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巧舌贏天下
-
2 # My147318093
既然都沒感情了,雙方為什麼不解脫出來,只有自己幸福了,才能給孩子幸福,自己都不幸福,不快樂,孩子哪來的幸福快樂。
-
3 # 妮可婚戀心理
從你的問題中能感受到,關於婚姻,情感和孩子,你心裡的感受是比較糾結,難以取捨的。相比婚姻和個人的情感生活,你可能更在意孩子的感受,怕離婚對孩子有傷害,但又不甘心委屈自己。
實際上這個問題,是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和婚姻關係,三者要如何平衡,如何取捨的問題。
我們先來分別來看一下,親子關係、婚姻關係、情感關係,分別都需要什麼:
親子關係需要什麼?孩子最基本的需求是安全和穩定。他們需要確信,自己會被父母長久的、始終如一的呵護和關愛。婚姻關係需要什麼?婚姻是一種家庭形式,需要信任,合作,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實現雙贏。情感關係需要什麼?需要感受到被愛,被陪伴,被珍惜,被呵護,被認可,需要感受到自己在對方眼裡是獨一無二的,身心靈的融合共鳴。如果情感和婚姻無法同時實現,孩子又夾在其中,如何平衡這三者的關係?
婚姻與情感愛情是兩人攜手步入婚姻的最大動力,有感情基礎的婚姻,默契度更高,抗風險能力更強。但是愛情的內涵,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親密關係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也需要兩人不斷地投入和經營。
婚姻中能有高質量的情感關係當然是最完美的,但通常事與願違。當婚姻中的情感質量已經低到無法接受,還強行的維持婚姻的形式,離出軌也不遠了,該來的傷害還是會來,該破裂的婚姻還是會破裂。
情感與孩子如果父母之間的情感關係不好,冷漠或者經常吵架,對於孩子來說,有一種生存的安全感隨時破裂的危險。特別是學齡以下的孩子,他們的認知水平有限,父母爭吵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世界末日般的恐懼。
所以,孩子需要父母之間有較好的情感關係,並不一定要特別好,但關係很差是不行的,會對孩子的人格發育造成影響。
婚姻與孩子孩子雖然生活上依附於父母,但從人格和情感上來說,孩子是相對獨立的人。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也可以是相互獨立的關係。
一個男人也許不愛妻子,但他也可能很愛孩子,做一個好父親。因此,婚姻關係並不是孩子順利成長的唯一要件。
綜上,孩子需要的是父母之間情感關係的和諧穩定,以及親子關係的和諧穩定,而並非婚姻這種形式。如果父母之間難以維持好的情感關係,但能做到和孩子繼續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離婚對於孩子也就不是一種傷害。
如果父母在離婚時可以將彼此的恩怨放下,雙方協調好照顧和陪伴孩子的事宜,將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獨立看待,仍然可以陪伴孩子成長,也不影響他們各自追求各自新的情感。
經營好婚姻中的情感關係,和經營好親子關係,都是不容易的。世上沒有那麼多理所當然,身在各種關係當中,你終究要去為某一方面付出,終究要去學會取捨。
回覆列表
曾經有位哲人說過,沒有異性的交往就沒有人類最完美的感情。沒有異性的交往,就沒有人類的繁衍。這句話倒出了婚姻的本質就是滿足情感和繁衍後代。
男人與女人之間的結合,往往是建立在情感基礎之上的。性愛是人類最高尚的精神追求。而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精神追求,已經非常的重要。而一段沒有感情的婚姻。其實就是名存實亡的婚姻。就是一場痛苦的煎熬。往往是某一方不願意妥協,就用孩子來作為綁架婚姻的藉口。大家想一想在一個硝煙瀰漫的家庭裡,你覺得孩子會幸福嗎?我認為與其保持這種死亡的婚姻,與其夫妻雙方以及孩子感到家庭的窒息和痛苦不如早點解除,讓大家重新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只要我們把孩子做好妥善的處理,也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終歸比起長期的積怨最後爆發甚至發生充滿罪惡的家暴來說要好很多。
其實我們很多在死亡婚姻上掙扎的父母,也並不知道孩子快不快樂,痛不痛苦。既然大家都不相互妥協,謙讓實在是沒法過下去。那就好聚好散。也許做父母的尊嚴,在孩子心裡面還會得到一點點的認可。如果我們在痛苦中拳腳相交,甚至相互的詆譭,最後形成罪孽。那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改變不了的。既然不想在一起,又何必勉強。從人生的意義來講,人都不是活在別人的世界裡的。也不是為了活給別人看的。如果裝也裝不出來的話,那就不要裝,倒不如早點釋放自己的靈魂。先把自己活好再說。
這輩子沒把自己活好,還想著別人,我想不太靠譜。一個不為自己活的人,你為別人活有人信嗎?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也包括離婚自由。我主張,既然婚姻名存實亡,那就早日解脫,對大家都不要造成太大的傷害。留一份情面,將來好見面。兒孫自有兒孫福。既然都站在水裡,那還怕雨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