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狼君歷史
-
2 # 王老先僧
對於譚嗣同戊戌變法後,沒有逃亡海外的原因。歷史上說法不一。有的說,他是忠君的人,光緒身陷囹圄,他要當忠臣。也有的說,譚嗣同是為了以身血祭變法,告訴後來的改革派和革命派,改革不怕犧牲。或者,譚嗣同以身死來表明,變法這條路不通,革命才是正道。
但即便說法不一,譚嗣同留下的原因,也跟他個人的家庭背景沒半毛錢關係。如上的問題有嚴重的小市民傾向,好像人的信仰是隨著家庭背景的變化而變化的。偏激了。每個人都有獨立的人格。特別是那些曾經偉大的人。
譚嗣同為何拒絕出逃?
譚嗣同這人有很多標籤。父親是湖北巡撫,妥妥高幹子弟的背景。為人義氣,黑白兩道通吃,不論是學富五車的知識分子,還是刀口上舔血的江湖草莽,都在他的交友範圍內。文武全才,騎馬射箭、舞槍弄棒,談起文化來,三五個人說不過他,打起架來,三五個大漢近不了身。比如:戊戌變法時期,他夜訪袁世凱,希望袁世凱與他暗中召集的義士配合,殺掉慈禧。譚嗣同所說的義士,大部分便來自黑道。
也就是說,譚嗣同的人性完全就是近代版本的喬峰。他不像梁啟超、康有為,那種政客。政客看利弊。譚嗣同則不然,他能為義死,能為國死,毫不猶豫。
譚嗣同被捕前幹過三件事:
1、拒絕外國大使館的幫助。
2、寫了封家書給結髮妻子。
3、偽造多份跟父親譚繼洵的往來信件,斷絕父子關係。以防清政府追究連帶責任。
這種決絕的方式,與被逼入絕境慷慨赴死不同。他是有選擇的,生死有極大的主動權。實際上,即便譚嗣同身死,也不可能扭轉變法的失敗。即便出逃,該給他的榮耀也一分都不會少。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明知不必死而死。這是最為雄性的革命者特有的品質,而所有的革命都是以此為源頭,激發出來的。
譚嗣同之死,代表的是精神。精神的出現,或者精神對人的最大刺激,往往得透過捨身。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會由於捨身,轉化成信仰。所以,人們對譚嗣同要比對梁康崇敬的多。
-
3 # 子屠龍
譚嗣同的父親叫“譚繼洵”,他是晚清的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被譚嗣同的案件牽連罷官,最後死在老家瀏陽。
“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坦然面對死亡,希望用自己的鮮血來喚醒華人,這是他拒絕逃走的主要原因。
譚嗣同要出逃還是有很多條路可走,早在逮捕之前就放棄乘坐逃亡日本的輪船,在逮捕之後放棄大刀王五的劫獄計劃。
他不走的不良後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於公讓中國損失1名變革家,或許活著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於私付出絕嗣的代價,譚嗣同忙於社會變革,與愛妻李閏一直膝下無子。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是譚嗣同最後的獄中絕命詩,詩中的張儉、杜根是不畏強權的東漢人,他一心求死以希望喚醒眾人之麻木。
譚嗣同的死,也確實極大震撼一批華人,尤其是有志於改革之士。但是,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還不足以喚醒他們。
長期的封建專制治下,很多人並不能認識到自身的受壓迫,反而認為譚嗣同是亂臣賊子,甚至某些人還想拿白饅頭沾譚的血來做“藥引”……
當年的刑場看客,享受的一絲娛樂中,帶著無窮的殘忍。然而,譚嗣同的故事註定會在口傳中到達社會的各個角落,群眾的啟蒙在慢慢地發酵。
時至今天,我們不能否定譚嗣同的慷慨就義,正是因為一批批仁人志士的拋頭顱、灑熱血,才最終喚醒中國這一頭睡獅。
回覆列表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首絕命詩,讀起來總是蕩氣迴腸,也會讓世人有幾分覺醒吧!可以說他們是第一批真正為革命犧牲的壯士。至於其不逃亡,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譚嗣同在當時屬於維新派,在思想上極力希望自己的國家富強,面對維新失敗,國家富強無望,心灰意冷,想要以死赴國難,也想依靠自己的犧牲,在喚醒一批有良知有遠見的華人。
二是當時的人家族觀念很重。與康有為,梁啟超不同,譚嗣同的父親是朝廷要員,封疆大吏。慈禧發動政變,澆滅維新派,肯定要殺一批人,譚嗣同自己不犧牲,慈禧肯定會移罪於他的父親,自己如果逃跑了,遭殃的可能是他的整個家族,所以他選擇犧牲自己,保全家族。
三是忠君思想。當時的變法失敗,光緒帝被囚,身為臣子,當與君主共患難,所以選擇以死明志。而且當時光緒帝極力支援變法,中國自古就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意識形態,所以變法失敗,光緒帝被囚,被捕後一心求死。當時其不逃跑還因為此時他正為營救光緒帝四處奔走,放棄了逃跑。在獄中王五入獄營救,也不逃跑。
可以說是譚嗣同有先進變法思想,但也有愚昧忠君思想作祟,導致其不肯逃亡,最終被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