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雷玲妹在農村
-
2 # 河南禹州人在廣西南寧
刺柏樹是園林中經常使用到的常綠形的小喬木,在綠化中到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它具有抗寒、抗旱的特性,所以能很快的適應各個地方的生長條件,
目前種植基地主要是以扦插的方法來育苗的,具體的方法是: 扦插繁殖
1.選枝處理:在樹齡上選擇時間長一點的,枝條可以選擇新鮮健康的枝條,這樣的枝條扦插成活率比較高;枝條採集好後,再把它剪成20-25公分左右的長 度,全部剪完後在使用生根粉進行浸泡,一兩個小時就可以,這樣枝條的生根速度會提前。
2.扦插育苗:刺柏最好的扦插時間是在春秋季節進行,苗床準備好後將浸泡過後的枝條之間插入苗床中,儘量扦插的深一點,等所以苗床都扦插好後要進行澆灌;在育苗期間要保證苗床的溼度,所以澆灌之後要在苗床上架設拱棚來保證其溼度。後期的管理一般枝條在扦插後一兩個月就會生根,這個期間要適當的進行澆水,秋季扦插的可以在第二年的春澆水一次就可以;施肥可以施撒氮肥,注意在撒肥的時候一定要避免落在葉面上,這樣會嚴重的出現燒苗現象,一年可以施肥兩次;如果在生長過程中有雜草的出現一定要及時的人工清除掉。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3 # 三農開拓者
刺柏的作用比較多,可以用來觀賞、可以用來綠化園林設計、還可以用來當作藥材,此外也可以用來製作盆景。刺柏喜溫暖溼潤和Sunny充足的環境,稍耐蔭,耐寒冷和乾旱。製作好的盆景可放在室外Sunny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不要肥水過大,以免植株徒長,影響樹形的美觀。生長期保持盆土溼潤,澆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不要澆“半截水”,空氣乾燥時要向葉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使葉色清新,但連陰雨天要注意排水。每年的4月底和9月初各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冬季放在冷室內或連盆埋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不要澆太多的水。種植管理1、按時清理老針和枯針,保持適當的針葉量,以利通風和採光,減少病蟲害,對修剪和嫁接傷口必須及時密封。刺柏枝上無枝無葉時易縮節枯死。下部枝來芽後才能分次、逐步縮剪。巧妙利用老枝,可縮短養護時間。2、刺柏是淺根樹種,不宜深栽。初期注意避風防震,以免搖樹拉根,造成死亡。3、防蛀蟲是大事,切勿疏忽。重點注意小蠢和吉丁。人工捕捉與藥物防止並舉。4、防止煤煙、粉塵、土質、環境和空氣的化學物質汙染。少用自來水。
回覆列表
陰山山脈有刺柏
刺柏為中國特有樹種,自溫帶至寒帶均有分佈,中國臺灣省也有。
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海拔500米以下之山地及內蒙陰山之海拔1400米地帶,以及河北小五臺山、華山、山西北部以及西北地區海拔1400~2200米之高山。自溫帶至寒帶均有分佈,中國臺灣省也有。產宜、溧和太湖沿岸丘陵;南京、上海等地庭園中栽培;分佈於長江以南各省區。產於臺灣、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高山區,常出現於石灰岩上或石灰質土壤中。
刺柏屬約含50種常綠樹和灌木,一般人們 熟知的是刺柏,它們廣泛分佈於北半球,南至赤道,北至北極圈。歐洲刺柏在溫帶分佈範圍 特別廣,在白堊、石灰石和板岩上形成灌木叢。刺柏有兩種形式的樹葉:一般成年葉較 小、鱗片狀,且交叉密生在小枝上,擁擠、重 疊;幼葉更大、錐形(針尖狀),在一個結節上三三兩兩簇生在一起。
在大量的種類中,刺 柏是唯一幼葉呈錐形者。刺柏的樹葉並非總是與莖聯結(有些種類是下延的),但是有時候 在與莖部聯結時略收縮,比如歐洲刺柏的葉基膨脹,膨脹組織與莖部事實上是分離的,因此 膨脹的葉基和莖部之間收縮,這樣實際上二者之間距離變得更窄,這類樹葉稱做“組合葉”。
某些刺柏種的鱗片狀樹葉邊緣有小齒狀 突,其他一些種類則是完全光滑的。球果單性, 異株或同株:雄球果單生,或者略成柔荑花序分佈;雌球果由3 ~ 8片肉質的尖鱗片組成,它們彼此之間接合在一起最後形成球狀體或 “槳果”,這種所謂的漿果表面通常覆霜,生苞 鱗;球果需兩三年成熟。
不同的樹種產生的種子數目也不相同,從1 ~ 12粒不等。刺柏的種子可以繁殖,但是大約1年後才 會發芽。從當年生樹上剪下5個小枝或者嫁接 在合適的樹幹上也可以繁殖,能增加刺柏栽培變種和變種的數目。
形態特徵:樹皮褐色,縱裂生長條薄片脫落;大枝斜展或直伸,小枝下垂,三稜形。3葉輪生,全為披針形,長1220毫米,寬1.22毫米,先端尖銳,基部不下延;外表平凹,中脈綠色而隆起,兩側各有1條紅色氣孔帶,較綠色的邊頻寬;反面深綠色而光亮,有縱脊。球果近圓球形,肉質,直徑610毫米,頂端有3條皺紋和三角狀鈍尖突起,談紅色或淡紅褐色,幼稚後頂稍開裂,有種子13粒。種子半月形,有3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