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我是個“渣女”,談過很多次戀愛,自然也經歷過很多次分手。
絕大部分的情況,是我主動提起要分手。但並不像常人認為的那樣,主動提起分手的那方就不會感到痛苦。
每一段戀情的終結,都讓我感到生活的平衡被打破。那個曾經走進我隱秘的內心,而我也願意將他的喜怒哀樂奉為圭臬的戀人,在分離之後,像是被強行拽出了我的世界。
每天早晨醒來時,第一件事是開啟手機檢視有沒有戀人發來的訊息,是當我每次處於戀愛中的習慣。
但分手之後,雖然醒來就翻看手機的習慣未變,但不會再有那個熟悉的人發來的任何只言片語。在那一刻,孤獨感油然而生。
習慣了有一個人每日對你噓寒問暖,突然這份關懷消失了,便會孤獨感倍增。這是分手後必須面對的一大困擾。
首先,我們來談談人為什麼會感到孤獨。
人們自從出生開始,就踏上了只能感知到自我意識的孤單旅程。就算是父母,也無法真正與我們感同身受。
可以預見的是,在大部分情況下,自我的感受只有自己能瞭解,別人很難做到換位思考來理解我們,又或者,別人對我們有著怎樣的感受根本不感興趣。
想象一下,你正站在公交車上手拽著吊環努力保持身體平衡,車上人很多很是吵鬧。你在為了工作上的一個疏忽被老闆責罵而自我懊惱,一個急剎車之後,由於你正魂不守舍,所以整個身體一下子撲倒在身邊的乘客身上,自己也撞得生疼。
對方對著你罵罵咧咧,卻不知道其實你是情有可原。這名乘客此刻不會想到也許你也是壞情緒的受害者,而只想把自己的不滿發洩在你身上。
如果你有戀人,事後,很大機率的,你會把這件倒黴事向他傾訴,期待著對方的安慰。
確實,在一生之中,偶爾的情況下,我們會遇到相愛的彼此,開始嘗試理解,接納對方。戀人們對於雙方可能產生的各種情緒,思想都會投入極大的關注。互相鼓勵,互相取暖,是很美好的體驗。
而短暫的情感互動不應成為放棄對自我感受負責的藉口。依賴戀人的關懷過日子是種任性的行為。
這意味著要你的戀人揹負起消解你的孤獨感的責任,甚至是要幫你解決各種問題。隨著感情狀況的時時變動,戀人的懷抱不會永恆向你敞開,給你提供庇護。
因此,做自己思想以及情緒的旁觀者和照顧者就至關重要。和自己的想法、感受做朋友,時刻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獨自關照它們。
情緒不是混亂無序的,每種情緒背後都藏著一個有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找到並解決各種情緒背後的問題,培養自己從負面情緒和認知中走出來的能力。
或許心理上的孤獨感不會完全消失,但透過自我關照,自愛的力量,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
談戀愛期間,我們總是喜歡和戀人結伴活動。一起約著吃飯,看電影,壓馬路。甚至可以一起到遙遠的國度旅遊,有個人陪伴左右,也不怕會在異國他鄉遇到艱險。
分手後又變回一個人,總是會難以適應。但硬幣總有兩面,事情也有兩面性。兩個人在一起活動雖然多了可以分享,商量的物件,但也必須遷就對方的習慣和喜好做事。
比如吃火鍋這件事,你愛吃爆辣鍋底,而對方只能吃清湯鍋,所以每次都得折衷一下,點普通的鴛鴦鍋。你總是會吃得不盡興。
一個人的話,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口味吃飯,如果可以盡興享受,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還記得因為對方一句“這麼大了還看動漫,買周邊來玩,太幼稚啦!”,你就放棄了自己動漫宅的身份,再也沒碰過任何動漫書籍麼?分手後可以把被你遺棄的愛好找回來。戀人可能會走掉,但愛好可以跟著你一輩子。
還有的人總是跟著戀人去做只有對方感興趣或者擅長的事情。我有一個前任,很喜歡在酒桌上交朋友。跟他戀愛的時候,總是陪著他出席各種聚會宴席。
雖然我不會喝酒,但是跟著他結識了不少陌生但有趣的朋友,也吃到不少以前從沒吃過的美食。
但分手之後,這些活動都沒有了。我自己不是一個常常呼朋引伴,愛參加聚會的人。這樣一來不免覺得無聊。
之後的我決定要再培養一項興趣愛好以便能獨自獲得更多有趣的經歷和夥伴。於是我選擇去深入研究自己一直很感興趣的神秘學。
在豆瓣神秘學同好小組認識了一批新朋友,他們的見解超前大膽,讓我受益匪淺。甚至還遇見一個同城的神秘學愛好者,至今我們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好朋友。
戀人來來去去,但我們自身總能找到更合適分享此刻的生活的朋友。只要願意我們大膽嘗試新事物,開發興趣愛好,主動結識陌生人,實際生活無人陪伴的孤獨感也可以消除。
過去的我是個“渣女”,談過很多次戀愛,自然也經歷過很多次分手。
