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確實是數字使用者
-
2 # 使用者2543096738558農
做人要自強,你的兒子幹讓姐姐去付給他錢?弟弟多大了,要在十七發以下給靈花錢行,要二十幾歲不自己掙錢?聽這講他也是好吃懶做的人打遊戲上網不是個好孩子,要是這樣姐姐可以不管,自已不勞而獲永久長不大,應該斷他才路,不能管他一輩子。
-
3 # 傻傻生活
要死要活只是手段,絕不會是最後的結果,要死,捨得下兒子嗎?所以,跟父母說清楚,養父母有義務,養弟弟,不可能,一次拒絕,不留後患,不然的話,以後事事都會找你,永無寧日!
-
4 # 碎雨如煙
每次看到重男輕女的問題都覺得有些沉重,明明都是父母的孩子,女兒卻因為性別的差異受到父母的區別對待。在她需要父母庇佑的時候,父母把大部分的愛都給了兒子,當女兒有能力的時候,又要女兒無底線地幫扶弟弟,變成被人口誅筆伐的伏弟魔,甚至在女兒拒絕的時候要死要活,這個時候女兒如果屈服於父母的威脅,那麼將變成弟弟的第二個媽,所以這個時候姐姐應該做的是告別原生家庭,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首先,要向父母表明自己的底線,不要因為父母要死要活就屈服。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到了《歡樂頌》裡邊的樊勝美。一個重男輕女的母親和一個因母親的溺愛而一事無成的哥哥將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的悲哀演繹地淋漓盡致。劇中的樊勝美因為母親的苦苦哀求,不斷地幫扶哥哥一家,自己有一份光鮮體面的工作,有不錯的收入,卻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卻沒有積蓄,一直在苦苦支撐著。
可即便如此,樊勝美的母親也一點也不體諒她的辛苦,只想她把所有的錢都給她哥哥。問題中的姐姐也是如此,父母以命相要挾,全然不顧姐姐的感受,既然沒人疼姐姐,那麼姐姐就應該學會愛自己。這個時候姐姐一定要和父母表明自己的底線,並且堅守自己的底線,久而久之父母也許就會有所顧忌。
其次,如果父母依然不斷地挑戰姐姐的底線,那麼就和原生家庭劃清界限。父母因為想讓姐姐幫扶弟弟,不惜拿命做要挾,想必之前已然不止一次要求姐姐幫扶弟弟。父母為了弟弟一味地逼迫姐姐,絲毫不管姐姐是否有能力,也不顧姐姐在幫助弟弟之後該如何生活,既然父母全然不顧和女兒之間的情分,女兒也不妨狠心一次,和原生家庭劃清界限。
和原生家庭劃清界限看起來有些無情,但卻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姐姐長期無底線地幫扶只會讓弟弟覺得有依靠,從此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可以說是拖垮了姐姐,養廢了弟弟。從長遠來看,姐姐抽身而退是最好的辦法。
總之,如果父母極度重男輕女,為了讓姐姐幫扶弟弟甚至不惜以命相要挾,那麼姐姐就應該向父母表明自己的底線,不要為父母的要挾而妥協,如果即便如此,父母依舊無視姐姐的感受,不斷地挑戰姐姐的底線,那麼姐姐就應該和原生家庭劃清界限。
-
5 # 春梅3968
這種父母就不用理他們你可以給他們生活費其餘的一分不給兒子是他們自己的他們有本事讓他們自己去慣著他們的兒子你作為姐姐沒那義務
-
6 # 不外如世666花開有聲
這主要看情況。不能一概而論,根據具體情況來說。
一,父母確實沒能力,而弟弟又還是小孩子的情況下,自身有能力,給弟弟一點零花錢。全部承擔起來,對自身而言,確實很不公平。如果自己沒結婚,那影響自己以後結婚,如果結婚了,那麼可能男方不會接受。(也有經濟好的男方,但是不情不願的幫忙養著,時間久了必定有矛盾)。
二,弟弟已是成人,父母年邁。那麼要讓弟弟自食其力,自己可以適當給給父母一點養老錢,但是養弟弟就沒必要了。如果弟弟做什麼事情需要幫助,但是是借錢,還是要還的。不能一味的給予,造成不勞而獲的思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不能把別人的壓力強加給自己,讓自己承受。即使父母也該為自己行為負責,不能生了不養,把責任推給姐姐,這是不負責任的。自己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
既然生了就要養,生而不養,把責任推給老大,算什麼父母?有些父母重男輕女,兒子很大了,還在啃老,女兒就活該被當成工具嗎?
遇到這種可以和原生家庭劃清界線,因為這樣的家庭,摻和在一起沒有任何意義。自己要對自己負責,摻和一起,是對自己的不負責。父母真的沒有自理能力之後,可以照顧父母,但是絕不做伏地魔。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照顧沒有自理能力的父母,和無底線的給予父母,那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父母生而養自己,哪怕養的過程中,自己感覺並不好。但是也得報恩。這前提是父母無自理能力。不是無底線的給予父母。無底線的給,不僅害了自己,更害了弟弟。助長了他不勞而獲的思想。自己在其中要把握度。
回覆列表
要死要活是別人的權利,女兒別干預,讓他們想死就死,想活就活。躲遠點兒就行,因為人家有寶貝兒子,比她親,啥事兒用不上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