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君發劉軍

    俺乃是俗人,俗人淺見,希望眾位看官莫怪。本人拙見,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智慧、善良的民族。他有著豐厚的底蘊,多少異族想來奴役、消滅、吞併我們。最後都被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趕跑了、同化了、消滅了。縱觀中華5000年上下文明史,先後有多少少數民族、異國侵略者,來犯我中華,現在有一個在在我中華大地猖狂嗎?至於汪派,他只不過是日本人扶植的一條可笑的走狗。隨著主子的敗退、退走、投降,他沒了主子的餵養只能餓死了啊!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有一句話是〃別管是誰犯我中華,雖遠必誅。〃各位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請各位大師給予批評、指正、教誨,鄙人在此先了。

  • 2 # 老頑童374236889

    汪精衛從一個革命青年轉變為日本走狗漢奸,是逆歷史潮流而動,被時代所淘汰則是歷史的必然,可惜了他的前半生革命生涯。

  • 3 # 戴草帽的小老鼠

    清朝末年,是中國京劇的成熟時期,最先在同一時期出現了幾位傑出的老生行(就是唱大鬍子的,比如黃忠)表演藝術家,主要以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三人為主,他們對京劇藝術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時人稱為京劇三傑。

    京劇三傑老去後,傳承他們的藝術家以汪桂芬、譚鑫培和孫菊仙最為出色,三人並稱為三鼎甲。其中,作為程長庚弟子汪桂芬,繼承了程長庚的藝術並有所發展,形成了以雄勁見長的“汪派”風格。汪桂芬是第二代藝術家裡最有實力的,其嗓音極好,特別是擅長“腦後音,當時只要有汪桂芬的表演,就一定是萬人空巷。汪桂芬老去後,王鳳卿頂了他的缺,最後併入昇平署,成為“內廷供奉”,還與梅蘭芳同臺過。

    由於汪派唱工要求嗓門高、氣要足,所以沒有特別好的嗓音和充足的底力,很難從汪派學到好東西,這也導致王鳳卿之後,再之後就沒有什麼特別好的人才,“汪派”日後趨於平淡直至退出舞臺。儘管後來有一些藝術家也是傳承汪派,但與前人相比還是差了很多。

  • 4 # 嘟兒拉八大

    京劇中的“汪派”有兩個,一個是和譚鑫培、孫菊仙並列後三鼎甲的汪桂芬,以實大聲宏、氣勢雄渾著稱,傳人有王鳳卿,汪桂芬派失傳主要是對嗓音條件要求較高,從現在的審美來看,異於譚餘一脈的婉轉,後學者少,但是有一些唱法在楊寶森上偶有體現。

    還有一個“汪派”是汪笑儂,他的唱法自成一路,後學以女老生居多,筱月紅、石月明、何玉蓉等,何玉蓉建國後一直活躍演出到晚年,留下不少資料,但是偏居江西,弟子乏人,從劇目來說,哭祖廟有後學,其他幾乎沒人動,從唱法來說,基本上和譚餘出格不誇張,當然也有自己的一些特殊的行腔(比如“顫顫巍巍兩朵芙蓉花”)……這個流派只能是以戲保派,除了哭祖廟還有馬前潑水、胡迪罵閻、刀劈三關、獻地圖等。其實汪笑儂派還是具備流傳基礎的,因為唱法並不古老,只是演出並不是個人所能決定,不像說相聲那麼簡單,兩人一合就能上臺,排戲需要鼓琴下手龍套全部搞熟,沒有賣座的把握不敢排,再說現在能演的都去世了,除了扒錄影帶、請教見過的老先生,很費勁,費力不討好的事也就沒人操心了。

  • 5 # 小田國畫課

    汪派是汪笑儂創立的京劇老生藝術流派。汪笑儂師承廣博,汲取汪桂芬、譚鑫培、孫菊仙、王九齡、劉鴻聲,乃至漢、徽劇諸家之長,終自成一家,於清末民初蜚聲南北。為區別於汪(桂芬)派,人稱新汪派。

    汪桂芬的嗓音特點是"腦後音",而且帶有"嘎音",開口發聲非常響亮,唱完仍似有餘音嫋嫋。他的一副嗓子極為美妙。嗓音高亢渾厚,善於運用丹田氣和腦後音,歌聲響遏行雲,發音吐字飽滿,韻味十足,極富立體感。其唱腔激昂雄勁,善於表達悲憤慷慨的情緒,演唱悲劇性故事或悲劇性人物時,著力突出其壯美的一面,而不是隻單純強調其悲涼悽苦的感情。

    京劇是中國國粹,是永遠不會被時代所淘汰的,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好東西!

  • 6 # 三分文說

    汪派也叫上海派,是由王昱庭老先生一手建立起來的中國歷史上重要的琵琶流派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以人名為代表的流派,汪派的形成也在中國歷史舞臺上留下過第三次高潮。

    汪派的眼周特點在於不拘泥於現代藝術,當時南派的琵琶多以下出輪為多,而汪派卻反其道而行之,創造性的運用這上出輪,從而奠定了琵琶上出輪的先河和基礎。

    其次,汪派琵琶不拘泥於傳統奏法,對古譜加以修改,使之更為精煉和上手,取得了比以往更為讓人得以更好的視覺和聽覺效果。汪派琵琶的演奏技巧剛勁有力,感人頗深。

    除此之外,汪派也培養出了一大批當代優秀的琵琶演奏家,這其中就有大家所熟知的衛仲樂、孫裕德、李廷松、程午加、蔣風之等琵琶大家

  • 7 # 生活領域小感受

    汪派是指京劇老生"新三傑"(汪桂芬,譚鑫培,孫菊仙)之一的汪桂芬創立的京劇老生藝術流派。汪桂芬曾為清朝"內廷供奉",就是專為皇帝和大臣唱戲,老百姓看不到也聽不到。

    汪笑儂於清末民初蜚聲南北,為了區別(汪桂芬派),人稱新汪派。汪笑儂的傳人不多,恩曉峰,金桂春,石月明,佟遇成,何玉蓉等都是汪派弟孑。

    京劇是國粹,好的藝術是不會被時代淘汰的。汪派的京劇藝術不是過時而是瀕臨失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明是講下棋的動畫,《龍王的工作》為何在不懂棋的人裡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