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田舍翁75718323
-
2 # 文鸞竹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路過水鏡莊園,拜見隱士司馬徽,他對劉備說:“臥龍鳳雛二人,得一而安天下。”龐統不是平凡之輩,他是當時襄陽著名人士龐德公的侄子,自幼飽讀兵書,才高志傲,投奔東吳孫權時因外表醜陋,沒有得到重視,後來又得罪了太后,一怒之下去投奔劉備,劉備也因其相貌只讓他做了縣令,後在諸葛亮的說服推薦下才啟用龐統,而龐統在出謀劃策上也突出了他的才能,在劉備與劉璋關係決裂後,他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因而劉備用其計外出征戰拜他為軍師。三國書中講,是因為他貪功心切,想與諸葛亮比高低,在入川進攻雒縣時,因大隊人馬受阻,他率領精銳部隊從小路突襲,不幸中箭身亡。《三國志》陳壽這樣評價龐統。“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龐統雖然智謀能力不在諸葛亮之下,還沒等到發揮出來,就意外身亡。”志長命短”,因而使讀者產生他存在感很低。
-
3 # 西府趙王爺
千百年以來,人生最難成全的東西不是金銀財寶、玉宇瓊樓,而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名聲、口碑。
“臥龍”與“鳳雛”雖然齊名等身,但兩人的境遇、生平,事蹟卻天差地別。
龐統初次登場時在吳國大都督周瑜手下任“人事部經理”,負責選拔人才、管理人才、考核百官。可見龐統在吳國打工時,周瑜對龐統的才華和學識十分認可,並且毫不吝嗇的委以重任。
210年,周瑜暴斃,孫權暗中拆分周瑜辛辛苦苦建立的人才班底,並將周瑜所信賴的舊部打入萬劫不復之深淵。諸如龐統這種才華橫溢、謀略過人的天縱英才居然被孫權無情的雪藏,心灰意冷的龐統只好投奔劉備謀求發展。
(孫策死於巫蠱,周瑜死於暴斃,陸遜被逼死,搞不好都是孫權乾的……)
龐統歷經了種種波折,萬般無奈,終於被劉備接納,劉備知人善用、親和待人,龐統在劉備帳下獲得了不亞於諸葛亮的禮遇。龐統感念劉備的恩德,遂費盡心力輔佐劉備入川,龐統在劉備入川的過程中表現不凡,若不是不幸中箭身亡,將來的作為不見得低於法正、姜維之流。
龐統匆匆登場,匆匆登場,揮一揮衣袖,身上全是箭……
反觀諸葛亮。諸葛亮千呼萬喚使出來,忠心護主定蜀川,只恨蒼天情義薄,將星隕落五丈原,一生戎馬盡臣賢,武侯美名永流傳。
諸葛亮與龐統的“劇本”,暗示了兩人在“歷史成就”方面的不同。
諸葛亮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多如牛毛,而龐統的人生剛剛進入正途就遭遇了不幸,命運留給龐統施展才華的機會少而又少。倘若龐統不死,蜀國的政治格局將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龐統的政治才華、外交才華、治國能力雖然略遜於諸葛亮,但是軍事才華和戰略格局卻稍勝諸葛亮一籌。
龐統加入劉備陣營之後立即被奉為上賓,劉備走西川把龐統待在身邊,而讓諸葛亮坐鎮荊州,就可見其對龐統能力的肯定。據我猜測,劉備的戰略構想是拜諸葛亮為國相,統管經濟、政治、民生、秩序。拜龐統為軍師,統管軍事、戰略。因為諸葛亮的才能其實更多的就是在內政上,無論是荊州還是成都,在他的手下那都是井井有條。而軍事則相對沒那麼耀眼,其在加入劉備集團後,一直到劉備去世,這段期間,其基本上就沒有什麼軍事建樹,更多的是在內政上。真正掌兵在當上丞相以後,南征北伐這些過程。
諸葛亮雖然“智多而近妖”,但智者千慮終有一失,諸葛亮在北伐後期的幾次戰略性失誤直接造成了蜀國的頹敗,當然這一切不能怪罪於諸葛亮,如果沒有諸葛亮蜀國早就頹敗了……
如果蜀國形成諸葛亮主內政,龐統主外侵,一內一外一陰一陽的政治格局,那麼當諸葛亮失誤時有龐統彌補,龐統失誤時有諸葛亮托盤,那麼蜀國也不至於在諸葛亮過世後陷入人才凋零、國力退步的境地。
綜上所述,並不是龐統不如諸葛亮,而是蒼天過於薄情,抹殺了龐統成就人生理想的機會。
最後糾正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大家常說如果龐統不死,荊州就不會失。因為龐統死了,劉備身邊沒有軍師,這才調了諸葛亮離開荊州,留下關羽獨自鎮守,最終被人乘虛而入。但事實上,在龐統戰死之前,劉備就因為前線戰事吃緊,調了諸葛亮以及趙雲等人入川。
不是龐統死了之後才發生的。而且對於關羽失荊州這一點,我是覺得誰來都沒用,除非是劉備在荊州。關羽這個人狂妄自大,水淹七軍已經讓他膨脹得不得了,當時不是沒有人提醒過他,小心東吳偷襲,是他自己沒當回事兒。這說明他過於自負,聽不進他人建議,以他的地位,當時沒人能說的動的。
回覆列表
這應該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大敗筆。為了刻畫龐統,小說不厭其煩的用了許多篇幅,把他捧的簡直就是神仙一樣,連曹操這樣的奸雄也佩服的五體投地,可惜到了(當時還只能稱荊州)那裡就只在小縣裡露一回頭角,便從此毫無建樹了,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