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寶慶山人有話
-
2 # 越獄犯景爺
沒有誰比誰後悔這麼一說,有人20年前買了好幾套房子20年後的今天房價翻了好多翻,現在爽歪歪了。可也有人20年前買了一套房,可20年後的今天房價雖然也翻了好多,但是欠一屁股債。早知道當初還不如買車瀟灑過日子。也有人20年前買了一輛車,透過包裝自己賺到了很多錢,又爽歪歪了,歲月靜好。可還有人20年前買了車,但是沒有賺到錢。現在覺得當時不如買房實際。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答案。
-
3 # 屠伍
房子是用來住的,車子是用來開的。
房子是生活的基礎,車子提高了生活的品質。
如果是用投資的眼光來看,一個是投資,一個是消費。
兩個人都不會後悔,因為他們實現了當時自已的小目標。十年後,再定另一個小目標吧!馬雲就是這樣富起來的。
-
4 # 楊詩鳩
兄弟啊,你謝謝你邀請我,你這種問題不能這樣問,車有車的作用,房有房的重要,你這20年買車也是應該要的車,你這20年買房,那也是應該要的,房子不能這樣去,比不同時期的東西都有身價,難道你20年不買車子?你過得現在有什麼幸福可言呢?不能這樣,我認為。
-
5 # 我們有房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說大家心裡都明白,當然是買車的人後悔了。但是,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回到當時的年代再去回答,或許我們的答案是相反的,具體看下面分析。
中國房價漲了35年中國的房價在近35年內,一直處於上升狀態,雖然中間有幾次小幅的波動,但是整體平穩上升,而且35年內全國各地房價均翻了幾番,尤其以最近20年的漲幅最快。
20年前,如果在我們杭州下面縣城花15-20萬能買到市中心非常不錯的商品房了,現在這些房子也都200萬以上了,如果遇到拆遷,那價值就更大了。
那些早早買房的人,都更多的享受了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紅利,房子以倍增的方式實現家庭資產財務的快速擴張。
20年來車子在全國普及說實話,在這20年裡,車子從最開始的有錢人的身份象徵,已經變成了普通老百姓必備的交通出行工具,大家越來越享受到了車子帶來的便利性的同時,也想看到車子的配置、功能、外觀、駕駛效能等等都變得越來越先進,但是,相反車子的價格反而變得越來越親民了,所以,車子變得越來越普及,成為了一種基本的出行工具業不足為奇了。
20年前買車子的人,絕不僅僅是為了代步很多人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只考慮了房子和車子自身的價值,所以只看到了房子的翻翻,和車子的越來越不值錢,但是我們回到20年前去問題。
20年前是1999年,那個時候全國的人均GDP才只有715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5854元,在那個時候,能花10萬-20萬去買車的人,並不是我們現在買車代步的普通人。
那個時候買車的除了是有身份的政府高階官員,另外就是自己做生意成功的老闆,他們買車僅僅是為了代步嗎?當然不是。
俗話說,花錢分為消費和投資兩種。所以,只要是投資的都有背後更大的價值,我們現在花錢買車,更多的是消費,是貶值。那個時候花錢買車的,大部分人都是投資,他們投資的是更有效的時間、投資做生意時體現的實力,來更好的促成更多的生意,讓業務做得越來越大,做得越來越多。
這20年,也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企業老闆、行業大鱷都產生在這個時期,就像馬雲說的,1999年,如果他當初把錢拿去買了房子,那麼就馬雲後來的阿里巴巴,而買了車子,可以讓業務開展的更快,更有效。
所以,你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的以房子和車子在這20年裡的身價去判定到底是誰更後悔,而是要放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特定的那群充滿奮鬥精神的人身上,才有更多的意義。
-
6 # 洗洗名字
沒有後悔之說 當時買房買車的人都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雖然房子升值了 買車的就沒好處了?就像現在的房子和黃金 20年後買的人誰會後悔呢 沒有人能預知未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來看:
從價值來說,後悔的一定是買車的。因為,房子一直在增值,而車買到手就開始貶值。十年前20萬買的房子,現在應當值200萬了,而十年前20萬買的車,現在估值2萬都算很高了。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結果會怎麼樣呢?
買車的目的,一是代步,一是商業用途。代步自然不必說,20萬換來的是方便快捷是舒適。倘若是商業用途,那麼20萬的車所起到的作用有多大,那就只有買車者自己知道了。
我有一朋友,做房地產的。他出門談業務都是200萬以上的豪車。前些年鋼材、砼等建材價格暴漲,供不應求,一般的企業要先付款定貨,才能保證供應。我那朋友不但不需要先付款,而且,材料供應商都願意給他墊資!
所以,20萬的車用於商業,其價值遠比存10房子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