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明紀實
-
2 # 思雅得爸爸
鴨子孵化適宜的溫度範圍37~38℃。
溫度如較長時間超過40℃,將導致胚胎死亡,長期溫度過高,出繼率必然明顯下降。試驗證明,高溫39°C的孵化條件,出雛率僅為40%,大部分死胎是內臟充血,蛋白吸收未盡,濃蛋白粘著蛋殼,多數雛鴨掏洞後死於殼內。如果長期溫度不足,出雛日期將會延遲,甚至延遲到31日胎齡才能出雛,雛鴨體質和出雛率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每隔一段時期,應對孵化機各部的實際溫度作一校驗,校驗的辦法是用幾支體溫表以夾子夾住放在孵化機的各部蛋盤上(機上部、下部、中部、機前後部),經一小時後取出觀察各部的實際溫度。各部溫差過大時,應研究原因,設法改善。
檢查溼度。不是所有孵化機都有溼度自動調節裝置,因此,在機內設定溼度表,經常注意溼球示度。例如要求相對溼度68%時,溫球示度應為26。溼球示度如較應有示度為低,說明機內相對溼度降低,應增加溼度,增加水盤面積,如溼球示度較應有示度高,說明機內相對溼皮增而,應低溼度,即撤去水盤面積。
檢查溼度。不是所有孵化機都有溼度自動調節裝置,因此,在機內設定溼度表,經常注意溼球示度。例如要求相對溼度68%時,溫球示度應為26。溼球示度如較應有示度為低,說明機內相對溼度降低,應增加溼度,增加水盤面積,如溼球示度較應有示度高,說明機內相對溼皮增而,應低溼度,即撤去水盤面積。
要注意機內溼度的調節,是加減水盤面積(面積越大水分燕發麵越大,溼度越高),而不是加減水量。水盤每天應加水一次,用37-38"℃左右的溫水為宜。
-
3 # 海南農村阿佳
1、孵鴨子溫度需要控制在28~38℃;
2、種蛋在孵化過程中,一般要照蛋2次,第一次是入孵第5天,再隔12天后照蛋第二次;
3、胚胎髮育過程中新陳代謝旺盛,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促進胚胎正常發育;
4、室內溫度偏高時,每天可通氣2~3次,天冷則通氣1次即可。
夏天孵化鴨子要注意
1、夏天孵化時要注意溫度的供應,以防過高致使孵化失利;
2、從第8天胚齡起每天噴水一次,12天胚齡起每天噴水二次,從第16天胚齡起每天噴水三次,直到上攤孵化。5天胚齡今後每天早、晚各涼蛋一次,每次約20-25分鐘,使蛋殼溫度下降到32℃左右,然後開機孵化。
3、恰當調低機內溫度。通常0-3天胚齡37.8℃,4-7天胚齡37.5℃,8-14天胚齡37.6℃,15-20天胚齡37.5℃,21-25天胚齡37.2℃。26天胚齡上攤床。
4、謹防超溫孵化。當前大多數孵化場並未裝置空調,高溫時節室溫常達30℃以上,所以種蛋胚胎髮育到16-17天胚齡後。
-
4 # 鄉下曹十一
你好,感謝提問。
2、種蛋在孵化過程中,一般要照蛋2次,第一次是入孵第5天,再隔12天后照蛋第二次;
3、胚胎髮育過程中新陳代謝旺盛,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促進胚胎正常發育;
4、室內溫度偏高時,每天可通氣2~3次,天冷則通氣1次即可。
鴨子的尾部有一個很大的脂肪腺,叫尾脂腺。它的胸部還能分泌一種含脂肪成分的“粉”狀角質薄片。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一、種蛋孵化的操作技術
1、碼盤
種蛋經過消毒後進行碼盤,碼時鴨蛋以接近臥放較好,臥放就是蛋的縱軸與蛋盤接近水平,蛋的大端稍稍抬起,靠在另一個蛋的小端上,這樣碼盤有利於尿囊合攏。
2、入孵
入孵時注意同批蛋盤不要重疊放置,必須與其他的蛋盤插花放置。這是因為重疊放置在鴨蛋自溫升高時不利於散熱。每批蛋盤在機架上前、後、上、下要基本均衡,以防倒閘時偏重,入孵後隨即記錄。
第6日胎齡時進行照驗工作(頭照),照驗時要細緻正確,不要有遺漏與錯別,無精蛋和精死蛋要分別放置。照完後受精蛋要拼盤,即將照出無精蛋的空位用受精蛋補滿。並同時用手翻蛋一次更好,工作完畢後,清點照出蛋數,並詳細記錄。
