅持不退學,最後走了極端的(這種恐怕全華人民都知道);大多數堅持下來並畢業了,但這裡面的絕大多數,情況並不比他本科畢業就業的同學混得好,多半混得還差些;混得好的,應該是少數(而這少數混得好的,原因也並非是讀了研究生——不讀研究生應該也能混得好!)。根據你自己的情況——學校、專業、導師,尤其是你自己,決定是走是留吧!
-
3 # K書小鎮自習室
我這邊是個考研自習室,一百多考研生,你這種情況我這邊也有且不少,但是我只給他們說一句,“再牛逼的夢想,也抵不住傻逼般的堅持”
-
4 # 先鋒定向
本人10年讀的研究生,因導師專案較多,研究生生活還算比較充實,但是回過頭來看,當時的確沒有好好規劃過研究生生活。相信很多同學也有與這位同學類似的煩惱,就讀研究生之後,可能會發現研究生的讀書生活與本科階段的完全不同,由於本科就業形勢嚴峻,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考研僅是為了緩衝就業壓力而採取的權宜之計,對未來如何發展並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因此上了研究生之後,就茫然不知所措,虛度光陰;但是也有的同學在重新確立目標之後如魚得水,奮發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為職業發展積極準備著。那麼究竟應該怎樣規劃研究生的生活呢?
一、明確人生目標和求職方向
我覺得首先應該理清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求職方向———到底是要走學術型的道路繼續讀博、做研究?還是進企業? 是自己創業,還是當公務員?是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還是轉行?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決定了你在研究生階段該做哪些相應的準備。所以規劃研究生的生活必須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而定。 這裡建議同學們做一個職業規劃分析,也就是對自己 的優勢、劣勢,你感興趣的幾個行業所面臨的機會和威脅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你要了解從事不同職業所要求的素質和條件,然後反觀自己,正確評價自己的實力和能力。也就是說,首先要做到能力與目標的匹配。其次,要對期望從事的行業進行三到五年的預測分析。再次,我們要儘量把自己的興趣與職業方向相結合,即做到興趣與工作相匹配。“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如果能夠做到喜歡上“自己做的事”,那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確立了目標之後,研究生期間的生活重點也就明確了。
二、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需要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如果未來打算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首先要考慮自己是否具備相應的素質和能力,尤其是自主學習以及創新的能力。創新並非憑空而降的,它是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現有理論體系、觀點或方法的改進和突破。研究生新手往往會比較茫然,“我也不知道要研究什麼,也沒有對哪個問題特別有興趣啊。”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沒有對本專業領域前沿的瞭解和把握,怎麼可能知道還有哪些未解決的問題呢? 所以,大量閱讀相關 領域的文獻是開展研究的第一步。透過文獻的學習,能夠很快幫助你瞭解到最前沿的研究內容和思想。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最大不同在於需要自主的學習,而不是單純依靠接受課堂知識了。另外,在閱讀文獻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文獻管理工作,現在有很多專門的文獻管理軟體,大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用。
對於打算從事科學研究的同學來說,獨立思考和敢於質疑的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於中國文化和填鴨式教育的影響,我們的學生從上小學、中學的時候就缺乏質疑權威和挑戰權威的勇氣,這樣一直“全盤接受”的思維到了研究生階段也很難一朝一夕的改變。但是沒有質疑就沒有創新,如果你選擇了學術研究的道路,就必須培養自己質疑的精神和求知的好奇心,否則很難有所建樹。
三、從事非科學研究類工作需要做的準備
目前大部分學生讀研並非是為了學術追求,可能學歷是他們更為看重的東西———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的一塊兒敲門磚而已。對於這部分同學,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是至關重要的。其實無論從事哪行,認真做事、踏實做人都是一樣重要。一個人做事的態度和方式決定了他在職場上的成敗。儘管課堂學習和科學研究不是這類同學的重點,但是作為一個學生,應該做好的事情必須做好,包括做好畢業論文,這是起碼的素質要求,所以在實習和學習之間應該努力平衡好。
以上是我對如何合理規劃研究生生活給出的一點建議,當然每個同學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但是無論如何,一定要有一個規劃,有目標才會有堅持,有堅持才會有成功。最後,衷心希望大家能夠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研究生生活!
回覆列表
先去看一下心理醫生,是不是有這方面的問題。再就是多跟師兄師姐和導師多溝通。研一應該還沒進入課題階段,還是理論學習為主,這些的難度應該不大。遇事不要慌,先停下來,好好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