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蔡Civi
-
2 # 拉胡爾嘮嗑
小孩多大,摔倒受傷嚴重不?如果是普通的磕碰,自己摔倒自己爬起。否則,大人越妖孩子承受力越差。本來孩子摔倒還不哭,結果家長一看孩子反而哭了。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急切地一扶,自言自語怪自己,有的家長甚至當孩子的面自己打自己臉,自我批評,這就打小灌輸孩子沒擔當,遇到問題推責的意識,缺乏面對困挫折的勇氣。
我娃打小摔倒幾乎自己爬起來,偶爾穿的太厚,我開玩笑幫忙扶起來,孩子從不哭鬧。
如果磕碰嚴重,比如骨折或者更嚴重情況出現,家長不能隨意扶,要考慮萬一扶起來不利於孩子健康咋辦?這情況危急時刻,記得打120請專業人員救護。
還有很多小孩是爺爺奶奶照看,隔代親要理解,爺爺奶奶不只是親,更怕摔著碰撞擔不起責任。網上經常有影片吐槽奶奶看娃不細心現象。因此,爺爺奶奶看娃時,孩子摔倒無論扶起來或者自己起來,作為孩子的父母不應該求全責備。自己看還不一定比爺爺奶奶好。
-
3 # 老於19055
小孩子自己摔倒了,應當讓孩子自己爬起來。不過,大人可以對其進行鼓勵,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爬起來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
4 # 大菡的三分田土
分幾個步驟吧:
第一步、評估是否安全
第二步、評估孩子是否知道我(家長)已經看到他摔了
第三步、看情況鼓勵孩子自己起,和決定是不是需要拉孩子起來。
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這個安全是指我們能夠接受的,孩子可能受傷的一個底線。
比如孩子可能就是輕微的蹭破皮,有的家長覺得就是沒有問題的,有的家長覺得這是非常心疼需要及時安撫的,所以衡量的標準在於每個家庭,每個父母心裡。不一定必須要和他人一樣,以我們感覺能夠接受的那個界限,能夠舒服的那種界限為準。
如果看到孩子摔跤感覺比較嚴重的話,或者當下環境比較危險,一定是需要第一時間去關注孩子,去幫助孩子的,如果我們評估沒有什麼大問題,那麼可以進入第二步。
第二步是我們可以初步衡量一下,看孩子知不知道我們看見他摔了。
如果孩子沒有發現我們看到他,我們可以把臉悄悄的別過去,孩子一看哦,家長都沒有注意,也許就自己起來了。
如果孩子已經知道我們看到他摔跤了,他尋求我們的幫助,那麼我們當然也是需要去幫助孩子的。這樣會給孩子建立起一份安全感,就是:無論何時我需要父母的幫助,父母都一定會來幫助我的。
不管孩子多大,都是非常需要這份安全感,不要擔心把孩子給寵壞了,因為我們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時間,或者是很多其他的場景來幫助孩子建構。獨立自理的能力,而且一份獨立的能力一定是建立在對父母充分的信任,以及父母對自己充分信任的基礎上的。
我在養育孩子過程中也犯過特別擰的那個勁兒,就是為了讓孩子自己起來,而讓他自己起來,孩子非要我把她抱起來,我非和他擰。要不然就是視而不見,我家孩子曾經說:媽媽,你看到我摔跤都不理我,我覺得你都不愛我了
第三步,鼓勵孩子自己起來。
當已經和孩子目光對接互相都知道摔了跤這個情況時,首先我不會那麼的激動,會比較平靜並充分表達自己的關心,我至少會問一句:“你還好嗎?”然後會鼓勵他“你能夠自己起來嗎?”或者“需要我的幫助嗎?”
如果孩子能夠自己起來,我當然會鼓勵她他“我看到你沒有媽媽的幫助,自己就起來了。”
就這樣一句描述式的話語,描述了他做的這個事情,本身就足以鼓勵的孩子,不用我說他很勇敢,他很厲害,他自己就會感受得到。
更重要的是表達的這份關心,其實孩子也能夠接受得到,他會從這個事情裡面學習到對別人的關心。
一度我覺得我家女兒對待別人特別的冷,對於別人的那些事情毫不關心,後來我就反思自己,可能是,我為了訓練他的獨立能力而去訓練所帶來的一種反面的影響吧。做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後,積極的關注他的情緒,但是不越界,我覺得她有能力處理的事情,我就不會過多的去問了。他尋求幫助時,我一邊鼓勵,一邊也積極的迴應,慢慢的孩子又有了非常熱心的那種狀態。
回覆列表
看情況。我的小兒子一歲多,有時偶玩的太高興摔倒外地,有時候你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好想媽媽去幫他一把,為什麼不呢?我會很高興的扶他起來告訴他,下次小心,要不然摔倒真疼的。小兒子會很開心的繼續去玩。有時偶他摔倒,他看了一圈看見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立刻就自己起來了,但有時摔得太疼了,哭的淚眼汪汪,我會拉著他的手,借點力給他讓他站起來,讓他明白媽媽會給他鼓勵和幫助。大兒子大了,四歲多了,有時候摔倒我看著都好疼,他會看看我,自己起來然後跑來跟我說媽媽好疼,我也會給他揉揉,抱抱他給他鼓勵讓他平復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