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南柯

    商朝可能是歷史遷都次數最多的王朝。

    商朝遷都是有著歷史傳統的,在商湯建國之前,有歷史記錄的就有八次遷都史。第一次:契自商遷居蕃;第二次:昭明遷到砒石;第三次:昭明再遷到商;第四次:相土遷到泰山下;第五次:相土又遷回商;第六次:上甲微遷到殷;第七次:孔甲復歸於商;第八次:湯遷到毫,商湯建立商朝也是把亳作為首都。商朝建立以後,前十王均以毫為都城,到商朝中期,又先後五次遷都,分別為:商王仲丁遷囂;商王河宜甲遷相;商王祖乙遷邢;商王南庚遷奄;商王盤庚遷殷。盤庚遷都到殷,一直到商紂王,歷時273年,商朝均定都於此。

    在商朝,作為國家政治中心的首都,為何變動的如此頻繁呢?

    關於商朝屢次遷都,更確切的說是商朝前期屢次遷都的問題,古今學者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水災”說、“遊牧”說、“遊農”說、“去奢行儉”說、“王位紛爭”說。

    首先分析一下“水災說”。 “水災說”其實不太讓人信服,因為在盤庚遷都殷之後,一直至商朝滅亡的這段時間內,歷史有多次洹水氾濫為害殷都的記載,但商王朝並未因此遷都。假如商朝前期屢次遷都的原因是因為水災的話,那為何盤庚之後水災就不能逼人遷都呢?另外,商朝前期更換的首都,是越來越靠近河流的,假如是因為水災的原因的話,那麼所尋找的新都應該越來越遠離江河才對。因而“水災說”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分析一下“遊牧”說。根據《汜勝之書》中的記載,商朝初期農業就已經非常成熟了,而且農業也成為了主要的生產部門。如果說商湯建國之前說是遊牧還勉強說得過去,那麼商湯建國以後,根本就不可能以遊牧的原因遷都,因為農業的發展已經使人們定居了。

    第三分析一下“遊農”說。“遊農”說則認為,商代的農業是原始的,採取最古老的“刀耕火種”進行耕作,農民既不知道灌溉,也不懂得施肥,完全憑藉土地的自然力收穫作物,一旦土地的自然力消耗殆盡,就需要改換耕地。這就使得人民不得不為尋找土地而遷徙。根據《汜勝之書》中的記載,商朝初期人們就已經知道用糞作為肥料灌溉農田,商人“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值得懷疑。在近現代考古中,代表商朝前期文化的鄭州和代表商朝後期文化的小屯兩地分別出土了石鐮和石斧,作為農業生產工具,它們的作用都很近似。目前出土的商朝不同時期的青銅農具,商代前後期的數量也大體相當。這說明商代前後期農業生產工具並未發生重大變化,農業經營方式也大體一致。這樣一來。無論是“遊牧”說還是“遊農”說,依舊無法解釋商朝前期遷都頻繁,而後期穩定的原因。

    第四分析一下“去奢行儉”說。根據《尚書》的記載,盤庚在遷殷的時候曾經做過三次演講,指責一些貴族貪求財富,希望在遷都之後,各官吏貴族要勤政廉潔,施惠於民,讓人民得到實惠。這就是“去奢行儉”的根據。其實商朝貴族集團奢侈成風是貫穿於整個商朝的,盤庚遷都到殷之前是,遷都到殷之後也是,為何盤庚遷都到殷之後就不再遷都了呢?所以說“去奢行儉”最多隻是商朝頻繁遷都的部分原因,而不可能是主要的本質原因。

    最後分析一下“王位紛爭”說。根據《史記•殷本紀》中記載“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我們查閱商朝的帝王記錄,可以發現從商湯到盤庚正好經歷了九位君王,這絕對不會僅僅是巧合而已。在《尚書•盤庚》篇裡,盤庚在追述先王遷都時說“殷降大虐,先王不懷厥攸作,視民利用遷”。“大虐”的意思是人禍,那麼盤庚所說的意思是“政治上的動亂和紛爭,給人民帶來無窮災禍,先王並不懷戀他們手造的基業,為人民的利益來遷徙。”從盤庚的敘述裡,基本上可以看出他之前的君王遷都的原因是由於人禍。這人禍又具體指什麼呢?恐怕就是《史記•殷本紀》中記載的“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的“王位爭鬥”吧,這才是促使商朝前期屢次遷都的客觀原因。

    在歷史上,還有兩次著名的遷都,一次是武則天從長安遷都洛陽,一次是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北京,無不是因為政治原因。

    找到了遷都的原因,那麼遷都的影響就顯而易見了。

    根據《尚書•盤庚》篇中記載,盤庚遷殷幾乎遭到舉國上下的反對,當然真正反對遷都的並不是平民和奴隸。都城在哪裡,對平民老百姓來說並沒有大的區別,奴隸更是沒有什麼發言的權利。遷都主要危害的是貴族的利益,貴族自然是群起反對。盤庚抓住“天命”和“先王”兩面大旗,鼓吹遷都是為人民打算以爭取民心。遷都之前,盤庚演講時發出警告說,誰要是不聽話,妄圖造反,就要把他們斬盡殺絕。遷都之後,盤庚又說,不管與商王血緣是遠是近,只要有功就封賞,有罪就處死。這說明透過遷都,商王的權威的確是提高了,商朝的最終也穩定下來了,因而盤庚遷殷後二百七十三年沒有再徙都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復聯4》的第三隻預告片中的灰色鏡頭全部僅僅留下紅色?象徵犧牲還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