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羊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類動物共患的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
其臨床特徵是患病動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發生水皰和潰瘍,在民間俗稱“口瘡”、“蹄癀”。 病羊體溫升高,初期體溫可達40℃~41℃,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拒食,脈搏和呼吸加快。口腔、蹄、乳房等部位出現水皰、潰瘍和糜爛。
本病主要靠直接和間接接觸性傳播,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染是主要傳播途徑,也可透過眼結膜、鼻黏膜、乳頭及傷口感染。空氣傳播對本病的快速大面積流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可隨風散播到50公里~100公里外發病,故有順風傳播之說。
病理變化:病羊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色澤較淡,質地鬆軟,心外膜與心內膜有彌散性及斑點狀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針頭大小的斑點或條紋,如虎斑,稱為“虎斑心”,以心內膜的病變最為顯著。
二、羊口瘡
羊口瘡,又稱為羊傳染性膿皰,是由病毒引起的綿羊和山羊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皰、膿皰。
該病主要發生于山羊和綿羊,常呈群發性流行狀態,以危害6月齡內的羔羊或幼羊最為嚴重,個別羊只可在蹄部出現臨床症狀,病羊表現跛行,喜臥地,在蹄叉、蹄冠或系部面板上可見水皰、膿皰,嚴重的可見化膿、壞死等症狀結成疣狀結痂為特徵。帶毒病羊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病毒主要透過直接接觸進行傳播感染。該病的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是,以春秋產羔季節發病較多。
三、鑑別診斷
1.臨床症狀:羊口蹄疫體溫高40℃—41℃,口瘡無繼發感染則體溫不高;口蹄疫口腔、蹄部、乳房出現水泡和潰瘍,水泡皮薄,易裂。口瘡口角、乳房多見水皰、膿皰,蹄部少見,皰皮厚;口蹄疫水泡破後呈潰瘍,口瘡則結成疣狀結痂。
2.流行病學:口蹄疫傳播迅速,暴發性流行,透過消化道、呼吸道及粘膜傳播;口瘡主要透過直接接觸傳播,呈群發性流行,主要危害6月齡內羊。
3.病理變化:口蹄疫典型病例心臟切面有斑點或條紋,稱“虎斑心”。其它部位解剖無明顯區別。
4.近一步確診需透過實驗室診斷。
由於這兩種疾病的發病症狀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根據症狀無法進行識別時,可以進行實驗室診斷進行最後的確診。
口蹄疫的防治
口蹄疫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主要是羊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膚髮生水皰和潰爛。
病原:口蹄疫病毒是本病病原,主要存在於病羊水皰皮內和淋巴液中。在水皰發展過程中,病毒進入血液,分佈到病羊全身各種組織和體液,在奶、尿、口涎、眼淚和糞便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病毒。
口蹄疫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強,在自然情況下,被其汙染的飼料、飼草和土壤經數週甚至數月還具有傳染性。但高溫和Sunny對病毒有殺滅作用,酸和鹼對其 作用也較強,在直射Sunny下,病毒經60分鐘可被殺死,煮沸3分鐘病毒即可死亡,1%-2%氫氧化鈉、30%草木灰水、1-2%甲醛溶液等都是其良好的消毒劑。
症狀:病毒侵入羊體後,可使口腔粘膜和蹄趾間發生水皰和皰疹,水皰主要發生於硬顎和舌面。開始時不易發覺,以後病羊出現跛腳、採食減少、精神不振等症狀,這時蹄部腫痛發熱,體溫上升,2-3天后四肢再度出現水皰。初期皰內為清液,後來變為渾濁,破裂後結成棕色的痂。撕去痂皮,可見鮮紅的潰瘍。蹄冠部發生水皰時,常因繼發性壞疽而引起蹄壁脫落。
預防:病羊及受其汙染的飼料、飼草等是主要的傳染源,因此,羊發生口蹄疫時,要嚴格實施封鎖、隔離、消毒、治療等綜合性措施,對病羊要撲滅深埋,汙染的場地等要徹底消毒。對發病羊群中的健康羊、疫區和受威脅區內的健康羊要進行緊急預防注射,可用a型口蹄疫雞胚化弱毒疫苗和a型口蹄疫雞胚化弱毒細胞反應疫苗進行防疫。
治療:病羊一般經10-14天可以自愈。為了促使病羊早日痊癒,縮短病種,防止繼發感染,減少損失,要在嚴格隔離的條件下,及時對病羊進行治療。病羊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錳酸鉀水沖洗,蹄部可用3%克遼林或業蘇兒洗滌,擦乾後塗上青黴素軟膏並用繃帶包紮。病初還可用高免血清治療,有條件的地方可用病癒羊全血(或血清)按每千克體重1.5-2毫升治療。採取上述措施治療的同時,要配合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發生繼發性感染。
羊口瘡的防治
羊口瘡,又稱為羊傳染性膿皰,是由病毒引起的綿羊和山羊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皰、膿皰和結成疣狀結痂為特徵。不同地區分離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
羊口瘡的預防及治療措施本病多發於3~6月齡的羔羊,常呈群發性,疫區的成年羊多有一定的抵抗力。
