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夜裡歡講故事

    “到邊疆去到農村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段歷史不應忘記,這一口號影響和激勵了那個時代的知識青年投身到農村去。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毛主席發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我們當地河南省郟縣廣闊天地知青園建有紀念館,再現”知青運動的聖地,知青運動的發源地“。

    那段歷史不應忘記,對當下也有很好的借鑑作用。據不完全資料統計,約有1200萬到1800萬的城市知識青年離開城市,到農村定居下來,這段歷史是當時舉國上下,全民動員的知青上山下鄉運動,主體年齡14歲到20歲左右,凝聚了數千萬知青的熱血和青春,那段艱苦歲月的“知青精神“不應忘記。

  • 2 # 徽州府

    相比微信,我似乎更喜歡QQ,曾幾何時,只是偶爾翻看微信朋友圈,到如今,似乎特別依賴這種習慣性的翻看,其實能看到的資訊量也不大,但就是成了習慣,有時候會覺得想看手機的那種感覺應該就像煙癮上來的不能自拔。有了微信,風靡一時的QQ似乎被冷落了,但我卻依舊喜歡QQ,因為這個圈裡的知曉量小,被關注度也小,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寫東西,髮狀態。閒暇之餘,瀏覽了一遍自己QQ中的日誌和說說,突然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平時不經意間的點點滴滴竟然能勾勒出一段美好的記憶:那一年我考入了大學,那一年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那個母親節我送給了媽媽最美好的祝願,曾經的那時我告訴自己“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那一年公務員考試落榜了……那一年我如願考入了法院。

    出於好奇又翻看了老公的QQ空間狀態,之前的他也喜歡用文字記錄習某時某刻的喜怒哀樂,字裡行間間斷的不間斷的故事,愉快的糾結的夢,畢業時的躊躇滿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盡顯其中。後又翻看了幾個同學的狀態,發現其實任何人的點點滴滴拼湊起來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只是大多數時間我們在忙於生活,忙於爭先恐後,忙於匆匆趕路,無法靜下心來,哪怕幾分鐘的時間去和自己完成一次對話。還好,慶幸自己如今還能時不時記錄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提筆之際,孩子們都已進入夢鄉,此時,他們正在酣睡之中,看著他們肉嘟嘟的小嘴巴,很是知足,滿滿的幸福。

    40年春風化雨,改革從未停止,發展一直在路上。隨著時代的發展,有的工具也許不再被寵愛,但它風靡一時所鐫刻在上面的歲月卻從未消失。生活在快速發展的當下,我們不應該忘記自己的本,追尋自己的根。那些被我們遺忘的東西你能記得多少?

  • 3 # 清晰望遠鏡

    當今社會有許多東西逐漸被遺忘。

    法律規定男女平等,女人忘記了自己在家中應拌什麼角色,男人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責任!

    金錢社會,錢就是生命,錢就是幸福,人人努力掙錢,沒有人願意到最艱苦的地方去!

    當今醫院,有錢治病,無錢病死。忘記了治病救人,為人民服務!

    當今社會工作穩定,兩口子工資為什麼只能護養一個孩子,有的甚至於不要孩子,答案養不起。忘記了勤儉持家,艱苦奮鬥。有攀比心理,向富有者看齊,人家有自己也想有。以前貧窮還養育三四個孩子。

    當今社會逐漸遣忘了愛情,永結同心,百發到老的品德。結婚時要彩禮,彩禮大於愛情。離婚的人多了,忘了初心,愛情變為仇情!

    明星只知掙錢,為享受,花天酒地,忘記了守法,忘記了崇高道德,忘記了自己是華人!

  • 4 # 使用者春風化雨

    在物慾橫流的當下,確實有些東西被一些人遺忘了。如:

    行孝。在這急功近利的時代,為善遞愛行孝,彷彿被快節奏的生活不停地攤薄、稀釋、遺忘。很多人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藉口,將回家的行程一改再改,將陪伴年邁父母的時間一壓再壓。工作很重要,應酬很重要,名利很重要,賺錢很重要,唯獨對待父母,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現實總是殘酷地告訴我們:子欲養而親不待。

    廉潔。有些人穩不住心神,抗不住誘惑,耐不往寂寞,守不住清貧,弄虛作假,損人利己,假公濟私,利慾薰心,爾虞我詐,徇私枉法,攫金撈銀……把廉潔自律,廉潔奉公,拋到九霄雲外,從而加快生命的謝幕。

    感恩。在一些人眼中,“感恩”成為一個陌生的詞語,遠遠地離開了“服務區”。關愛陷入貧困,真情陷入盜版,良知陷入塵封。感恩的缺席,孝心枯萎,真誠休假,熱忱下崗,尊重匱乏,體諒匿跡,胸懷狹窄,私慾暗生。

    厚道。有人把厚道這種氣度、這種情懷、這種雅量當成懦弱,當成愚純,當成無能。於是以怨報德,以惡報善,冷漠苛刻,貶損敵視。缺乏厚道,那些口蜜腹劍者,陽奉陰違者,口是心非者,勾心鬥角者,斤斤計較者,小肚雞腸者,都從陰暗的角落裡溜出來惹事生非。

    自信。有些人缺乏自信,丟掉自信,迷失自我,從而淡薄理想,拋棄激情,遠離奮鬥,於是隨波逐流,渾渾噩噩,無所事事,碌碌無為。

    忘掉人生應堅守的東西,猶如行屍走肉,雖生猶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owlong通常用來提問什麼答語通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