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碎大鍋臺
-
2 # 伍福臨門1
製作延時攝影的照片需要多大,我的意思是我已經用CR2格式拍出的照片,我用LR處理完匯出,匯出後的照片每張都在10M左右,因為我選擇畫素72 品質100,這樣的照片我放到ED裡面,不會順,是不是照片檔案太大了。如果太大,多少的品質和多少的畫素才是合適的。
-
3 # 騎著大二八逛北京
如果想追求質量,建議用raw格式,當然圖片格式也可以,兩種格式都可以後期調色。如果對lightroom軟體不熟練,那可以在拍照之前先把相機曝光引數調好,喜好色彩鮮豔度選完,試拍一張看下效果,沒問題就是用快門線或者自動拍攝,現在高階相機能自動拍攝延時合成影片。自動生成的影片我感覺失去了攝影的樂趣,攝影好有一個後期調色匯出影片的過程,如果啥都相機完成就體現不出你的技術了,對於初學者和資金有限的攝友,多練練技術也是好事,遇到的問題多了,經驗就慢慢積累了。rew格式檔案好處就是檔案細節都在可以在lightroom批次處理,後期調色和照片寬容度更廣,檔案匯出也可以批次,檔案大小可以選擇解析度大小來控制。製作影片可以選擇影片尺寸,不過影片匯出對電腦要求很高,影片匯出很費時間,如果圖片特效多,匯出時間更長,延時攝影好看,費的心思不少。
-
4 # Xwlbwzsj
壓縮不壓縮這要看你的電腦配置,因為延時攝影需要後期製作(手機不在此例)。而後期製作當然是記憶體越大越好使,36G記憶體並不為過。
-
5 # 黔工匠曾旭
所有拍攝,理論上都是原始檔案儲存越大越好。
但,這並不絕對。主要是看最後的用途,可承載的媒介。如果是平面印刷,特別是真彩印刷的大型海報,尺寸和解析度就是越大越好。
延時攝影主要用在螢幕多媒體上,主流就是寬邊1920就可以,如果要配合4k甚至8k的終端實現超高畫質效果,那就儲存適合顯示終端對應的尺寸即可。
無論哪一種尺寸,前提是,你的拍攝裝置支援這麼大尺寸,儲存卡容量夠大,後期電腦配置支援。
總之,用途決定指標。
-
6 # 老頑童攝影師
不建議壓縮,甚至在條件允許的時候使用RAW格式來完成拍攝!
RAW格式的優勢這裡不做過多的贅述,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RAW格式的後期空間非常大。
在拍攝延時攝影時,因為拍攝時間跨度長,很容易遇到光影變化導致照片過曝或欠曝的情況,儲存成RAW格式可以在後期進行補救。
說個實際的例子,一次我在城市東邊的山頂上拍西邊的日落,當時相機被摔了返廠維修,身上只帶著手機。為了記錄那段延時我只能用手機的延時攝影功能來拍攝,當時使用的是華為P10,就拍照來說,P10還是很不錯的。但當我使用延時攝影時,輸出的影像只有1080*720,後期用PR調整時,整個影片的畫質素質實在是太差勁。沒辦法我嘗試把影片切割成每一幀,然後在LR中進行批次調整,調整後的畫質仍然很差勁。
這就是延時拍攝過程中拍攝的每一張照片被壓縮的後的緣故,而我平時拍攝延時大多使用相機的RAW格式來拍攝,如此得到的是若干張照片,後期先用LR進行批次調整,調整到滿意的效果後再壓縮,然後再用PR或AE合成延時影片。
當然了,我的方式大多是拍攝風光時適用,拍攝人文的延時時可以選擇輸出為JPG格式,甚至做適當的壓縮拍攝人文延時與風光不一樣,拍攝風光時要記錄雲層、光影的變化,這時候拍攝間隔相對較大,一般在3s-5s相機有足夠的時間去儲存RAW格式的圖片,此外相機也不容發熱。但如果拍攝人文延時,拍攝間隔一般在0.5s-2s之間,這個時候仍用RAW格式的話,相機可能完全承受不住或者拍到一半就因發熱過高而宕機。所以這個時候不建議使用RAW格式,想法選擇JPG格式更合適,並且可以適當壓縮JPG影象的大小來確保相機能正常工作。
儘量不要使用裝置自動輸出的延時影片裝置自動輸出的延時影片我目前遇到以下2中情況:
1-降低解析度以實現連續的延時拍攝。這種情況大多是手機的解決方案(還有一些小型拍攝裝置,比如運動相機、OSMO口袋版等),畢竟手機的晶片除了處理影像外,還要處理手機其他軟體的執行,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手機的延時影像最大隻能輸出到720P,且畫質一般。此外,手機延時功能不能設定拍攝間隔,預設好像是1秒/張,對於風光攝影來說,很難體現出那種時光流逝的感覺;
2-低幀率合成。我之前有一臺奧林巴斯的微單能實現拍攝完後自動生成一段影像,但最高只能到24幀/秒,這個幀率配合延時攝影看著總是怪怪的,有點卡頓、跳動的感覺,成片輸出不是很順暢。
回覆列表
首先還是用raw格式檔案拍攝保證後期調整空間足夠. 拍攝時多準備電池和記憶卡. 後期的時候用Lightroom或者capture one長邊3000畫素的長度,300ppi就足可以保證網站上的播放質量. 手機的話長邊1920畫素就已經可以完全滿足任何超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