絕大部分的情況,是我主動提起要分手。但並不像常人認為的那樣,主動提起分手的那方就不會感到痛苦。
每一段戀情的終結,都讓我感到生活的平衡被打破。那個曾經走進我隱秘的內心,而我也願意將他的喜怒哀樂奉為圭臬的戀人,在分離之後,像是被強行拽出了我的世界。
每天早晨醒來時,第一件事是開啟手機檢視有沒有戀人發來的訊息,是當我每次處於戀愛中的習慣。
但分手之後,雖然醒來就翻看手機的習慣未變,但不會再有那個熟悉的人發來的任何只言片語。在那一刻,孤獨感油然而生。
習慣了有一個人每日對你噓寒問暖,突然這份關懷消失了,便會孤獨感倍增。這是分手後必須面對的一大困擾。
首先,我們來談談人為什麼會感到孤獨。
孤獨感分成兩種,第一種是心理層面的孤獨。人們自從出生開始,就踏上了只能感知到自我意識的孤單旅程。就算是父母,也無法真正與我們感同身受。
可以預見的是,在大部分情況下,自我的感受只有自己能瞭解,別人很難做到換位思考來理解我們,又或者,別人對我們有著怎樣的感受根本不感興趣。
想象一下,你正站在公交車上手拽著吊環努力保持身體平衡,車上人很多很是吵鬧。你在為了工作上的一個疏忽被老闆責罵而自我懊惱,一個急剎車之後,由於你正魂不守舍,所以整個身體一下子撲倒在身邊的乘客身上,自己也撞得生疼。
對方對著你罵罵咧咧,卻不知道其實你是情有可原。這名乘客此刻不會想到也許你也是壞情緒的受害者,而只想把自己的不滿發洩在你身上。
如果你有戀人,事後,很大機率的,你會把這件倒黴事向他傾訴,期待著對方的安慰。
確實,在一生之中,偶爾的情況下,我們會遇到相愛的彼此,開始嘗試理解,接納對方。戀人們對於雙方可能產生的各種情緒,思想都會投入極大的關注。互相鼓勵,互相取暖,是很美好的體驗。
而短暫的情感互動不應成為放棄對自我感受負責的藉口。依賴戀人的關懷過日子是種任性的行為。
這意味著要你的戀人揹負起消解你的孤獨感的責任,甚至是要幫你解決各種問題。隨著感情狀況的時時變動,戀人的懷抱不會永恆向你敞開,給你提供庇護。
因此,做自己思想以及情緒的旁觀者和照顧者就至關重要。和自己的想法、感受做朋友,時刻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獨自關照它們。
情緒不是混亂無序的,每種情緒背後都藏著一個有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找到並解決各種情緒背後的問題,培養自己從負面情緒和認知中走出來的能力。
或許心理上的孤獨感不會完全消失,但透過自我關照,自愛的力量,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
第二種孤獨感來自於生活中的實際活動無人陪伴談戀愛期間,我們總是喜歡和戀人結伴活動。一起約著吃飯,看電影,壓馬路。甚至可以一起到遙遠的國度旅遊,有個人陪伴左右,也不怕會在異國他鄉遇到艱險。
分手後又變回一個人,總是會難以適應。但硬幣總有兩面,事情也有兩面性。兩個人在一起活動雖然多了可以分享,商量的物件,但也必須遷就對方的習慣和喜好做事。
比如吃火鍋這件事,你愛吃爆辣鍋底,而對方只能吃清湯鍋,所以每次都得折衷一下,點普通的鴛鴦鍋。你總是會吃得不盡興。
一個人的話,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口味吃飯,如果可以盡興享受,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還記得因為對方一句“這麼大了還看動漫,買周邊來玩,太幼稚啦!”,你就放棄了自己動漫宅的身份,再也沒碰過任何動漫書籍麼?分手後可以把被你遺棄的愛好找回來。戀人可能會走掉,但愛好可以跟著你一輩子。
還有的人總是跟著戀人去做只有對方感興趣或者擅長的事情。我有一個前任,很喜歡在酒桌上交朋友。跟他戀愛的時候,總是陪著他出席各種聚會宴席。
雖然我不會喝酒,但是跟著他結識了不少陌生但有趣的朋友,也吃到不少以前從沒吃過的美食。
但分手之後,這些活動都沒有了。我自己不是一個常常呼朋引伴,愛參加聚會的人。這樣一來不免覺得無聊。
之後的我決定要再培養一項興趣愛好以便能獨自獲得更多有趣的經歷和夥伴。於是我選擇去深入研究自己一直很感興趣的神秘學。
在豆瓣神秘學同好小組認識了一批新朋友,他們的見解超前大膽,讓我受益匪淺。甚至還遇見一個同城的神秘學愛好者,至今我們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好朋友。
戀人來來去去,但我們自身總能找到更合適分享此刻的生活的朋友。只要願意我們大膽嘗試新事物,開發興趣愛好,主動結識陌生人,實際生活無人陪伴的孤獨感也可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