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年風雅
-
2 # 壹只小野猴
回答問題之前,可先將巡撫和藩王分開細數其職能
巡撫:
為明清時期地方軍政大臣之一,官級為從二品,加兵部侍郎頭銜,頂頭上司為總督,負責巡視轄地各地方的軍政及民政,間接擁有兵權。明朝巡撫始於洪武二十四年,起初只是臨時派遣,正於宣/統年間。巡撫的置立初衷為朝廷分權平衡,緩解社會矛盾,加強地方管理,整束軍備,使其效率能高速執行。例:明朝河南巡撫于謙,清朝山東巡撫袁世凱。
^袁世凱
^于謙
藩王:
指擁有封地或封國的親王或郡王。正是因為握有封地和兵權,所以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分封制一再作亂。比如在西漢時期,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漢景帝年間發起了“七國之亂”。明朝永樂帝即是藩王,後推翻建文帝自立,足見藩王勢力不容小覷。明以前稱諸侯王,從古至今,藩王因其手握重兵,劃地為王,獨霸一方,其獨立於地方官員和中央政府,一直是中央政府的眼中釘肉中刺。
在明朝,藩王簡直可以一手遮天,毫無疑問藩王可碾壓巡撫。清朝因為其政治體系不同,及清庭腐敗無能,導致地方總督傭兵自重,直接威脅朝廷,但也不是巡撫。綜上所述,藩王遠比巡撫大,巡撫無直接處置藩王的特權。
-
3 # 當年春水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首先,要弄清是什麼大,爵位還是權利。要是爵位那無疑是藩王大,明清時期,王爵有三種,分別是親王(一般賜予皇帝的子侄,兄弟),藩王(一般賜予除親王外的嫡系血親),郡王(一般賜予皇帝的庶系血親)。而做過巡撫的曾國藩死後才被追封為文肅公,何況王爵比公爵要略高一些呢。
第二,要是比權利,那巡撫就遙遙領先了。巡撫設立之初,是個流官,後來形勢需要設為固定。為一省之首,封疆大吏,掌握一方行政,財務,政法之權,戰時還監管軍事。而反觀藩王,明時便被鎖定在封地內,不得輕易離開。清時封爵後,便被圈在京城府邸,小心翼翼,不可妄動。如果被誰參了一本,那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
4 # 李涵說
(一)從官爵上來說,藩王肯定要高於巡撫,這是毫無疑問的。藩王都是什麼人?明朝的藩王都是皇室的直系子弟。朱元璋開國後,將自己的兒子都封為藩王,並分封土地。明朝共計實封親王六十五位,追封親王二十二位。
再對比一下清朝。清朝除了開國功臣吳三桂等三藩外,也都是皇室宗親。除去蒙古世襲罔替的王爵外,清庭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有十二位,其中八位是依靠開國初期赫赫戰功而封的,還有四位是開國以後恩封的鐵帽子王。
至於巡撫,只是中央政府派駐地方維護政權的官員,官職一般來說只是從二品,有些地方還會派駐正二品的總督。所以跟藩王比起來,巡撫的身份地位顯然要低得多。
(二)從權力來說,明清兩朝大致都分為兩個階段。明朝以永樂皇帝為分界線,朱元璋時期分封的藩王,實權要比巡撫大得多。明朝初期並沒有巡撫,地方行政長官叫布政使。永樂時期才出現了巡撫這一官職。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希望自己的兒子們,也就是藩王能成為保衛朱家天下最好的助力和屏障。所以,朱元璋給了藩王極大的權力。藩王不僅有封地,還有兵權。朱棣後來能造反成功,跟手上掌握著封地的兵權有決定性的關係。不過也正因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前車之鑑,朱棣當上皇帝后,開始大力限制藩王的權力。雖然依然給他們封地,但徹底剝奪了他們的兵權,也不讓他們參與地方事務,更不能結交官員和豪族,否則會被認為是結黨叛亂。所以明朝朱棣以後的藩王只能當個衣食無憂的閒王爺。
清朝王爺的權力狀況也分為兩個階段。剛剛立國時,封了三位藩王,分別是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清軍入關後,因為自身八旗兵兵力不足和中原地域的廣大,所以扶植了三藩軍隊,作為攻擊李自成大順軍和南明的先鋒,即‘以漢制漢’。但全國統一後,三藩卻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擁有過大的兵權、財權和地方政治影響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與清廷分庭抗禮,成為了清王朝內部的極大不安定因素。因此康熙上臺後,發動了撤藩戰爭,並最終取得勝利。此時三藩王的權力是無以復加的,分封的三省可以說是國中國。
除了三藩外,清朝封的親王其實已經不能叫藩王,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封地,只能住在京城。不過跟明朝的藩王不同的是,他們可以參與朝政,輔佐皇帝管理國家,所以一般來說,權力還是比地方督撫大得多的。而巡撫雖然擁有一省的行政權力,但其地方官身份和朝廷中樞的親王顯然是沒法比的。當然,如果親王不受皇帝待見,比如雍正朝的八王爺,最後只能落得個塞斯黑的名號,那就另當別論了。
回覆列表
兩個不好相比,巡撫主要是負責一個省或者幾個省的軍政大權,一般可調動的兵力不多。藩王獨立於清廷之外,有點國中之國的味道,實際權利和節度使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