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哥二月半
-
2 # 晏丶泠
說起我們人類的食物,立刻就會想到,超市商場裡琳琅滿目的食品,飯店酒店小吃街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現在,有些人還不滿足眼前的美味,想方設法找一些稀奇古怪的動植物食用,以滿足自己的口福和虛榮心。
物以稀為貴,像魚翅燕窩得來不易,數量不足以滿足廣大人民的需求,所以價格昂貴。聽一些專家講,它們的營養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完全可以用別的食品代替,甚至它的營養價值還不如雞蛋。可是有些人就愛吃,多有面子啊,一般人都吃不起。
就因為有人吃,每年有多少的金絲燕的家被毀,有多少條鯊魚被殺死。貪婪的人類啊,你擁有的食物已經夠多夠豐富了,何必因為你,使那些動物再招到殺戮哪!
現在全球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被貼上死亡標籤,一旦滅絕,對人類將是無可挽回的重大損失。如果我們和動植物和平相處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我們將受到大自然嚴重的懲罰。
所以我們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從自身做起。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
-
3 # 胖想資源社
1、麵包樹
麵包樹原名是桑科常綠喬木,高10-15米;樹皮灰褐色,粗厚。表面具圓形瘤狀凸起,成熟褐色至黑色,柔軟,內面為乳白色肉質花被組成;核果橢圓形至圓錐形。栽培的很少核果或無核果。原產太平洋群島及印度、菲律賓,為馬來群島一帶熱帶著名林木之一。中國臺灣、海南亦有栽培。木材質輕軟而粗,可作建築用材,果實為熱帶主要食品之一。果實風味類似麵包,因此而得名。
胖想碎碎念:一定特別好吃,聽說比麵包的營養價值更高哦~~~
2、麵條樹
夾竹桃科常綠喬木,樹幹粗壯,枝葉茂盛,葉大而美,一葉三色。廣泛分佈於南太平洋一些島嶼國家,中國的廣東和臺灣等地也有種植。因其果實富含澱粉,待成熟後,當地人將其採摘晾曬貯藏起來,食用時放在水裡煮熟,撈出拌上佐料,吃起來和真正的麵條差不多,故名“麵條樹”。由於它的木材特別適合做黑板,當地人也稱其“黑板樹”。樹皮劃破後,流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
胖想碎碎念:有面包樹還有面條樹,大自然真是神奇!不過吃這個可要小心點,不小心劃到樹皮,可是會致命的。
3、蛋樹
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紫、淺紫或綠色,高約30cm。儘管蛋樹分佈於歐美的一些地區,但它的祖籍卻是中國,侵入中國的西班牙人把它帶到歐、美,使它們在國外安家落戶。是一種多年生植物,其果實形如鳥蛋,味道鮮美。
4、香腸樹
株高6~12公尺,果實香腸狀,懸垂於繩索狀長柄下。花徑約10公分,紫綠色,形狀略不整齊或向一側彎曲,生長於老枝。生長在非洲東部的烏干達。它結出的果實又粗又長,看上去就像是一根根掛在樹上的香腸。所以,人們根據它的形態,把它叫做“香腸樹”。香腸樹的果實雖然樣子像香腸,但是味道卻和香腸相差得很遠,它吃起來味道甜甜的。而且,不論是成熟或者還沒成熟的果子,味道都一樣,都可以食用。
胖想碎碎念:像香腸又不是香腸又叫香腸的你~~~(沒事,能吃就行ㅍㅅㅍ)
5、牛奶樹
牛奶樹屬於蘿藦科、纖冠藤屬植物纖冠藤。牛奶樹是生活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森林裡的一種植物。每年乾旱季節,用刀割開其樹皮,會流淌出白色乳汁,其色、味與營養成分都跟牛奶相似。植物牛奶樹原產於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生長著被當地居民稱為"木牛"的奇異樹。這個古怪的名字緣於此植物樹液的味道酷似無脂牛奶。當地居民食用這種"樹奶"。樹皮被切開後就會流出"樹奶",而且刀口很快就癒合,樹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傷。原著民一般稱之為“木牛”。
胖想碎碎念:說完吃的,還有喝的。大自然還有很多童話故事才會出來的事物等待人們去發現。
回覆列表
有一種雖說常見但卻很少會出現在菜市場的野菜--蒲公英。 記得小時候經常去外婆家,每當春天臨近,總會叫上幾個小夥伴去田間路旁追逐蒲公英,各自忙著採摘、“吹雪”,歡蹦跳躍。而外婆有時也會拿蒲公英來做菜,說實話那會只嚐了一口便再也沒碰過,味道太苦了有點難以接受。
還有就是苜蓿頭,這個對於北方的我來說也也屬稀奇。也有人稱它為三葉草或草頭,南京和上海人都比較愛吃,這菜生吃的時候葉片很酸,若是清炒苜蓿頭的時候加入白酒,經高溫加熱和白酒的激發後,苜蓿就不再有生吃時那股酸澀的草味,隨之呈現的將是一番鮮甜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