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呆哥浪子

    孔子儒學講究以仁為本,

    仁,是孔子儒學體系的邏輯根本出發點

    任何一門學說,一個體系都有其原點。

  • 2 # 紫天雲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理念,而“仁”,又是儒家思想一切價值觀念的根本前提,是儒家思想核心中的核心、基礎中的基礎,對儒家思想各種價值觀念起著統帥和引領作用。因此,“仁”是排在第一位的。對此,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理解。

    01 仁者必然愛人

    有個學生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論話·顏淵》)。父行父道愛其子,子行子道愛其父。真正愛人的人,是能夠履行社會義務的人。

    所以在《論語》中可以看出,有時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種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所以“仁人”一詞與全德之人同義。

    正如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講的那樣:“夫聖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這裡,王陽明所闡發的,正是具有博大仁愛道德理想的“聖人”,當然也是泛愛黎民蒼生的“仁者”。

    02 仁者必然孝悌

    《論語》雲:“孝弟(弟通“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裡,子女對於父母的愛,稱為“孝”;兄弟之間,哥哥對弟弟要關愛,弟弟對哥哥要尊重,這叫“悌”。

    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儒家的仁愛精神,就是從對父母的孝開始,延伸到對兄弟的悌,對朋友的信,以至於對天下眾人廣泛的愛,所以說,孝悌,是“仁”德的根本所在,如果連基本的孝悌都做不到,又何以稱得上“仁”呢?

    03 仁者必然忠恕

    《論語》記載:“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又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由此看來,仁者能夠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稱之為“忠”,即“盡己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推己及人的這兩個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實行仁的方法)。所以說,忠恕之道同時就是仁道,行忠恕就是行仁道。

    總之,“仁”德,體現了仁愛、孝悌、忠恕等價值追求,正是由“仁”而生髮出義、禮、智、信等道德品格,如果沒有“仁”的話,義、禮、智、信都無從談起。

  • 3 # 參易閣

    對儒家思想有所瞭解的朋友其實不難回答這個問題,漢代劉歆在《漢書 藝文志》中論到儒家時說:”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這句話高度概括了核心思想及仁義二字。

    對於個人的品德,孔子強調仁和義,尤其是仁。義者宜也,即一個事物應有的樣子。它是一種絕對的道德律。社會的每個成員必須做某些事情,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一個人遵行某些道德,是為了不屬於道德的其他考慮,即便他所做的客觀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仍然是不義。用孔子和後來的儒家常用的一個貶義詞來形容,這是圖“利”。儒家認為“義”和“利”是截然相反的。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後來的儒家常常強調“義利之辨”,認為這是道德學說中最重要的一點。“

    義”是一種觀念形式的規範,“仁”的觀念則具體得多。一個人在社會里行事為人,有他應循的義務,那是他應該做的。但是這些義務的本質應當是“愛人”,即“仁”。為父之道就是由愛子之心出發去對待兒子,為子之道就是由愛父之心出發去對待父親。《論語·顏淵》篇中記載,樊遲問仁,孔子回答說:“愛人。”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會責任。因此,在《論語》裡,孔子用“仁”這個字時,有時不是僅指一種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這便是“仁人”一詞的含義。在這場合下,“仁”的含義是“品德完美”。

    《論語·顏淵》篇裡記載,仲弓問仁,孔子回答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雍也》篇裡還記載,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因此,仁的實踐包含了為人著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說,“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這是“仁”的積極方面,盡己為人謂之忠。“仁”的含義並不僅是“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還有另一方面“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兩方面合起來,稱作“忠恕之道”,孔子認為,這就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也就是孔子所說的“仁之方”。

    由此看來,仁是義禮智信以及忠恕孝悌等所有品德的前提。這不是排在第一個字這麼簡單的問題,而是整個儒家思想最核心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舊社會的人納妾,一定是家境富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