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節",歷史悠久且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中國最家喻戶曉,也是流傳最廣的神話故事之一。
在先秦的《詩經·大雅·大東》中,就已經有過牛郎織女的記載了,其詩云:
這個神話故事,不僅歷史悠久,也代表著古老的華人內心的浪漫與對純潔愛情的歌頌和嚮往。 而對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最早文字記載,則來自於南朝梁江陵人宗像所撰《荊楚歲時記》一書中,其載曰:“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抒勞役,織成 雲錦天衣,天帝哀其獨處,許配河西牽牛郎。妹後遂廢織經。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渡河一會。”這則記載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最早的雛形。
“七夕節”曾是中國古代盛大的民俗節日之一,在現代一度瀕臨消亡狀態。因為七夕節關乎愛情,當西方情人節在中國土地上風靡之後,一些以復興傳統文化為己任、豎立民族自信心的人士和商家,打著“中國情人節”的旗幟進行宣傳推廣,把“七夕節”打造成了中國傳統的“情人節”。 所以近年來,藉助網際網路的營銷傳播,“七夕情人節”又逐漸煥發生機,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
當然,作為“中國情人節”的七夕,仍面臨著西方“情人節”蔚然成風的壓力,甚至包括部分國民對這個節日的質疑,就像這個問題所問的那樣,因為七夕情人節的興起,離不開商家的助推,這是其詬病的地方。其二,有些人認為七夕情人節的核心,是牛郎織女分隔異地,七年一會的愛情悲劇,所以不適合作為情人節來過。
其實我覺得,任何傳統節日,它的習俗和意義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就像周朝時“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這個原本為了提高生育率的禁令和習俗,最後演變成了後來的元宵節等多個節日。 而元宵這個節日,也稱上元,在古代就是男女約會、相識交往的情人節。
如歐陽修《生查子》詞雲:
可是到了今天,元宵節的情人節意義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反而變成了一家人團聚的節日,雖然仍葆有燈謎、煙火等習俗,但已經跟情人節弱相關了。 所以,我們應該正視這種節日的演變和發展,尤其是在西方情人節流行的當下,七夕作為中國傳統情人節,可以作為一個傳統文化的代表與之相抗。
現在“七夕情人節”面對的最大問題,不是同西方214情人節爭奪主導權,我們應當對不同的文化持包容態度。
七夕主要的問題是對現代人情感表達的方式和內容的欠缺,也就是說,我們過七夕,除了打著“中國傳統情人節”的名號,到底該怎麼過這個節日?以什麼方式?七夕有沒有它獨有的習俗來為現代人的情感表達作支撐?
這其實也是很多傳統節日所面臨的一個“空殼化”的問題,即便是中國第一大節日——“春節”,也有著同樣問題,人們感嘆“年味變淡”,本質上是節日內容、習俗、觀念變得越來越淡薄。
其實,西方“情人節”和“七夕節”都起源於忠貞不渝的愛情傳說。但由於各種歷史問題,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夠,加之“七夕”比“214情人節”缺少了簡單而浪漫的載體,缺乏適合“有情人”活動的形式。
七夕情人節更側重於對牛郎織女的堅貞感情的紀念,是一種追憶和懷念,而西方“情人節”正與此相反,西方人大膽奔放,不以紅包炫耀,不注重吃喝,追求節日的情趣優雅,注重形式的簡約和浪漫。 西方“情人節”很好地處理了俗因時變的理念,與現實結合在一起,用簡約的玫瑰推動了年輕人對214“情人節”的認知,而中國“情人節”由於不合時宜一直只能作為民間傳說。
所以我們就不要再為七夕到底適不適合作為情人節而爭執了,這種節日文化意義上的理念是很容易轉化的。比如七夕原本是對牛郎織女堅貞愛情的紀念,同樣的,這種紀念不也可以作為情侶們一年一度的感情紀念日呢,這種對愛情堅貞不渝的信念,是應該得到繼承和發揚的。
秦觀的《鵲橋仙》一詩就是對此信念的最佳詮釋。
英國詩人濟慈有詩云:“甜蜜的回憶,讓每一種喜悅都黯然失色……”
當兩個人分開時,只能“纖雲弄巧,飛星傳恨”,但是彼此之間的美好回憶,以及對感情的信念,會支撐著人們度過孤獨難熬的時光。
而等到久別重逢,所有承受的煎熬和痛苦,都在那一瞬間化為相聚的幸福和激動。
末句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尤其適合當下浮躁淺薄的戀愛觀。
所以對於“七夕情人節”,我們要去接受它,去支援它,併為七夕情人節重新賦能,去挖掘節日的文化載體和節日形式。
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節",歷史悠久且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中國最家喻戶曉,也是流傳最廣的神話故事之一。
