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海視覺
-
2 # 東北小魚
利用大光圈,長焦距,使景深變淺,這樣主體清晰,焦外柔和,使背景虛化,當然,根據個人需要,可以適當調整光圈,焦距,達到自己想要的滿意的效果!
-
3 # 張越影像
怎樣拍出主體清晰背景模糊的人像照片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區分是用專業相機拍攝還是用手機拍攝。
先說簡單的,用手機拍攝的話直接調到相機的人像模式,手機會透過演算法自動的模擬出淺景深(也就是主體清晰背景模糊)的照片,但這畢竟是手機透過AI智慧計算出來的,自然度和準確度都會打一些折扣。要想真正的實現這種淺景深的效果,就要用專業的相機了。
因為影響畫面景深的因素有四個,分別是:光圈大小、拍攝距離遠近、鏡頭焦距長短和感光元件的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越模糊);拍攝距離越近,景深越小;鏡頭焦距越長,景深也越小;感光元件越大,景深也越小,專業相機尤其是全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和原來的一張膠片大小相當,是手機感光元件的約二三十倍,因此也更容易的實現淺景深的效果,這也是人像攝影師忠愛全畫幅相機的原因。
如果用相機拍攝淺景深人像的話可以這麼操作:1、選擇合適的模式:可以用相機上的人像模式,該模式相機會自動把光圈調大,從而拍出背景虛化的照片。推薦用光圈優先模式,在佳能相機模式轉盤上用AV表示。然後把光圈調整到最大,注意,數字越小,光圈越大。
2、選擇合適的焦段:如果是變焦鏡頭,把鏡頭推到長焦端,如果用定焦,可以選擇85、135等焦段。
3、在理想的構圖範圍內儘可能的靠近被攝體拍攝。
-
4 # 裸猿視角
你提的是關於鏡頭的景深問題,最典型的就是人像與風景的集合。如果強調人像效果,發到最佳清晰度,可以採用大光圈(f1.8以上)長焦距拍攝,這樣拍出來的人像會非常清楚,而背景被虛化,顯得很朦朧,畫面乾淨唯美。最典型的像微距拍攝,拍攝物件如昆蟲、露珠,可以清晰到看清楚昆蟲身上的絨毛、露珠裡映透的微小世界……
單反相機拍大小景深的畫面,常常需要手動調節引數,相對來說需要一些專業技巧。而手機相對來說就簡單多了,可以最大限度地拉近鏡頭與被拍物件的距離,然後定焦。拍出來的畫面就會呈現近實遠虛的層次分明的效果。如果能夠使用固定支架拍攝(網上有賣手機專用三角支架),同時藉助遙控器或耳機按鈕,拍出來的畫面會更加清晰,尤其是夜景慢門拍攝。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用。
-
5 # 榮達印象
前景清晰背景模糊(又名“虛化背景”或“淺景深”)拍攝技巧及方法:
1、大光圈(儘量用最大光圈,要受鏡頭限制);
2、用長焦距;
3、前景與背景的距離,最好前景離相機要近點,背景與前景要稍遠;
4、在微距模式下更容易拍出背景虛化效果。
-
6 # 皖北鄉村815
先說簡單的,用手機拍攝的話直接調到相機的人像模式,手機會透過演算法自動的模擬出淺景深(也就是主體清晰背景模糊)的照片,但這畢竟是手機透過AI智慧計算出來的,自然度和準確度都會打一些折扣。要想真正的實現這種淺景深的效果,就要用專業的相機了。
因為影響畫面景深的因素有四個,分別是:光圈大小、拍攝距離遠近、鏡頭焦距長短和感光元件的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越模糊);拍攝距離越近,景深越小;鏡頭焦距越長,景深也越小;感光元件越大,景深也越小,專業相機尤其是全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和原來的一張膠片大小相當,是手機感光元件的約二三十倍,因此也更容易的實現淺景深的效果,這也是人像攝影師忠愛全畫幅相機的原因。
如果用相機拍攝淺景深人像的話可以這麼操作:1、選擇合適的模式:可以用相機上的人像模式,該模式相機會自動把光圈調大,從而拍出背景虛化的照片。推薦用光圈優先模式,在佳能相機模式轉盤上用AV表示。然後把光圈調整到最大,注意,數字越小,光圈越大。
2、選擇合適的焦段:如果是變焦鏡頭,把鏡頭推到長焦端,如果用定焦,可以選擇85、135等焦段。
3、在理想的構圖範圍內儘可能的靠近被攝體拍攝。
-
7 # 芳華攝影
背景虛化,可以這麼說,DC是拍不出來的,幅面小導致結果是實際焦距小。你可以看看DC的焦段都是等效XX-XXX,這個就是問題。焦距越長,同光圈下,越能壓縮背景使得北京更加虛化。而DC等效這個就糟了,200mm下,DC的實際焦距只有40-50mm,自然虛化效果遠遠比不上實際焦距就達200mm的135系統單反鏡頭。所以如果喜歡這種感覺。一臺幅面大於等於4/3系統的機器是必須的。同光圈下,實際焦距越大,背景壓縮感越突出同焦距下,則是光圈越大,虛化越明顯。 LS那位,請搞清楚什麼是微距
回覆列表
要想照出前景清晰後景模糊的圖片/或後景清晰的照片,需要:
1、使用大光圈
2、使用長焦距
3、想要前景清晰後景模糊的圖片需離主體近而離背景遠,想要前景模糊而後景清晰,需靠近前景對後面的主體對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