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然6615
-
2 # 與諸君一起魚樂
花生控旺是獲得高產優質的一項關鍵技術,下面我推薦幾種藥劑供大家參考:
1、多效唑:多效唑控旺效果明顯,每畝地可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50-70克,兌水30公斤噴霧,即可達到控制花生徒長的目的;但是,它的副作用較明顯:第一是會嚴重影響花生莢果發育,使果型變小、果殼增厚;第二是不容易分解,殘留期長,對下茬作物影響嚴重,可導致不出苗、晚出苗、出苗率低、幼苗畸形等藥害症狀。所以,現在許多地方很少使用。 2、烯效唑:這個目前使用較多,烯效唑的控旺抑制作用是多效唑的6-8倍,但殘留時間僅為多效唑的1/10;並且用量較小、活性強,每畝可使用5%烯效唑可溼性粉劑30克,兌水30公斤噴霧,就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也不會導致植物畸形,對花生比較安全。3、烯唑醇:它是一種廣泛性殺菌劑,對花生白粉病、鏽病、黑粉病等有防治效果,一般不作為主要的調節劑使用。控旺的話:每畝可用1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50-100克,兌水30公斤噴霧,間隔10天左右再噴施一次。4、縮節胺:它的控旺效果不錯,每畝可使用25%縮節胺40-50毫升,兌水30公斤噴霧,它控制徒長的時間較多,需要多次使用,一般每10-15天左右用藥一次。綜合來看,推薦使用烯效唑及烯唑醇兩種藥劑較好,廣大農民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使用。
另外,花生的控旺最佳時期是謝花末期—結莢期,花生株高控制在30cm-40cm之間最佳。
-
3 # 科學興農
三唑類生長調節劑雖然控旺效果也不錯,但是藥效持續時間過長,農殘較高,對於後茬作物的危害較重。而調環酸鈣卻克服了以上問題,在具備高效抑制作物生長的前提下,對輪作農作物無農殘,對環境無汙染。
雖然季銨鹽類(矮壯素、甲哌鎓)、三唑類(多效唑、烯效唑)和環己烷羧酸類(調環酸鈣、抗倒酯)都可以透過調節抑制赤黴素生物合成,實現控制作物生長,促進光合代謝,提高農作物產量的目的,然而調環酸鈣可以說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優勢在生產上已經逐步體現出來了,可以說,其更加受到市場的歡迎,應用前景更加廣泛。
調環酸鈣作為一種高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其也調節植物生長方面非常高效,該調節劑1983年在日本合成,並應用於禾本科以及果蔬的控旺當中,並且該藥也在中國申請了專利保護。這也是目前被廣泛應用的環己烷羧酸類化合物。
花生在施用調環酸鈣後,葉色明顯變綠,厚度也有明顯的改善,提高了花生的光合效率,實現增產的目的。有研究表明,在噴施調環酸鈣和多效唑後,在噴施後第一週測定光合發現兩組處理區別不大,但是在第二週測定的時候,調環酸鈣組的光合效率明顯要比多效唑組高出許多。(調環酸鈣每畝噴施30g)
相比多效唑來說,調環酸鈣在噴施之後,花生後期衰老速度更慢,而多效唑或者矮壯素的花生在後期往往會表現出早衰的症狀,在這一方面也是調環酸鈣的一大優勢。調環酸鈣能顯著提高花生根系的活力,避免或者延緩早衰。
在產量方面調環酸鈣處理也不弱於多效唑處理組,不過從控旺效果方面來看,似乎調環酸鈣不如多效唑,但是植株的莢果重,幹物質重、產量方面均表現優良。增產效果明顯好於多效唑。
-
4 # 娟妹生活日記
目前我們當地比較實用廣泛的控旺辦法是化控,就是使用一種叫多效唑,矮壯素等,但是這兩種藥比較容易引起花生病害,加速花生的衰竭。因此建議使用多效唑務必在盛花後期,以免造成藥害。 ,但是對於肥力太差的花生地,不建議使用任何控旺藥物。最好採用人工干預控制旺長,人工干預的辦法通常有把中間的花生秧往兩邊踩,儘可能縮短花生入土壤的這段距離,為了避免踩過的花生秧復原,有條件的可以在花生秧上放點土壓上,避免花生秧復原回位。
回覆列表
目前用的控旺藥劑大部分都是三唑類的,這些藥劑不但具有控旺,還有殺菌治病增產的作用。
藥劑:1、多效唑——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50-70可,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
2.烯效唑——5%烯效唑可溼性粉劑30克兌水30公斤噴霧
3.烯唑醇——15%烯唑醇15%可溼性粉劑50-100克兌水30公斤噴霧
4.縮節胺——25%縮節胺40-50毫升兌水30公斤噴霧
5.花生小胖墩系列——地果樂,每2袋2桶水兌水30公斤噴霧
施藥時間:在花生謝花末期——結莢期,將花生株高控制在30-40cm之間最合適,如果第一遍化控效果不是太好,間隔15天左右,上述藥劑可減半用量再噴施一次。
施藥方法1.:一般在下午3點以後打藥,防治上午溫度過高,藥液蒸發過快,影響打藥效果
2.噴藥時要噴花生頂部生長點,一噴而過,不能重噴。
3.噴藥前後要保持田間土地溼潤,保證植株正常生長。
以上內容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