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悠閒酒翁1
-
2 # 滄桑歳月
黃帝炎帝是中華民族精神象徵,圖騰,無需考證其假。持懷疑態度的人只能說明無知,或居心不良,從根本上破壞民族團結。
-
3 # 明燭四方
炎黃曆史傳說也許渺不可聞,但是新石器時代考古發掘都有他們的影子!仰韶文化末期對應炎帝傳說,龍山文化的興起則對應黃帝部族的興起。
真實歷史大概也就是下面這些:
約公元前3300~前2800年,炎帝所對應的仰韶文化末期逐漸衰落;(蚩尤九黎或九夷)大汶口文化和(苗蠻)屈家嶺文化逐漸興起,逐漸擴散到豫東、豫南,其文化型別甚至影響到山西一帶。
仰韶文化分佈
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嶺文化興起,對應東方蚩尤九黎和南方苗蠻的崛起。
約公元前2800年,黃帝所對應的廟底溝二期文化(龍山文化的前身)興起,開始影響中原東南一帶,並與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嶺文化發生接觸和鬥爭。黃帝和蚩尤所對應的涿鹿之戰,也發生在這一時期。
約公元前27~22世紀,中原一帶最先進入龍山文化,其他各地的文化型別都逐漸衰落,並逐漸進入龍山文化時代,中國五帝傳說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龍山文化分類:
大部分龍山文化遺址,分佈在山東半島,而河南、陝西、 河北、遼東半島、江蘇等地區,也有類似遺址的發現。這個文化以許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殼黑陶(分佈日照、濟南)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
中國考古專家根據幾個地區不同的文化面貌,分別給予文化名稱作為區別。一般的分法是:
廟底溝二期文化:主要分佈在豫西地區,豫東地區也有分佈,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屬於中原地區早期階段的龍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
河南龍山文化:主要分佈在豫西、豫北和豫東一帶,上承廟底溝二期文化或相當這個時期的遺存,發展為中原地區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一般還分為王灣三期、後岡二期和造律臺3個型別;
山東龍山文化:或稱典型龍山文化,即最初由龍山 鎮命名的那種遺存,其分佈以山東地區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嶽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陝西龍山文化(客省莊二期文化):主要分佈在陝西省涇河及渭河流域,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晉南龍山文化陶寺型別:以新發現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為代表,主要分佈在晉西南地區,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
-
4 # 白雀道人
炎黃二帝當然是歷史,真正的歷史其實是炎黃二帝都是出自伏羲女媧政權的人,伏羲女媧政權兩千多年的政權覆滅後,被赤帝取而代之。
赤帝以火德王天下,稱為炎帝,幾百年後,神農氏崛起,取而代之,並且同樣以火德王天下,赤帝一帶遠走東夷,臣服神農,並且幾百年後,神農氏衰,黃帝崛起,並且取而代之。
這個時候,赤帝反對黃帝,並且稱自己為真正的炎帝,自己是真正的皇帝,改名為蚩尤!蚩尤和少典打了很多年,蚩尤一族為了讓自己後人繼承自己,並且也讓後人稱自己為蚩尤,永不更改!
黃帝滅掉蚩尤後,善待了神農,並且殺了蚩尤,鎮住人心,並且創仁義道德禮儀教化萬民,黎民百姓,把文字推廣出去,根據蚩尤神農文明的結晶創造了內經。
所以黃帝,天縱奇才!
回覆列表
炎帝和黃帝當然是傳說,但數千年以來的傳說或許有其真實的一面,其實歷史書上我們也讀過,炎帝和黃帝是兩個部落的首領,是後人的尊稱。傳說黃部落在黃河一帶,炎部落在長江一帶,蚩尤部落在齊魯一帶,因為黃部與蚩尤發生矛盾打起來,鬧大了,黃處劣勢,邀請炎部落共同擊敗蚩尤,平息戰亂,黃部落肯得到了發展壯大。後來黃與炎又發生戰爭,黃勝炎敗。但也黃與炎的戰爭並不大,只是部落首領之間的戰爭,雖然炎敗,部落成員仍在,並且眾多,所以炎黃並稱。其實是象徵性,意義重大深遠。最少也是遠祖輩,我們今天稱是他們的子孫,是沒錯的,合情合理。當然是傳說,但或有其名,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民族精神,團結的精神,一家人的精。華人祭黃帝就是傳承這種精。不像河南祭新鄭,是封建的東西,有毒有害有愚弄和欺騙。經不起歷史和科學的推敲,是對歷史發展的一種扭曲。因為封建王朝影響。河南是可以稱為中原,因為很多王朝在那定都,各地做官的可能在那落戶生活,也有很多又到各地去做官落戶,因此稱之為中原,確實不假。黃帝廟只是皇帝祭祀方便建立廟宇,有什麼奇怪。中國各地都有孔靈廟,難道各地都是孔子的故鄉?都是孔子的出生地!新鄭想搞個活動為地方創收是好事,搞個廟會祭祀沒錯,但把封建思想封建東西,拿出來宣揚,繼續愚弄和欺騙,就大錯列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