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龍山下閒
-
2 # 塗公欽
哲學最好玩最有意思的東西,其實都出在它最初的時候。這彷彿是一個萬物萬事的規律。就像任何動物植物剛剛出生的時候,都萌翻了一樣一樣的。
人類的哲學思考,最初也如同人類文明的幼年期,所思考的東西都非常歡樂。比如: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這個問題放在今天,嚴肅的物理學家會告訴你,根據波粒二象性特徵,構成世界的基本粒子,根本就不是粒子,而極有可能是一種頻率相同的振動。整個世界是振動在大腦中的反饋。
可是公元前600年的泰勒斯,作為第一個重新認真負責地思考世界由什麼構成的人,他認為古代人認為世界由“氣、水、火、土”構成的事實不對,世界應該只有一種元素構成,這個元素就水。然後他的學生,阿那克西曼德認為不對,因為這無法解釋火的存在。
後來畢達哥拉斯認為,哈哈,我不管你們爭論的世界到底由什麼構成,我認為,世界由數理構成的。於是,代數方程幾何,發展起來了。
關於美的思考,亦是哲學的基本理論範圍。柏拉圖就認為美來自於有一種關於美的理念的存在。
而關於政治,赫拉克利特認為的世界鬥爭論,甚至影響波及到了馬克思與恩格斯的社會鬥爭論。
如果沒有哲學,我們就根本停在原始感性社會,因為我們沒有邏輯,當然也就沒有藝術史,因為沒有對什麼是美的追問。甚至根本就沒有物理學、數學、化學、乃至一切科學,包括達爾文的進化論。不會發展航空航天。不會去探索宇宙。不會登月。可別忘了,牛頓的著名作品可不是他的三大定律,而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哲學最初的所有觀點,都特別好玩。哲學追求真理的屬性,甚至變異出一些新物種,比如:槓精。
-
3 # 詩畫同源
一說到哲學,人們的腦海裡就是那些不苟言笑的專家學者和教授的面孔, 古人居多。想到哲學書,就會想起厚到外殼發硬的精裝典籍,它們代表學問,而哲學就是最高的學問。對於哲學我們大多數人都很是糾結,想啃,那書太厚怕啃不動,想讀,又怕因無趣而掃興。
想必那些創立哲學門派的先師,也是糾結過的,他們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創立論點,驗證論據,一次驗證是偶然、兩次驗證是巧合,那麼,三次呢?人常說,事不過三,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可總有人,站在反對面上懟你,對抗你。甚至你的學生,也會反問你。用你授予他的矛,攻擊你的盾。比如,在古希臘有個哲學家叫捷諾,有天他的學生就問:“老師,您的知識比我們多許多倍,您回答的問題又十分正確,可是您為什麼對自己的解答總是有疑問呢?”要知道,哲學家可不是白給的,他們機敏睿智,捷諾聽言,微微一笑,隨手就在桌上畫了兩個圓圈,一大一小,他解釋說:“大圓圈的面積是我的知識,小圓圈的面積是你們的知識。我的知識比你們多,但這兩個圓圈的外面,就是你們和我無知的部分。大圓圈周長比小圓圈的周長長,因而我接觸無知的範圍比你們的大。這就是我常常懷疑自己知識的原因。”簡潔的圖示,精妙的回答,無以辯駁,這就是哲學。
哲學是嚴肅和深奧的,但哲學家的表現卻並不一定嚴肅刻板,相反簡單而有趣,比如,那個“木桶哲學家”第歐根尼,他也是古希臘的。對於一個銀行家的後代,在失去了往日的所有一切之後(甚至公民身份),他住進了一隻大木桶裡,過著乞丐一樣的生活,以一種“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態度示人。當年,他以他的“行為藝術”批判著所處時代的社會形態和價值觀念。他認為,德行,是在實踐而非理論中顯露出來的。
哲學一詞,源於西方,引進詞彙後,套用格式,我們也找到了我們自己的哲學元祖,這就是,儒家和道家。作為東方人,我們有著與西方截然不同的想法,我們以自己的方式描繪著世界。莊子說:萬物都是炁(讀音qì,古時,同“氣”)化,也就是“炁化論”,從道中生來。清輕之炁上升為天,重濁之炁下降為地。就是道教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世界從“道”開始。
而儒家沒有推演世界,而是從存在開始,思考的是思想與自然,認為萬物皆有靈。這一點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同,儒家思想深深的影響著世界文化。
回覆列表
感謝悟空邀請。哲學不是哥專業,所以不能瞎說。但是,看了幾則答案,又是用儒學去代替哲學,而且又是唯我獨尊味道。不排斥儒教在傳統文化中作用,比如天人合一,按照筆者觀念,天人合一,應該是人亦是自然一種,所以人與自然都遵循相同規律。本人還覺得,人最為自然的一種,應該順意自然,切不要主觀意識,弄所謂人定勝天荒唐事。還有,不要用一種認為學說,去解釋世界上一切規律。天,就是自然。自然規律不知道任何學派,它只會按照自然規律來發生。其實,人要追求天然本性,不要受任何觀點約束。人本性,性本善。只有你不被人間言語所作用,追求心裡本善,知行統一,逐步完善自我,亦是人間一大樂事!馬克思哲學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世界哲學史上最大整合。要談哲學,真心不要加國籍。因為一切哲學,都是人類所以民族智慧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