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了境如幻自心所見0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得其道而得,不處也。最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深得孔子思想精髓的顏回,當然不會接受“不得其道”的資助。而且人各有志,顏回原憲之流,甘貧樂道,各有所樂。

  • 2 # 重走玄奘路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

    三十多歲早亡的顏回需要別人的幫助嗎

    顏回死孔子慟哭

    但是孔子也不捨得賣了自己的馬車為顏回買槨

  • 3 # 國學講師王澤仁

    顏回的克己復禮,貧而樂道。子貢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可見他們兩人志向不同。顏回不以清貧為悲悽,立志追隨老師孔子的君子之道。他又何須子貢的物質幫助呢?子貢經商,外交能力一流,口才卓越,人也聰明,他難道就不知道顏回的志向嗎?這就好比兩人的心理默契,各自相互尊重,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

  • 4 # 桔子的故事

    顏回作為孔子最喜歡的弟子,孔子曾經說過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說明顏回最寶貴的就是這種安貧樂道的精神,而子貢則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兩個人是兩種價值觀,兩種生活態度,就運算元貢去幫助顏回,顏回也不會接受的,因為價值觀不同。儒家學派,讀書人很注重氣節的。節操在他們的心裡比生活的舒適安逸來的更重要。

  • 5 # 考古軍中馬前卒

    顏回跟子貢,都是孔門學生裡非常有名的,對於這兩個人的貧富差異,孔子也是專門做了比較,《論語·先進》記載: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這裡的回就是顏回,賜是子貢,子貢本名端木賜,字子貢。孔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顏回在道德方面已經修煉得差不多啦,可惜他的飯碗都經常空空如也;而子貢呢,他就不認命,他去做生意,揣摩市場行情(這裡的億通臆,就是揣測的意思),還總是能押對寶。

    顏回的生活狀態非常悽苦,就像《論語》中所說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反正只要有基本的食物和飲水,只要有片瓦遮身,他就覺得足夠了,可是隨便換成別人,都是無法接受的。

    顏回是沒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嗎?

    並非如此,顏回還是很有本事的,否則孔子也不會最喜歡這個弟子。他學問好、品德高、志向遠大,在孔子眼裡就是一個五好青年。我們知道,孔門的優秀弟子在離開師門之後,能夠在諸侯國謀到很不錯的職位。比如子路,先後在魯國、衛國做官。《史記·儒林列傳》記載,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遊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所以,以顏回的名氣和本事,假如他肯出仕,那就能立竿見影地跨越階層,不必再過貧困的日子。

    可惜,顏回是一個有“精神潔癖”的人,他的道德偶像是傳說中的舜,他希望紛亂的天下能夠像舜的時代那樣,君王無為而治,百姓安居樂業。顏回曾經說過: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之醜也;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

    意思就是假如說沒有人來探求治國之道,那是我們的恥辱;但是已經有了治國之道而不被採納,那就是君王的恥辱。

    所以,顏回決定採取不合作的手段,打死不出仕,寧可受窮。

    子貢不能幫顏回嗎?

    回答這個問題,不如先來舉一個答主身邊的例子。

    答主讀書的時候有一位同學,家庭條件很一般,但是每當學校通知申請助學金的時候,他都不去申請,即便有不少家庭條件比他好的人在競相申請,他也不為所動。答主問過他為何如此。他說,他的父母說了,只要家裡還過得下去,就不要他申請助學金,要把錢留給更有需要的同學。。。

    這麼說吧,不管世道如何,總有些人在堅持最樸素的原則。他們做事情,是按照自己內心的標準,而不是看別人怎麼怎麼做。

    以子貢的能力,想幫顏回改善下生活,總是不難的,但是顏回會接受嗎?在顏回心裡,錯的是這個世界,自己安貧樂道,恰恰是一種鬥爭的途徑。假如自己想升官發財,早就去做了好不好?又不是沒有這個本事。

    而子貢也是不一般的聰明人,他豈能不瞭解顏回的性格?硬給這位同窗好友錢,就是侮辱他,就是逼迫他放棄自己的“道”,所以子貢也不會這麼做,默默支援顏回的選擇就好。

  • 6 # LIYeah

    《論語》中所說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反正只要有基本的食物和飲水,只要有片瓦遮身,他就覺得足夠了,可是隨便換成別人,都是無法接受的。

    或許顏回並不想接受別人的幫助,只要能活著就很滿足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百年不合歌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