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斤
-
2 # 大土89
這是件好事兒啊,我覺得太平歌詞唱的婉轉悠揚,應該是中華民族的一項藝術瑰寶,只要如果大面積傳播出去,不見得比流行歌曲要差。他比京劇更適合傳播。
-
3 # 萍水相逢
如果堂堂和九良出單曲,我肯定喜歡。所以九郎粉絲如果還再替他解釋,為了突出二爺才不唱,我真想撕他的嘴,堂堂和九良出單曲,九郎能唱,也和二爺出單曲試試啊。別再吹九郎,讓他好好學習業務,練好歌,一起二人力量才大
-
4 # 斗篷長衫
不論相聲還是唱歌,都是為了娛樂觀眾,為什麼要那麼嚴格的限定?誰定的規矩?專業歌手也有很多跨界的,怎麼沒人反對?
-
5 # 三寸不爛之毒舌
孟鶴堂和周九良即將發行單曲,讓諸多粉絲尖叫失聲,然而,毒舌並不買賬!畢竟一個說相聲的,偶爾唱兩嗓子也就完了,現在靠出單曲火的年代已經過去了,這招是商業炒作,不為賺錢,更多的是為了給火添把柴!讓孟鶴堂更旺些。你,能明白不?
不明白也沒關係,且聽我慢慢道來,遇事情咱們先問幾個為什麼,有時候事實的真相自己就出來了。
為什麼孟鶴堂要出單曲?
毒舌得承認,孟鶴堂學唱的是不錯,在本門功課裡面這可不叫唱,只能叫學!是吧,郭德綱一再強調過,相聲裡的唱只能是太平歌詞,顯然,孟鶴堂這張專輯並不是太平歌詞。那麼,靠“學唱”一本專輯出來,這裡面的含金量且不說,除了經濟效益和品牌效益、明星效應外根本沒有任何欣賞價值,喜歡聽歌的,聽原唱好不好?孟鶴堂學唱得再好,能好過原唱?級別不夠吧。
誰來為孟、週二人的單曲買單?
硬要說,出張單曲真不是件複雜的事兒,毒舌家樓下一個錄音棚,百十來塊錢就搞定,關鍵是批次產後誰來買單?現今網路時代這般發達,單曲時代早就過去了。據不完全統計,單曲時代應該停留在2000年左右,也就完事兒了,之後……呵呵,根本賣不出,人家都上網聽了。顯然,孟、週二人的單曲並不是為了賣錢的,因為粉絲只喜歡聽,但不願去買單。別那麼傻問為什麼?因為,粉絲不專一,同級別的喜歡德雲社劃拉劃拉有一大波兒REN。
噱頭?德雲社的有意運作?
沒錯啦,關於出單曲這事兒,孟、週二人不是頭一波,準確算來應該是二茬兒,甚至是三茬兒。按理來說,不算新鮮事兒,只是孟鶴堂的人氣有些虛高,且高得莫名其妙。一個“盤他”+一個眼神,就能搞定一票人,吹呢!只能說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孟鶴堂扛著德雲社的大旗,加上師爺爺的襯托才能成功出位,然而,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其實早就是師傅設定好的。孟鶴堂充其量就是一枚棋子,落哪兒不由人。其實,安於現狀就挺好,唱個單曲也不錯!于謙說了:玩兒唄!
回覆列表
孟鶴堂估計是德雲社第二個出單曲的角兒了
雖然現在還沒有正式宣佈,但看孟鶴堂在自己微博提前造勢,連錄音棚的影片都放出來了,這樣子是八九不離十。
而且,看封面,作詞和音樂製作都是自己家兄弟,音樂風格估計也是偏古風戲曲一點的樣子
別看孟鶴堂周九良平時不顯山不落水,但要說發展潛力,這二位其實毫不遜色張雲雷,要細分析起來能寫個兩千字的作文。
德雲社出圈是遲早的事情岳雲鵬的《五環之歌》,張雲雷的《探清水河》都是很好的例子,說相聲這群人都頂不過一個郭德綱,但要說流行歌曲,這幾位還真挺拿得出手。
本來,德雲社未來的發展就是必須依靠網際網路,傳統的劇場商演雖然一直是德雲社標榜的標準,但畢竟有著巨大的地域侷限性,影視綜藝和戲曲音樂才是迅速爆紅的致勝法寶。
岳雲鵬現在綜藝上的比說相聲都勤快,張雲雷復出第一件事就是去當飛行嘉賓。
為啥,有利可圖。
說遠了,談談單曲。
其實像張雲雷帶頭髮單曲這一步,走的有點不穩,步子邁的太大了,再怎麼愛唱,畢竟是一個說相聲的,直接發單曲賣錢難免會落人口實,吃相太難看。
倒不如先錄點傳統小曲小調,《探清水河》《乾坤帶》《鎖麟囊》哪怕來個《西廂記》都行,傳統的東西,加上現代的改編,既能滿足老觀眾的口味,也能被年輕一代喜歡和接受,還符合相聲演員身份。
我聽過最好聽的《探清水河》版本,依舊是張雲雷在臺上搭配著那把木吉他輕輕哼唱的版本,乾淨,驚豔,出人意料。
所以,我特別希望孟鶴堂不要著急,不要弄出一個洋不洋土不土的流行單曲
雖然可以預料到,粉絲肯定依舊會買單,但你孟鶴堂畢竟不是專業歌手,沒有受過專業訓練,那麼多音樂學院畢業的都在家蹲著沒飯轍,你個說相聲的唱歌紅了,是對歌手這個行業的挑釁還是對廣大聽眾的不負責?
德雲社能翻唱的東西真不少,《照花臺》《遊西湖》《大西廂》《未央宮》,這些東西整理整理都能出個專輯,真的比發個單曲要強。
偶像出出出,粉絲買買買,這樣來錢是快,但這樣的孟鶴堂,真的討人喜歡麼?
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