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性感的小石頭
-
2 # 君不悟夢
簡單點說:三國演義推劉抑曹,老爺子想讓劉備此時揚名,所以四庭柱不能來,第二征討董卓時十八路諸侯除了孫堅公孫瓚比較實誠之外都各懷鬼胎,本來大家都是想去分蛋糕沒想遇到硬骨頭,按照當時袁紹的話講可惜顏良文丑未到,注意未到也可能實際來的路上,為什麼?是我我也這麼安排後軍,前方報捷那麼後軍精銳部隊肯定快馬加鞭直取洛陽,先手搶下政權,沒想到一個華雄就把十八路諸侯安排了,就到最後攻入洛陽本來想撈點甜頭沒想到董卓這人太毒辣,走時沒留一根毛給各位,他們大費周章,兵馬糧草用了一大半就最後孫堅得了塊玉璽,大家一看長安那麼遠也都懶得追了,曹操覺得哎呦他跑了我追一下子萬一追上了弄點糧草盔甲什麼的也好,沒想到中了埋伏,況且那時候袁紹的兵力就算打下長安也耗費太多也不一定守得住,領頭的不出力,剩下這些想來分東西的會行動嗎,所以都散了,就算打當時的董卓也不那麼好打的,實力在那。所以按照我的想法顏良文丑應該在後方駐紮待命,但是後來情況不好主子說不打了費勁才沒輪到他們表演,謝邀個人理解輕噴
-
3 # 李治亞文史部落格
其一,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關羽溫酒斬華雄,至於華雄的威武主要為了襯托關雲長的。關雲長作為五虎上將的第一位,歷史上斬顏良是最有名的。但如此作為武聖人遠遠不夠。因此羅貫中先生才把華雄帶出來,讓關羽一刀斬了,顯示出關雲長的威武雄壯,初出茅廬便能讓人眼前一亮。事實上當時劉備三兄弟和公孫瓚都在河北,根本沒有機會參與討伐董卓,因此完全是噱頭。
其二,作為袁紹的首席大將,顏良文丑一定會如影隨形,之所以在汜水關前沒出現,也是為了設定懸念。同時他們來了,也就不精彩了。來了,顏良文丑就要出戰,是打贏還是打輸。贏了,哪有關羽什麼事?輸了,日後在官渡之戰,彼此知根知底,如何交戰?要知道手下大將很多。
其三,袁紹討伐董卓,作為盟主,肯定不是傾巢而出,後面肯定有看家護院的。顏良文丑那是首選。
-
4 # 一輩子的偽君子
如果你問的是《三國演義》,我只能用袁紹的原話回你——沒帶在身邊,可惜!那麼在哪呢?顧名思義,就是在大本營河北老家!
如若袁紹真帶有顏良文丑,依照袁紹那種自大好馬屁的性格,一定會讓顏良文丑為自己出風頭,你不見到當華雄威風凜凜的時候,袁紹還在說若顏良文丑在,定能斬殺華雄,為自己挽回面子。真的是,羞不羞!
再者,假如顏良文丑在身邊,袁紹一定會讓他們出風頭,畢竟單挑什麼的,顏良文丑實力也強,又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損害,反而會助長自己的名聲!袁紹很樂意這種高調的事情,畢竟袁紹就是愛裝,官渡之戰敗後,曹操從袁紹陣營了搜出了不少古寶書畫呀!裝文雅!若他喜愛這類東西,會帶這麼多古寶書畫上戰場?不怕失去?不怕損壞?畢竟旁邊都是一大幫老爺們,這不是損壞文物嘛!
如若是三國曆史的話,那就算了吧!顏良文丑根本沒機會出手!
至於戰華雄一事,我只能說顏良文丑沒機會,為什麼?因為華雄被孫堅斬了!孫堅的軍隊在討董戰爭中可謂蒂花之秀,置之死地而後生,斬華雄,敗呂布。反觀其他諸侯,即便是曹操也是先敗在徐榮手上,後追擊中埋伏,被打得灰頭土臉。
曹操尚是如此,看來除了孫堅,其他人也只能是更差,諸侯們還矛盾重重,比較出名的就是袁紹袁術倆兄弟搞事情,袁術看不慣孫堅立大功,斷孫堅糧草,導致孫堅大敗而歸!
好一對袁氏兄弟!好一族四世三公!好一門忠義之後!說白了,諸侯們大多心懷鬼胎,諸侯盟主袁紹假借討董名號,欲立劉虞為帝,無非就是想當第二個董卓!盟主是這樣的盟主,這諸侯聯盟其他人安能倖免?可憐曹操,在我看來,曹操當時是真心想除董卓,復興大漢的,奈何!你給他這樣的隊友,你讓他怎麼不絕望呢?
所以,你懂我意思了吧!也就是說真實歷史中,袁紹就沒把心思放在討董上,他會出兵征討?他會讓顏良文丑上戰線?不會吧!他根本就沒打算要打!董卓謀士李儒看出來了,一個遷都就把諸侯們弄得一鬨而散!
關於玉璽之事我覺得很可能就是李儒的計謀,說實話,玉璽一事真的太蹊蹺了!不是說沒有偶然,而是這偶然性幾乎不可能!我更願意相信這是陰謀,是促使諸侯聯盟解散的陰謀,要知道諸侯中最猛的就是孫堅,只要孫堅一死,董卓可以安一大心了,偏偏玉璽還真的落到了孫堅手裡,孫堅作為第一個進洛陽的諸侯,想必玉璽應該是放在顯而易見的地方的,畢竟這個玉璽不太可能是以前丟失那枚,洛陽城又是一片狼藉,要不是人為的,能這麼幸運一進城剛不久就得到玉璽,就太假了,反正我是聞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裡面,18路諸侯討伐董卓
當時華雄叫板的時候,袁紹說,顏良文丑其中一個站的話,區區斬殺一個華雄不在話下。最後被關羽搶得先手,斬殺了華雄。
其實當時顏良和文丑要鎮守大本營呀,袁紹又沒有把他的精銳部隊全部帶出來,路諸侯各懷鬼胎,家裡不放幾個大將鎮守,他能安心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