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帝鴨影視
-
2 # 西瓜志願規劃師
你與高考志願填報生涯規劃達人只差一個“關注”的距離!
醫學院包含很多的專業,比如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技術、眼視光學等等,所以啊,不是醫學院所有的專業都要天天面對病人的傷口啊!
換個角度想,你所謂的“不忍心”正是你成為一位好醫生的內驅力,想一想,醫生的職責是什麼?如果連這樣的同情憐憫之情都沒有那才不適合做醫生,甚至很可怕。你的不忍心正是人之常情,是每個小朋友都有的。
你與高考志願填報生涯規劃達人只差一個“關注”的距離!
-
3 # 醫學與故事
看到這個題目我的第一反應是想到了經常會有高中生問我的問題:“學長,如果是害怕屍體解剖還能夠報考醫學院嗎?”一般我都會和他們說,只要你達到了醫學院校的錄取分數和健康要求。主要是身體健康方面,如色盲色弱等。醫學院就會錄取你。由此看來,就這個問題來說可能會成為限制你報考醫學院校的原因主要取決於你自己。如果你真的是發自內心的想去學醫的話,這些心理因素都是可以客服的。如果你是因為看醫療電視劇中穿著白大褂的醫生瀟灑帥氣的姿態而臨時起意想去學醫,比方說下面的這張圖。或者更乾脆的是自己不想學醫但是父母長輩看重了醫生的作為一名職業的穩定性而勸自己學醫的話,我還是建議你不要報考醫學院。
我覺得剛才的回答也是可以初步解決答主問題的,因為相比於看傷口於心不忍,我覺得害怕屍體是更大的心理障礙。除此之外。我覺得看到傷口有點不忍心看是人的正常反應,不是誰天生都會看的下流著膿血的傷口。醫務工作者們面對褥瘡或者其他血肉模糊的傷口面不改色是一個長時間的適應過程,所以題主不要有太重的心裡負擔。
相比於有心理負擔,我倒是覺得這個是一種優勢。說明題主可能是一個非常具有同情心和愛心的小姑娘。醫學泰斗裘法祖院士有云:“才不近仙不可以為醫,德不近佛不可以為醫。”一個沒有悲天憫人情懷的醫生絕對無法談的上是一個好醫生。
21世紀以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的醫學模式成為主流。因而在醫療專科分的越來越細的情況下,對患者充分的人文關懷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人不是機器,ta需要醫者的關懷,比方說在不影響治療的情況下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減輕病人傷口帶來的痛苦。所以說,有這種想法對成為一個體恤患者的良醫是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的。
此外,即便是題主對傷口於心不忍的程度達到了無法抑制,而覺得可能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學習的地步。你也可以選擇醫學院。因為醫學院並不是常人所想的那樣,進入醫學院校畢業了就要去當臨床醫生。實際上醫學院有很多的專業不是培養臨床醫生的,比方說康復醫學和預防醫學等等。題主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具體專業因醫學院而有所不同,詳情可以去baidu或者google查詢。
回覆列表
感謝誠邀!
看到你的困擾,就想起曾經的我。讀書時,我也曾有學醫的夢想,但後來因為種種機遇,另投他行,此生無緣醫學院也算是人生一大遺憾吧,在這裡提出我的一點看法。
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問問你自己的內心,看是否熱衷於醫學,是否做好了投身於行醫救人的事業的準備。
我自小體弱多病,對醫生雖有深深的恐懼感,卻更多的是神秘感和崇敬感,因為那些小病小痛經過醫生的治療後都神奇地消失了,也就慢慢的萌生了學醫的想法。對醫生這一職業的崇敬感不知道你有沒有。
2、醫學之路道阻且長,而且網上那些堆積如山的醫學教材圖片,雖是事實,但不論什麼專業,都不是讀一兩本書就能畢業的,每行每業都需要深厚的知識積累,這就看你是否有吃苦耐勞的拼勁。
3、網上流傳著一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某些醫生吐槽從前學醫時間漫長,課業負擔重,就業後工資低,還隨時面臨醫鬧等人身安全風險,所以打算轉行,甚至表示絕不讓自己的子女再走學醫的老路……各種咬牙切齒,悔不當初。事實上,沒有哪個行業是容易的,且醫師絕不是低薪職業,我認識的醫生甚至護士她們的收入都是其他單位正式工望塵莫及的。至於醫鬧,別被網上不良媒體誇大的那些社會負面新聞嚇到了。告訴你,真沒那麼多醫鬧,醫生的人身安全也是得到保障的,你大可放心。
4、至於你說的“不忍心看別人的傷口”,說明你很善良,有了做好醫生做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不論男女,沒有哪個醫學生頭幾次上解剖課不嘔吐,吃不下飯的。時間長了,也都習慣了,就都適應了,所以你無需太多顧慮,心理上的這道坎,會邁過去的。
5、懂醫術,也能更好地照顧自己和家人,不是嗎?
醫生絕對是一份崇高的職業,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且你作為女生有學醫的理想是很了不起的,真心祝福你能成功考取理想的醫學院,成為一名了不起的醫師,為更多人治傷止痛,帶去健康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