一、羊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類動物共患的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
其臨床特徵是患病動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發生水皰和潰瘍,在民間俗稱“口瘡”、“蹄癀”。 病羊體溫升高,初期體溫可達40℃~41℃,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拒食,脈搏和呼吸加快。口腔、蹄、乳房等部位出現水皰、潰瘍和糜爛。
本病主要靠直接和間接接觸性傳播,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染是主要傳播途徑,也可透過眼結膜、鼻黏膜、乳頭及傷口感染。空氣傳播對本病的快速大面積流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可隨風散播到50公里~100公里外發病,故有順風傳播之說。
病理變化:病羊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色澤較淡,質地鬆軟,心外膜與心內膜有彌散性及斑點狀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針頭大小的斑點或條紋,如虎斑,稱為“虎斑心”,以心內膜的病變最為顯著。
二、羊口瘡
羊口瘡,又稱為羊傳染性膿皰,是由病毒引起的綿羊和山羊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皰、膿皰。
該病主要發生于山羊和綿羊,常呈群發性流行狀態,以危害6月齡內的羔羊或幼羊最為嚴重,個別羊只可在蹄部出現臨床症狀,病羊表現跛行,喜臥地,在蹄叉、蹄冠或系部面板上可見水皰、膿皰,嚴重的可見化膿、壞死等症狀結成疣狀結痂為特徵。帶毒病羊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病毒主要透過直接接觸進行傳播感染。該病的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是,以春秋產羔季節發病較多。
三、鑑別診斷
1.臨床症狀:羊口蹄疫體溫高40℃—41℃,口瘡無繼發感染則體溫不高;口蹄疫口腔、蹄部、乳房出現水泡和潰瘍,水泡皮薄,易裂。口瘡口角、乳房多見水皰、膿皰,蹄部少見,皰皮厚;口蹄疫水泡破後呈潰瘍,口瘡則結成疣狀結痂。
2.流行病學:口蹄疫傳播迅速,暴發性流行,透過消化道、呼吸道及粘膜傳播;口瘡主要透過直接接觸傳播,呈群發性流行,主要危害6月齡內羊。
3.病理變化:口蹄疫典型病例心臟切面有斑點或條紋,稱“虎斑心”。其它部位解剖無明顯區別。
4.近一步確診需透過實驗室診斷。
由於這兩種疾病的發病症狀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根據症狀無法進行識別時,可以進行實驗室診斷進行最後的確診。
口蹄疫的防治
口蹄疫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主要是羊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膚髮生水皰和潰爛。
病原:口蹄疫病毒是本病病原,主要存在於病羊水皰皮內和淋巴液中。在水皰發展過程中,病毒進入血液,分佈到病羊全身各種組織和體液,在奶、尿、口涎、眼淚和糞便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病毒。
口蹄疫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強,在自然情況下,被其汙染的飼料、飼草和土壤經數週甚至數月還具有傳染性。但高溫和Sunny對病毒有殺滅作用,酸和鹼對其 作用也較強,在直射Sunny下,病毒經60分鐘可被殺死,煮沸3分鐘病毒即可死亡,1%-2%氫氧化鈉、30%草木灰水、1-2%甲醛溶液等都是其良好的消毒劑。
症狀:病毒侵入羊體後,可使口腔粘膜和蹄趾間發生水皰和皰疹,水皰主要發生於硬顎和舌面。開始時不易發覺,以後病羊出現跛腳、採食減少、精神不振等症狀,這時蹄部腫痛發熱,體溫上升,2-3天后四肢再度出現水皰。初期皰內為清液,後來變為渾濁,破裂後結成棕色的痂。撕去痂皮,可見鮮紅的潰瘍。蹄冠部發生水皰時,常因繼發性壞疽而引起蹄壁脫落。
預防:病羊及受其汙染的飼料、飼草等是主要的傳染源,因此,羊發生口蹄疫時,要嚴格實施封鎖、隔離、消毒、治療等綜合性措施,對病羊要撲滅深埋,汙染的場地等要徹底消毒。對發病羊群中的健康羊、疫區和受威脅區內的健康羊要進行緊急預防注射,可用a型口蹄疫雞胚化弱毒疫苗和a型口蹄疫雞胚化弱毒細胞反應疫苗進行防疫。
治療:病羊一般經10-14天可以自愈。為了促使病羊早日痊癒,縮短病種,防止繼發感染,減少損失,要在嚴格隔離的條件下,及時對病羊進行治療。病羊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錳酸鉀水沖洗,蹄部可用3%克遼林或業蘇兒洗滌,擦乾後塗上青黴素軟膏並用繃帶包紮。病初還可用高免血清治療,有條件的地方可用病癒羊全血(或血清)按每千克體重1.5-2毫升治療。採取上述措施治療的同時,要配合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發生繼發性感染。
羊口瘡的防治
羊口瘡,又稱為羊傳染性膿皰,是由病毒引起的綿羊和山羊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皰、膿皰和結成疣狀結痂為特徵。不同地區分離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
羊口瘡的預防及治療措施本病多發於3~6月齡的羔羊,常呈群發性,疫區的成年羊多有一定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