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編劇廢紙機
-
2 # 桂花飄香香滿園
哪一本小說曾經驚豔過你的青春時光?對於一個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那當然是“青春之歌”了!
這是一本專為青年人寫的小說,激勵了建國以後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林道靜的形象,曾經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偶像和學習榜樣。說話、辦事,按照林道靜的思路。生活、理想,按照林道靜的路子走。
可以這樣說,我們的青春年華,是在林道靜的影子,當時是一顆紅心,兩種準備,黨叫幹啥就幹啥!
-
3 # 簡江的奇妙冒險
笛安的《龍城三部曲》系列吧。
第一次看到是在雜誌上連載的第二部《東霓》的第二章,當時對前因後果都不瞭解,只是單純覺得這個作者寫的和別人的青春文學不一樣,出於好奇去看了《西決》,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西決是一個好人,雖然他在《南音》裡做出了那麼殘忍的事情,但是就像大媽說的“一個人心裡要是不夠苦,怎麼捨得把命豁出去”。那個相貌算是普通地帥氣、有雙讓人過目不忘的眼睛的西決,確確實實地驚豔了我過去的歲月,直到現在仍然值得我回味。
-
4 # desespere
初中時期開始接觸小說名著類,當時讀了很多。名著類的只懂個皮毛。而小說最為驚豔莫過於郭敬明的幾本。而其中的《1995――2005夏至未至》讓我至今印象深刻。讀初中時,只羨慕讀高中的,而文章所寫內容就是傅小司等人在高中的學習生活,奮鬥。考大學,繪畫,追求夢想。現在想來,確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小說。也不得不佩服郭敬明的文采。
-
5 # 莫妮卡的書屋
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是我在高中時期讀的一本小說,書中的人物顧小北,林嵐,聞靜等人的故事至今還能回憶起,書中人物的生活跌宕起伏,像極了社會中人物的縮影,而幽默的情節,更是讓在高中留宿學校的我們讀的愛不釋手,也許那時的我們對於迷茫的生活有了憧憬,有了目標,有了期盼,對於親情,友情,愛情有了新的認知,也對世界的未知充滿了好奇,而步入社會之後,進入而立之年,回想起它曾在我的青春出現過,感謝它豐富了我的青春。
-
6 # 第一滴露珠
作為一名75後,我的青春時代,是在瓊瑤小說和金庸武俠中度過的。要說到哪一本小說,曾經驚豔了我的青春時光,應該算是瓊瑤的小說《一簾幽夢》。
雖然瓊瑤的小說,在今天被許多人批判,罵她三觀不正,罵她美化“小三”之類,但是,我們上中學的時候,確實是女學生都迷戀瓊瑤小說,也並沒有幾個人學壞啊。因為,那個時候的我們,只是被瓊瑤小說裡,女主角身上的那種特立獨行和孤獨的氣質打動了,還有就是,朦朧地幻想可以像小說女主角那樣,邂逅一個浪漫知心的男子。
記得我讀《一簾幽夢》的時候,適逢初中畢業的暑假。那個時候,我中專落榜,而我的哥哥,卻在那年考上了大學。我看了《一簾幽夢》,感覺我跟小說的主人公紫菱一樣一樣的,都那麼失意,那麼失敗。
(沒有找到當年我看到那個版本封面圖。這個應該是後期出的,因為封面上已印上了電視劇的演員頭像。)
記得當時,我還把紫菱喜歡的那首歌,一字一句地抄寫在本子上,無人的時候,一遍遍唸誦。直到現在,我還能記得內容呢:
“我有一簾幽夢,不知與誰能共?
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訴無人能懂!
窗外更深露重,窗內閒愁難送,
多少心事寄無從,化作一簾幽夢!
昨宵雨疏風動,今夜落花成冢,
春來春去俱無蹤,徒留一簾幽夢!
誰能解我情衷?誰將柔情深種?
若能相知又相逢,共此一簾幽夢!”
那個時候,十幾歲的我,並不是憧憬什麼愛情,而是,陶醉於這首歌的孤芳自賞的情懷裡。感覺自己無人理解,無人理會似的。算是青春期的少女敏感脆弱、細膩多思吧。
那個時候讀這本小說,所有的注意力都在紫菱身上,對她的姐姐綠萍完全置之不理。長大後,再回想,其實,綠萍才是最可憐最該同情的那一個。
我看這本小說的時候,小說還沒有拍成電視劇。
1995年的時候,陳德容飾演的紫菱,讓很多人迷戀喜歡,還有劉德凱的優雅(他在劇中飾演理解喜歡紫菱的費雲帆),原臺灣第一美女蕭薔飾演的姐姐綠萍。
即便是演員陣容如此強大,我卻還是沒有喜歡上這部電視劇,原因是,小說我讀了好多遍,紫菱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憂鬱可愛小女孩形象,任是誰來演,我都覺得不符合我心目中的紫菱。
回覆列表
一本是《少年維特之煩惱》,那年我才十四歲,正是情竇初開的時候,看得我傷心極了,少年維特自殺的時候我覺得太可憐了,當時就想什麼樣的感情能讓人痴迷到這個程度?真的成年以後看到類似的故事我都忍不住想,你爸媽真是白養你了。
所以我覺得這本書一定要少年看,才能體會其中的美好和悲傷,過了這個階段,難免要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