4、手翻蛋
手翻蛋可以提高孵化出雛率。在13日胎齡時將蛋盤抽出,把鴨蛋逐個翻轉180度,即原來的蛋的底面翻身向上,這樣有利於胚胎髮育,使尿蠢順利合攏,尿囊的合攏對順利出雛十分必要。在手翻蛋時可隨手將蛋盤邊上四角的蛋與蛋盤中間的蛋交換位置,蛋盤重新放入機內時也可將原來在蛋架下部的倒換到上部,前部的倒換到後部,這樣做的目的是使鴨蛋所受溫度更為一致,出雛時可以比較整齊。
16日胎齡時在實行雙機倒孵孵化制度時,從甲機將蛋倒到乙機,倒時實行二照,二照的目的是清除中死蛋,以保證乙機清潔衛生。照出發育落後的弱胎蛋可以集中在一起放在溫度較高的機上部。倒機時要重新碼盤,好處是又進行了手翻蛋並使所受溫度均衡。碼盤時鴨蛋以斜立較好(蛋縱軸與蛋盤成45度角),有利於提高出雛率。倒機時,清點蛋數並進行登記。
6、落盤
26-27日胎齡(前面談到的第三種孵化制度是23-24日胎齡)進行落盤,即將鴨蛋移到出雛盤裡,落盤時可以照驗一次,如大部分胚胎髮育較遲,可以晚落24小時,如有部分蛋發育落後可將它集中在一起放回原機再孵24小時,這樣做能使落後發育的蛋加快發育,及時出雛,提高出雛率。
7、檢鴨
出雛時每四小時檢鴨一次。檢出限毛乾燥的鴨黃放在鴨黃箱或籠內,鴨黃在箱籠內的密度不能太大,以免鴨黃受熱影響生長髮育。絨毛還溼的鴨黃要立即送回機內,以防受冷,未啄殼的蛋要用手翻蛋並涼蛋淋水。
檢鴨時遇到部分難以自行出殼的鴨黃,可用入工助產的辦法促使鴨黃出殼,但是要注意不要過早助產,必須先觀察蛋殼下面的蛋膜色澤,待它已經變成黃褐色時,才能慢慢助其破殼。如果有流血現象就要停止助產,不然流血過多,鴨黃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甚至由於卵黃吸收不好,臍部發炎死亡。助產時將鴨頸部輕輕引出後,將鴨蛋斜立放置,讓它自行脫殼。
8、刷機
每批蛋出維完畢後要刷機消毒。水盤抽出刷淨後用3%煤酚皁溶液消毒,機內地板也同樣消毒。出微盤要先在日光下晒乾後,用鋼絲刷子刷去髒物後再以煤酚皁消毒。機內名處飛揚的線毛撣淨,機前小窗玻璃擦拭乾淨。
9、日常孵化操作
(1)檢查溫度。機內溫度雖是自動調節的,但是為了保證孵化安全,每小時檢查一次還是必要的。溫度如較長時間超過40℃,將導致胚胎死亡,長期溫度過高,出繼率必然明顯下降。試驗證明,高溫39°C的孵化條件,出雛率僅為40%,大部分死胎是內臟充血,蛋白吸收未盡,濃蛋白粘著蛋殼,多數雛鴨掏洞後死於殼內。如果長期溫度不足,出雛日期將會延遲,甚至延遲到31日胎齡才能出雛,雛鴨體質和出雛率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每隔一段時期,應對孵化機各部的實際溫度作一校驗,校驗的辦法是用幾支體溫表以夾子夾住放在孵化機的各部蛋盤上(機上部、下部、中部、機前後部),經一小時後取出觀察各部的實際溫度。各部溫差過大時,應研究原因,設法改善。
(2)檢查溼度。不是所有孵化機都有溼度自動調節裝置,因此,在機內設定溼度表,經常注意溼球示度。例如要求相對溼度68%時,溫球示度應為26。溼球示度如較應有示度為低,說明機內相對溼度降低,應增加溼度,增加水盤面積,如溼球示度較應有示度高,說明機內相對溼皮增而,應低溼度,即撤去水盤面積。
鴨蛋在孵化期間溼度的高低,雖沒有溫度對於胚胎髮育那樣敏感,但是溼度過低,蛋內水分蒸發過多,孵化出來的鴨黃絨毛短、雛體瘦小。溼度過高,蛋內水分過多,鴨蛋的氣室很小,啄殼時嘴邊有許多黏液,胚胎的腸胃也充滿液體,有的雖能出殼,但雛體顯得虛胖,成活率不高。試驗證明孵化時相對溼度過高,接近飽和狀態時,胚胎95%以上造成死亡。
要注意機內溼度的調節,是加減水盤面積(面積越大水分燕發麵越大,溼度越高),而不是加減水量。水盤每天應加水一次,用37-38"℃左右的溫水為宜。
看完這些內容,你是否學會了種蛋的孵化呢?沒有學會?
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