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21215487054

    1.1 Li/CuCl2體系:首次嘗試

    1958年,Harris 提出採用有機電解質作為金屬原電池的電解質。

    1962年,在波士頓召開的電化學學會秋季會議上,來自美國軍方Lockheed Missile和 Space Co.的Chilton Jr. 和 Cook提出“鋰非水電解質體系”的設想。

    Chilton 和 Cook 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電池使用鋰金屬作為負極,Ag,Cu,Ni 等鹵化物作為正極,低熔點金屬鹽LiC 1-AlCl3 溶解在丙烯碳酸酯中作為電解液。 雖然該電池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它停留在概念上,未能實現商品化,但Chilton 與 Cook 的工作開啟了鋰電池研究的序幕。

    1.2 Li/(CF)n體系 :初見端倪

    1970年,日本松下電器公司與美國軍方几乎同時獨立合成出新型正極材料——碳氟化物。 松下電器成功製備了分子表示式為(CFx)n(0.5≤x≤1)的結晶碳氟化物,將它作為鋰原電池正極。 美國軍方研究人員設計了(CxF)n(x=3.5-7.5)。 無極鋰鹽+有機溶劑電化學體系,擬用於太空探索。

    1973年,氟化碳鋰原電池在松下電器實現量產,首次裝置在漁船上。

    氟化鋰原電池發明是鋰電池發展史上的大事,原因在於它是第一次將“嵌入化合物”引入到鋰電池設計中。

    1.3 Li/MnO2體系:收穫成功

    1975年,三洋公司在過渡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取得突破,Li/MnO2開發成功,用在CS-8176L型計算器上。

    1977年,有關該體系設計思路與電池效能的文章一連兩期登載在日文雜誌“電氣化學與工業物理化學”上。

    1978年,鋰二氧化錳電池實現量產,三洋第一代鋰電池進入市場。

    1.4 Li/Ag2V4O11體系:醫用領域佼佼者

    1976年,鋰碘原電池出現。 接著,許多用於醫藥領域的專用鋰電池應運而生,其中鋰銀釩氧化物(Li/Ag2V4O11)電池最為暢銷,它佔據植入式心臟裝置用電池的大部分市場份額。 這種電池由複合金屬氧化物組成,放電時由於兩種離子被還原,正極的儲鋰容量達到300mAh/g。 銀的加入不但使電池體系的導電性大大增強,而且提高了容量利用率。

    Li/Ag2V4O11體系是鋰電池專用領域的一大突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奶茶店利潤怎樣?需要準備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