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健講故事

    小時候,不懂水滸,也不懂江湖。

    當時覺得宋江一心招安,真是窩囊,不如晁蓋鬥爭性強。

    還以為宋江是混入起義隊伍中的奸細。

    很多年後,才知道,晁蓋是做不大梁山的。

    如果是晁蓋繼續領導梁山,就不會有後面的轟轟烈烈,也不會有招安。

    梁山會繼續在周邊劫掠客商,一年一年又一年。

    如果他們不攻克府縣,北宋中央政府不會大規模圍剿,也就維持當初的狀態。

    如果他們敢於攻打縣城,那麼很容易被圍困和攻克。

    畢竟很多梁山好漢,都是宋江帶上梁山的,如果宋江不入夥,梁山的規模永遠做不大。

  • 2 # 柔情浪子520

    晁蓋的話,估計不會選擇招安,但是命運,估計會比招安更悲慘。

    晁蓋從來也沒有什麼長遠規劃,凡事只講一個“義”字,所以也不會像宋江那樣特意去謀劃招安,梁山在他的領導下會繼續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晁天王是真正的好漢,但是沒有能力去指揮一場戰爭。隨著梁山的實力不斷擴大,有了數萬之眾,就不再是單純的土匪了,局面會變成朝廷和梁山之間的戰爭,這種局面從呼延灼來圍剿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這種鬥爭是非此即彼的,朝廷不會允許一個殲滅過朝廷圍剿軍團的勢力存在,除非晁蓋能軍神爆發,打進東京當皇上,否則梁山最終肯定是被剿滅,但是晁蓋的軍事素質又實在不足以實現這個目標。宋江的招安計劃至少保住了幾十個兄弟的性命,保住了所有的家眷平安回鄉,而且保證了所有人都是作為朝廷軍官而死,死後有追封,有廟宇祭奠,後世的史書提起他們,會是朝廷的功臣,為國家盡忠,呼延灼這樣的甚至是民族英雄。土匪這個行業本來就是死亡率極高,每天都要打仗,宋江給弟兄們換了一身官皮,有朝廷的後勤支援,雖然還是一次次出兵打仗,但是比在梁山當土匪的時候安全多了。落草為寇,幾乎就決定了不可能有善終,招安之後作為朝廷官員去拼命,不僅有了生還的可能性,還保障了家人的安全和死後的名聲,對梁山是最有利的選擇。

  • 3 # 小葵逢

    年少讀武俠,跳躍著看,痴迷武戲;大了看江湖,也是跳著看,鍾愛文戲。要按你的想法估計不太成立,簡單聊兩句。

    首先,商業角度來說。梁山這幫阿貓阿狗們,由於生活所迫,無奈之下進行的一次創業而已。晁天王拉起的山頭,但他對經營管理一竅不通,仗著年輕力壯和大夥混個肚圓不成問題。重要一點就是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規劃,最終結局可想而知,不是倒閉就是被收購。

    其次,這又非純粹的商業行為。冷兵器時代,這些貨人手一把明晃晃的傢伙什兒,腳指頭也能看出來這他孃的是一支武裝力量。加上曾任國家幹部的團練教頭,地方法院出身的武都頭等等,規模日漸壯大,被政府滅掉只是個時間問題。命大的混個全屍,點背了很可能死無葬身之地。

    總而言之,人民貧苦但並沒有水深火熱,揭竿而起名不正言不順;要改朝換代又沒有諸侯割據的形勢,隊伍還是太單薄;談發展前途多數又是雞鳴狗盜之流,掛出個旗號也只能是替天行道,格局不能再大,畢竟都頂著落草為寇的桂冠。所以招安一事來說,宋哥算是明智之舉。他們大部分的結局也都瞭然於胸,確實令人唏噓。只能說他們喝得了酒、吃得了肉、耍得了刀、殺得了人,但就是玩不了政治!

  • 4 # 威威講電影

    首先宋江不是小人,宋江招安是為了自己兄弟以後的前途著想,也是為了自己能當上大官,可以光宗耀祖,如果宋江不招安,他和梁山上的兄弟下場會比招安還要慘得多,雖然朝廷派過很多官兵去圍剿梁山,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失敗的原因很簡單,梁山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這些圍剿的官兵,都是地方武裝的官兵,戰鬥力都不強,而朝廷的軍隊都在邊疆守衛國家,如果朝廷把邊疆的部隊調回來圍剿梁山,那麼梁山的好漢都會被殺死,所以說,宋江招安是正確的。

    如果作者將晁蓋寫成主人翁,那麼梁山只會是一個,稍微大點的土匪山寨而已,不可能會變得比宋江帶領下的梁山強大,晁蓋只是講求一個“義”喜歡結交一些落難者,和一些走頭無路,被通緝的犯人,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江湖大哥的性格。而宋江的性格卻和晁蓋相差甚遠,宋江雖然也喜歡幫助一些落難者和通緝犯,但宋江更喜歡一些當官的人,宋江會為兄弟前途著想,不過宋江為了招安能順利,確實有點小人,算計了很多人上梁山,這點確實是小人的行為,不過他也是為了梁山的兄弟。

    晁蓋上梁山帶著十萬生辰綱,而這十萬生辰綱遲早會花光的,沒錢了還得去殺人放火,打家劫舍得來維持梁山的開支,所以說,晁蓋上梁山,而且一直當老大的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每天都會被人指著脊樑骨罵,而宋江雖然做了很多小人,但的的確確是一個很好的老大,他會為兄弟著想,雖然攻打方臘死傷過半,還有很多被奸臣害死,但還有一部分是過上了好日子的,戰死和被害死的,也成了好漢,所以說,宋江招安是正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脾氣不好的人適合結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