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妙之處2
-
2 # 心理諮詢師海德
你好,看到你的問題,我想或許現實生活中你常被”拖延”所困擾。同時愛拖延似乎成了一種”時代烙印”,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拖延的情況發生。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嘗試從內在動力的角度去分析,可能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追求完美。此類拖延理由大都基於本人想做的更好,想以自己最滿意的狀態去完成一件事。比如有些人花一段時間就可以寫完的論文、工作小結,因為追求完美,不斷糾結猶豫,不斷地精益求精,不斷打磨,拖延到最後一刻才肯完成。
2、缺乏動力。此類拖延理由大都基於本人並沒有意願想去完成,又因不得不做的原因而被迫去完成。比如有些人並不想去相親,同時由於長輩的催促和安排,不得不去,因此在相親這件事上一拖再拖,哪怕去相親也會顯得很被動,或者主動攪黃,以拖延相親。
3、無法抵禦誘惑。此類拖延理由大都基於本人無法忍住外在誘惑,時常把拖延某些事的時間用作他用。比如有些人想要減肥,又因為美食、打遊戲、逛街等更吸引自己的事,而拖延了實施”管住嘴,邁開腿”的減肥方法。
4、管理”混亂”。此類拖延理由大都基於本人自我瞭解程度不夠,想要做的事太多,又無法取捨,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什麼都想做,又什麼都做不完。比如有些人既想要完成每日的英語學習,又想每日堅持健身,還要在網上直播帶貨,時間管理混亂,又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因此各種拖延不可避免。
綜上,拖延大都因為我們自己目標尚不明確,我們常常不知道以自己何種期待的方式來完成一件事。因此經常性習慣性地拖延,讓我們也感到很煩惱,甚至於冠以”拖延症”這樣的疾病名稱。其實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疾病中,都沒有”拖延症”這個病種。由此可見,拖延對於我們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那面對拖延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首先了解當下自己最需要什麼。比如對於要畢業的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可能是最需要的;而對於體重在意的人,或許當下最需要的就是控制體重。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先梳理當下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可以是人、物、事。
然後結合當下實際情況給想要做的事進行打分,最需要做的事分數最高。由於”理想和現實總有差距”,諸如要畢業的學生可能還面臨考研複習或者尋找工作,因此你可以嘗試整合”內心所要”和”實際所需”,制定出更符合實際需要的優先順序。
最後根據優先順序為每一件事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分步計劃,沒完成一步可以給自己一份小獎勵,同樣的若沒有完成可以給自己一個小的懲罰。獎懲機制若能通過結對,互相監督的形式進行,那麼效果或許會更好。
祝你早日告別拖延,尋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願意為之不拖延的事,加油。
-
3 # 你個咚咚
拖延者往往是由於沉迷於拖延所帶來的短暫歡樂,或是在最後期限完成任務所帶來的刺激,而故意拖延。
轉變其認知觀念,首先應該讓個體意識到拖延的危害和沉重代價,理性分析因一時拖延而未完成任務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如煩躁、焦慮、自責、負罪感等不良情緒,以及不利於自身長遠發展等。
督促患者建立忍耐力,注重長遠目標,明白及時完成任務的重要性。
自我效能感低的個體,應該相信自己有完成任務的力量,樹立成功的信念,建立完成任務的內部驅動力,追求成功。
完美主義者應拋棄對高目標的盲目追求與交流,具有畏難心理的人應該拋棄自己無能自卑的念頭,相信對完成任務這種事情的評價並不代表對個人的評價,儘量在認知上變得理性,有清晰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在對待任務的情緒上變得積極,忍耐對任務的不喜歡,設想完成任務後的成就感,培養時間觀念,克服自身的懶散惰性,從態度和思想上戰勝拖延。
-
4 # 74十月虎
又見拖延症!
