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產品研發那點事
-
2 # 科技世界雜談
對於科技產品而言,其實技術和產品的使用者體驗同等重要,首先應該是新一代的技術推動產品的進步,有了產品再去提升使用者體驗。
-
3 # 智匯元
使用者體驗更重要。如果把對科技產品提供研發資源的人、採購的人,也包含在使用者範圍內的話。
如果把使用者,侷限於為科技產品的使用者,那很難說哪個更重要,要具體原因具體分析。
舉個例子,某公司批准採用打卡機。如果從公司高層考慮,有打卡機的防止延時打卡的科技比員工遲到早退好。如果從打卡的員工考慮,打卡機導致無法延時補簽字,體驗很不好。
我們可以看到,這裡說的使用者,實際上包含了為科技產品研究和生產付費的人。
既然他們能夠決定科技產品是否存在和發展,當然其體驗比技術更為重要了。
科技的認識誤區人們經常分不清科技和科研的區別,以為科技就是科研,科研就是科技。
實際上,科技關注點在於技術的應用。而科研偏向於理論研究和前沿探索。
例如: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是科研。而利用相對論原理,建立全球定位系統就是科技。
使用者體驗的重要因素很多人說使用者體驗,往往忽略了兩個使用者體驗的重要因素:
誰是使用者?什麼是真正影響體驗的關鍵因素?誰是使用者,是使用者體驗的最關鍵問題。
比如很多公司的員工對打卡抱怨良多,認為打卡使用者體驗極差。可打卡機、指紋打卡、視網膜打卡各種打卡科技層出不窮。
因為購買打卡機的人,才是打卡科技真正的使用者。
使用打卡機的人,其體驗隻影響打卡機科技產品很小一部分。
如何確定影響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因素,也非常重要。
還是以打卡機為例,決定打卡機購買有不同的人:行政職員、人事職員、行政主管、人事主管、分管領導、採購決策人等等。
他們的角色不同,對使用者體驗關注點就不同,影響他們使用者體驗的問題就不同。
使用者體驗,而非技術決定科技產品生死很多人都聽說過摩托羅拉公司的銥星案例。領先於全球的無線行動通訊科技產品,卻因為高昂的價格,影響了使用者體驗。導致摩托羅拉公司的衰退。銥星系統也被廢棄。
再說一個百思買敗退中國的案例。百思買提供了舒適友好零壓的購物環境(這也是一種科技產品),員工樂於分享自己的科技產品使用心得,可以毫無銷售壓力的和顧客暢談。可其銷售的產品價格往往遠高於競爭對手,導致其不得不離開中國市場。
這裡說一個身邊的故事。
我的親戚開工廠,需要一種加工裝置。技術落後的便宜,技術領先的昂貴。
工廠剛剛建成,缺少資金。他選擇了技術落後且便宜的裝置。
這種裝置加工效率低,容易損壞,需要頻繁採購易損件。親戚對此煩不勝煩,使用者體驗極差。
賺了錢後,他毫不猶豫全套換成了技術領先且昂貴的裝置。換裝完成之際,意氣風發。使用者體驗爆棚。
但是,由於工人水平跟不上,技術領先的裝置實際生產效率並不高,維修保養成本也居高不下。算下來一年的成本比技術落後裝置高兩三倍。
他一開始怪工人水平不行。但很快明白自己需要的是賺錢而不是教育和提升工人水平。自己犯不著和錢過不去。
因此在新開的工廠,他仍然採購了技術水平落後的裝置。
技術領先,一樣可能被淘汰。
回覆列表
本人有多年IT行業產品研發從業經歷,嘗試回答。
科技產品,是使用資訊科技、演算法、雲服務等設計研發的,提供專屬服務/內容或其他痛點的軟體或軟硬體組合,表現形式可能是一個APP、小程式或者是軟硬體結合的綜合體。
產品的使用者體驗是一個複雜的,使用者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整體的感受,囊括範圍很廣: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使用者體驗問題,是沒有利用好技術導致的。比如提供的內容和服務,千人一面,使用者看到的內容存在一些無用資訊的干擾。這可以透過比如增加垂直頻道、導航欄等方式,加以粗略的內容過濾。
從該層面上看,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利用好它,可以大大提升使用者體驗!沒有技術支撐,使用者體驗會有影響!
先生存,再活得更好,才是王道!
當然,在某些科研領域,研究院、實驗室等特殊的開發者,為了驗證技術的可行性、驗證效果、獲取科研成果、專利等,技術在當前階段更重要,因為產品化不是他們當前的業務目標。
總之,對科技產品,使用者體驗需要得到更重要的對待,技術作為手段,可以不斷最佳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