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古今往事一杯酒

    水無處不在,自古人們就觀賞水,談論著水。

    在古詩詞中,文人墨客對水情有獨鍾。水,不同的詩詞人寫水,又有不同的意蘊。水在他們的筆觸之下,變得更加生動傳神,更具藝術的感染力。

    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這是千古名句,更是古詩詞中寫水的千古名句。前半句中的煙、水、月、沙,四象俱在,用兩個“籠”字繫住,不繁不亂,把月下秦淮河的狀態,寫得淋漓盡致,彷彿水就要浸出紙外。

    姜夔:石榴一樹浸溪紅。

    這句詞把水寫得非常妙。“溪紅”寫出了水的顏色,但這裡的紅又不是水,而是石榴的紅,不直接寫石榴紅寫溪紅,同時也寫出了水的味道。

    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不再往回流。即寫出了水的氣勢,又寫出了水的歸處。

    《紅樓夢》:繞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脈香。

    這是賈寶玉擬的,眾清客叫好。為什麼說它好?好在寫水卻不著一個“水”字。“繞堤”,有堤,便有水。“隔岸”,有岸,水自然在其中。“三蒿翠”,是柳的高,也是水的深。“一脈香”,是花的香,也是水的香。

    北宋張子野: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浮萍”一聯便是寫水。雖寫水,但不著一個“水”字。有“浮萍破”,自然有水;有“山影”,又暗中見水。有“小艇歸”,則水在艇下,有“聞草聲”,水聲兼在。

    透過以上幾個例子不難看出,古人在寫水的時候,會運用誇張,比喻,自然物體,透過形容,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再如:

    1、黃河直北千餘里,冤氣蒼茫成黑雲。——常建

    2、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李白

    3、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杜牧

    5、雨落將傘避水絲,雨住不問紅傘姿。——秩名

    6、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佚名

    7、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李白

    8、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

    9、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10、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

    11、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吳均

    12、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

    13、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

    水是生命之源,每個人都應該節約用水,你說呢?

    感謝你的閱讀!

  • 2 # 夜月幽香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水是生命之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生命離不開水,詩詞也離不開水。

    長江的水奔流不息、滾滾而來: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江南的水明媚而多情: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韋莊《菩薩蠻》)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王觀《卜算子》)

    西湖的水是柔媚多姿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水體現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

    水中蘊含著詩人讀書的感悟: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詩詞中的水承載著思念: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白居易《長相思》)

    過來盡千帆都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州。(溫庭筠《憶江南》)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聲甘州》)

    詩詞中的水承載著物是人非的憂愁: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韋莊《金陵圖》)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姜夔《揚州慢》)

    水承載著堅貞的愛情: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李之儀《卜算子》)

    所以,水是寬容的,智慧的,多情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一個大師雲集的群拍活動中,自己拿著一部殘幅機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