明明是自己沒有能力完成任務,只好自己先製造困難,然後找推脫的理由,比如:我有別人是事,耽擱了,所以沒做好。
無能力,自己製造困難,然後好解釋。
其實別人都知道,不願意說。
你自己說出來,拖延症。當人家是傻子。
努力提高自己業務水平,少玩手機。
-
5 # 柳暗花明預測師
其實拖延症不是病症是搜懶症!這類人做事為人不善於擔當,不善於負起自己應該負起的責任,別跟這樣的人婆婆媽媽,三言兩語明確話意,告訴他必須及時改正自己辦事行事嚴重的拖延症,不然嚴重影響旁人不但瞧不起你更不信任你,嚴重時旁人不願與你來往。如此你就別談自己的未來,希望,前途,成功!相信你是個明智之人一定會明白過來,知錯能改改得越性速越徹底,你的成績就越大!
-
6 # 松樹lasabc
先從身邊事做起
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別給自己找藉口
什麼邏輯、合理、辯證、高效
都是浮雲
做任何事都很重要
人生三萬六千日
那一天都不平凡
平凡的僅僅是你認為平凡
愚蠢的人類邏輯
-
7 # 心理諮詢師小澤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多少都存在拖延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
但是拖延症嚴重是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行為方式
出現拖延症的原因
這件事情不是你喜歡的事,但是又必須去做,所以通過拖延的方式,去延緩做這件事情的時間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專注力不夠,容易被外界影響和吸引做事情的永續性不好,不容易堅持,剛開始可能因為興趣,再後來失去興趣後就開始出現拖延的症狀如何調理
瞭解自己想要什麼,在當下什麼是最重要的,需要多久完成才可以,然後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制定好目標後,把計劃分佈實行,在規定時間裡每實現一步,可以給適當的獎勵,如若不然就給予懲罰前期最好有一個外人幫忙監督,幾次後,可以自我監督。既然認識到問題,就要去積極改正 -
8 # 曼谷小王哥JasonWang
其實每個人都有拖延症,包括很多成功的人士也有拖延症,不必有太過重的心理負擔。
達爾文的《進化論》一拖就拖延了十年之久才開始動筆。
Facebook的扎克伯格說想玩的時候,就瘋狂的玩幾天。想做事的時候就沒日沒夜地幹幾天。千萬不要一邊在玩又一邊想著做事。
所以有拖延習慣也是很正常的,不必太過自責,在任務到期之前完成好該做的工作就行了。
回覆列表
拖延症造成的原因。
1、不自信。
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做的過程中怕遇到問題不能解決,怕出現壞結果別人笑話,丟面子。
2、沒有面對挫折和失敗的勇氣。
遇到問題,不能迎難而上,總是找理由和藉口逃避。
3、不能抵制誘惑。
總是被一些事情所纏繞,不能果斷拒絕或放下。例如:一個孩子總是說再玩一下游戲或看一下電視後再去寫作業。
4、對所做的事沒有興趣,沒有動力。
體會不到要做的事的樂趣,是在一種壓迫下被動的去做。
5、想得太多。
總是將所有事想得很周全,儘量做到完美。
怎麼杜絕拖延症呢?1、對要做的事產生興趣。
認真挖掘出做那件事的動機,分析要做的事的價值及給自己帶來的好處。聚焦要做的事的挑戰性,不斷挑戰自己,積極主動,充滿激的去做。
2、不怕吃苦,迎難而上。
只有在做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才能調整自己,才能發現新的思路,才能不斷前進。
遇到問題不害怕,想辦法解決,失敗後重新再來,不要沮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就不可能成功。歷史上的偉人都是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後才成功的,“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挫折、磨難都是來成就我們的。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我們不要害怕,立即行動,幹就完了,不要想得太多,只想不幹就是空想家,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
3、有目標,有計劃。
我們要達到什麼目標,達到這個目標的計劃是什麼。計劃分長、中、短期,越具體,可操作性強越好,要有完成計劃的具體時間。
4、要自律。
抵制一些無意義的活動,迅速投入到要做的事情中去,每天反思、總結自己完成任務的情況,及時的調整、完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