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逸雲墨軒
-
2 # 手機使用者54820396435
喜歡他的三俗相聲,這正是華人的悲哀。一些人喜歡低階趣味,郭德綱就在小劇場迎合了這種低階趣味,所謂“媚俗”,就是這樣來的,你想聽屎尿屁,我就說屎尿屁。有些人把他說成是雅俗共賞,那是因為分不清什麼是雅俗共賞,其實他說的都是垃圾,真正雅俗共賞的是侯寶林大師為代表的一批藝術家,可惜他們都過世了,現在還有不少人說這種真正雅俗共賞的相聲,但票房不是很好。在媚俗與真正的雅俗共賞之間,應該有所堅持,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價值觀的要求。
-
3 # 閒白社
說到喜歡郭德綱,可能是06年時候的事情了。那時候剛上高中,沒事的時候和同學去網咖上網,別人都在玩遊戲,我就在網上聽相聲。
那年頭聽郭德綱已經是一股潮流了,至少在喜歡相聲的觀眾群裡,大家都聽郭德綱。
喜歡郭德綱首先還是因為喜歡相聲的吧,不然根本接觸不到追捧郭德綱的這個潮流。
郭德綱確實給過喜歡相聲的觀眾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他的西征夢,他的金髮碧眼,他的美國怎麼走,讓我問問村長去,他的老和部隊,他的我很欣慰,他的太刺激了,他的你是願意聽啊還是願意聽啊還是願意聽啊!
老相聲段子聽過那麼多,河北臺的笑一笑每天都播相聲,我是期期不落的看,每天中午十二點,可準時了。但是郭德綱出現之後,依然覺得這相聲太哏了八。
我想所有喜歡郭德綱的都是因為郭德綱早期確實太優秀了。
德雲社的相聲接地氣,早期德雲社排演相聲劇,確實是用紙殼子做的帽子。這種廉價的行頭符合相聲平地茶園時候的做派。
如果喜歡郭德綱的相聲是因為郭德綱自己賣力的演出,那麼認可整個德雲社,我覺得確實是存在受到郭德綱在運營上面的影響。
德雲社在方方面面運營的都很不錯,從選址上,天橋劇場、三慶園、廣德樓、湖廣會館這些地點都是相聲戲曲這些傳統藝術的幾百年的大本營。可見郭德綱在細節上的用心。
有個採訪做大褂的常書嶺老先生的影片,常老就說別的相聲演員做的大褂,領口袖口的白邊都是在大褂口上縫了一塊白布,類似假領子之類的。只有德雲社的要求做大褂裡面穿一件白內襯的衣服。德雲社規矩之大可見一斑。
鄭好在做一個電臺節目,介紹德雲社學員在學習時候,光一個鞠躬有時候都要練好幾天。其他地方對學員要求更是嚴格。
還有郭德綱每個演出結束後唱的《大實話》!
方方面面,總體上的感覺,郭德綱在相聲方面對待觀眾是特別真誠的。
德雲社無論是在細節要求,還是演員管理上來說,都是一流的。
“傳統相聲”這杆大旗德雲社舉的穩穩的,德雲社之後小劇場如雨後春筍般的突然就出現了好幾十家,但說到觀眾對傳統相聲的認可度,都不如德雲社。
不管怎麼說,從相聲這門技術的傳播上,郭德綱沒有什麼好挑剔的。
郭德綱經歷的風波不斷,對他的喜愛也產生過動搖郭德綱從出道到現在,經歷過不少坎坷。
這些年德雲社可以說是在風雨飄搖中走過來的。
不知道郭德綱面對這麼多問題是怎麼樣挺過來的。但確實挺佩服郭德綱這樣的人的。
瞭解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感覺郭德綱如果做事不是那麼強硬,現在可能就聽不到德雲社的相聲了。
關於郭德綱的個人八卦拋開不提,作為一個喜歡相聲的人,在我眼裡,郭德綱對待相聲還是真誠的,只在相聲的角度來說,郭德綱是值得喜歡,甚至是值得信賴的。
在郭德綱身上唯一一個關於相聲藝術方面的爭論,相聲是低俗還是高雅,要搞笑還是教育人。
我是旗幟鮮明地站郭德綱的。
-
4 # YiKeXiaoYao
個人認為是喜歡郭德綱和于謙,郭德綱的相聲雖然非主流,但是他懂得包裝宣傳自己和自己的團隊,再加上他有于謙這個兄弟,可以說發展得順風順水,雖然在國內不怎麼被同行認可,但走出國門他們就是中國相聲界的代表,總的來說他還是很有本事的,也正是國內主流相聲不喜歡過分拋頭露面宣傳包裝自己,所以才給了他發展的機會,如今不管在國內外都有他的一席之地,這是他的能耐和人格魅力,而且,他的主張“聽相聲就是為了找樂子,不是為了教書上課”迎合了大多數人的心理,所以哪怕他的相聲有些“俗”,但是卻能給人帶來歡樂,不火也難
以上均為個人見解,不足之處敬請諒解
回覆列表
不喜歡 此人更不喜歡其作品風格,最最討厭和反感的就是奴顏媚骨搖頭乞憐的肛絲們的評論,就像上旱廁遇見了一群嗡嗡嗡的綠頭大蒼蠅,噁心又反胃,把上廁所的舒適勁影響的一無所有。有功夫多陪陪父母親說說甜言蜜語哄自己家的兩位佛爺開心這是真孝順啊!不要抱個臭腳丫子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氣概,遇見不同意見滿嘴噴糞,這就好比蒼蠅護糞,這是蒼蠅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