在先秦的《詩經·大雅·大東》中,就已經有過牛郎織女的記載了,其詩云: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這個神話故事,不僅歷史悠久,也代表著古老的華人內心的浪漫與對純潔愛情的歌頌和嚮往。 而對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最早文字記載,則來自於南朝梁江陵人宗像所撰《荊楚歲時記》一書中,其載曰:“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抒勞役,織成 雲錦天衣,天帝哀其獨處,許配河西牽牛郎。妹後遂廢織經。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渡河一會。”這則記載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最早的雛形。
“七夕節”曾是中國古代盛大的民俗節日之一,在現代一度瀕臨消亡狀態。因為七夕節關乎愛情,當西方情人節在中國土地上風靡之後,一些以復興傳統文化為己任、豎立民族自信心的人士和商家,打著“中國情人節”的旗幟進行宣傳推廣,把“七夕節”打造成了中國傳統的“情人節”。 所以近年來,藉助網際網路的營銷傳播,“七夕情人節”又逐漸煥發生機,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
當然,作為“中國情人節”的七夕,仍面臨著西方“情人節”蔚然成風的壓力,甚至包括部分國民對這個節日的質疑,就像這個問題所問的那樣,因為七夕情人節的興起,離不開商家的助推,這是其詬病的地方。其二,有些人認為七夕情人節的核心,是牛郎織女分隔異地,七年一會的愛情悲劇,所以不適合作為情人節來過。
其實我覺得,任何傳統節日,它的習俗和意義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就像周朝時“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這個原本為了提高生育率的禁令和習俗,最後演變成了後來的元宵節等多個節日。 而元宵這個節日,也稱上元,在古代就是男女約會、相識交往的情人節。
如歐陽修《生查子》詞雲: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可是到了今天,元宵節的情人節意義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反而變成了一家人團聚的節日,雖然仍葆有燈謎、煙火等習俗,但已經跟情人節弱相關了。 所以,我們應該正視這種節日的演變和發展,尤其是在西方情人節流行的當下,七夕作為中國傳統情人節,可以作為一個傳統文化的代表與之相抗。
現在“七夕情人節”面對的最大問題,不是同西方214情人節爭奪主導權,我們應當對不同的文化持包容態度。
七夕主要的問題是對現代人情感表達的方式和內容的欠缺,也就是說,我們過七夕,除了打著“中國傳統情人節”的名號,到底該怎麼過這個節日?以什麼方式?七夕有沒有它獨有的習俗來為現代人的情感表達作支撐?
這其實也是很多傳統節日所面臨的一個“空殼化”的問題,即便是中國第一大節日——“春節”,也有著同樣問題,人們感嘆“年味變淡”,本質上是節日內容、習俗、觀念變得越來越淡薄。
其實,西方“情人節”和“七夕節”都起源於忠貞不渝的愛情傳說。但由於各種歷史問題,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夠,加之“七夕”比“214情人節”缺少了簡單而浪漫的載體,缺乏適合“有情人”活動的形式。
七夕情人節更側重於對牛郎織女的堅貞感情的紀念,是一種追憶和懷念,而西方“情人節”正與此相反,西方人大膽奔放,不以紅包炫耀,不注重吃喝,追求節日的情趣優雅,注重形式的簡約和浪漫。 西方“情人節”很好地處理了俗因時變的理念,與現實結合在一起,用簡約的玫瑰推動了年輕人對214“情人節”的認知,而中國“情人節”由於不合時宜一直只能作為民間傳說。
所以我們就不要再為七夕到底適不適合作為情人節而爭執了,這種節日文化意義上的理念是很容易轉化的。比如七夕原本是對牛郎織女堅貞愛情的紀念,同樣的,這種紀念不也可以作為情侶們一年一度的感情紀念日呢,這種對愛情堅貞不渝的信念,是應該得到繼承和發揚的。
秦觀的《鵲橋仙》一詩就是對此信念的最佳詮釋。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英國詩人濟慈有詩云:“甜蜜的回憶,讓每一種喜悅都黯然失色……”
當兩個人分開時,只能“纖雲弄巧,飛星傳恨”,但是彼此之間的美好回憶,以及對感情的信念,會支撐著人們度過孤獨難熬的時光。
而等到久別重逢,所有承受的煎熬和痛苦,都在那一瞬間化為相聚的幸福和激動。
末句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尤其適合當下浮躁淺薄的戀愛觀。
所以對於“七夕情人節”,我們要去接受它,去支援它,併為七夕情人節重新賦能,去挖掘節日的文化載體和節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