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喻小爬
-
2 # 鹿兒亂撞
有人喜歡用留聲機因為音質方面聽起來有以前的味道,是仿古的,留聲機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
再有就是個人情懷了,比較懷舊。很多別墅豪宅喜歡用它來裝飾,很提升格調。
黑膠唱片現在網上都還有賣,都得銷量都還不錯,說明現在用留聲機的人還是不少的。
-
3 # 獵音人老董
留聲機層代表一個時代,現在已經成為古董,一件藝術收藏品,隨著數字音樂的發展人們更加喜歡數字音樂的便捷。現在用留聲機來聽歌的人應該還有,但應該是極少數的有品味有情調的懷舊人事或收藏家。
-
4 # 星雨宣759
現在社會發展的很快,用留聲機聽歌應該沒有了,就是有,也是很少部分,因為現在手機就很方便了,每個人都有,聽歌看電視都挺好。
-
5 # 虎哥彈吉他
美華人托馬斯·阿爾巴·愛迪生在1877年設計的留聲機,被稱為“會說話的機器”,是世界上最早的錄音裝置,也是是19世紀最引人振奮的三大發明之一
同年12月6日,愛迪生的助手、機械工人約翰·克盧西製造出了第一臺樣機,並用這臺樣機錄製了愛迪生唱的歌《瑪莉的山羊》。
現在人們聽歌主要是數字化電子裝置了
-
6 # 音樂美文坊
《復古的留聲機傾聽永恆,懷舊的腔調,復古的潮》
告訴你一個愛迪生留聲機的故事~
“桌子前”移到了“脖子前”~從留聲機到MP3……
“我用一塊帶針尖的膜片,對準速旋轉的蠟紙,聲音的振動就非常清楚的刻在蠟紙上了。試驗證明,只要把人的聲音儲存起來,什麼時候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放出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1877年7月18日,愛迪生在他的記事簿上這樣寫到。到了8月12日那天又突然出現了“留聲機”三個字。“留”住聲音的機器。
把時鐘退回到80多年前,走進歷史的時空,行走於上海外灘喧囂與繁華的十里洋場,會是怎樣一種感覺?感覺那是一個樂觀的年代,儘管那是一段戰火紛飛的歲月,我們卻能從那時的歌謠中感受到一分安寧和祥和。
那時,民國的樂壇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搖曳著不同的風情。
一杯咖啡、一臺留聲機、
一張老唱片、一首百樂門老歌,流淌出來的往事風情......
那時的歌星比賽有著和現在截然不同的味道。
“歌聲是最真實不過的歷史,它具有奇特的功能,能夠讓人們穿越時空的隧道,真切感受到我們所經歷的歲月,甚至讓我們感到從來沒有經歷和體驗過的往日情懷。”
在唱片機上放一張黑膠唱片,這場懷舊便立刻變得妖嬈性感起來。
無論是古典的華麗宏偉,爵士的慵懶曖昧,還是搖滾的喧譁騷動,民謠的清麗憂傷,都在黑膠唱片“吱吱呀呀”、如泣如訴的聲響中流淌出來。而音樂本身也因此有了更為鮮活的生命。
DPRINCE 復古留聲機它的存在,是因為大家聽膩了生冷乾澀的數字聲音,發現黑膠唱片中的傳統模擬聲音有一種溫暖自然無可取代的特質。”豐富、細膩、溫暖的獨特聲音特質,空靈感和現場感也是數字音樂無法代替的。
一張黑膠唱片,唱出那個年代的故事。一些已故的歌手,在絕版的珍貴唱片中,留下了他們動人的歌聲和珍貴的時代記憶。黃家駒逝世後,Beyond第一張黑膠唱片《永遠等待》曾經被炒到了2000多元一張,因為在追捧者看來,黑膠最好地還原了他們當年的歌聲。收藏一張黑膠唱片,更是收藏了那些遺落歲月的記憶。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黑膠唱片是屬於某個特定年代的。但現在還是有一些歌手會發行黑膠唱片。張學友2014年推出的全新國語專輯《醒著做夢》就是黑膠版本大打復古牌。當黑膠唱片變成了收藏品,價格已不再是當年的十幾塊。普通的有三位數,四位數的也不在少數,尤其是一些已經絕版的唱片,更是可以炒到天價。
從封套裡抽出黑碟,放上唱盤遞上唱針,讓人愉悅的聲線循音箱而出。這一套動作本身就極富有浪漫色彩,如果沒有留聲機,那麼再珍稀的唱業僅是一堆廢膠而已。二者相互依存,交相輝映,在彼此的映襯下譜出最華美的樂章。
也許懷舊的發燒友更鐘情與~留聲機吧。
-
7 # 06258899
喜歡收藏的音樂愛好者有可能會用留聲機聽聽音樂,90後 00後估計都沒見過留聲機,而且現在手機音樂播放平臺豐富,收聽方便…
回覆列表
有的呀! 懷舊的人總是喜歡這些特別多老物件!
在上世紀初,能擁有一臺留聲機象徵著一個人品位與身價,因為能欣賞這些高雅藝術的大多數是有地位的人。老式留聲機雖然早已退出了人們的視野,二十一新世紀,在不經意間,留聲機慢慢的成為了收藏的寵兒。
老式留聲機是完全不用電的,沒有功放或音響,聲音完全依靠銅喇叭擴大,聲音是非常悠揚的。
這個印像中古樸的事物,留聲機只在自己青蔥年代時看過的一些電視劇裡存在過。
大多是民國時期和解放時期為體裁,以上海為故事背景的劇集。
是和貴族血脈和身份相融和的一種器具,不是一個普通人所能夠觸及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