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羅言酒

    法正曾指出,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繼續前進拿下巴、蜀,反倒“身遽北還”,一定是因為“內有憂逼”。這是有道理的。

    曹操的大後方,一直不太穩定,這是他和孫權、劉備不同的地方。

    孫權的情況最好。他那個東吳政權,基本上都是自己人。如程普、黃蓋、張昭、周瑜,都是父親跟大哥留下的資源。他也有自己網羅、發現、提拔、培養的,如魯肅、甘寧、呂蒙、陸遜。

    劉備的情況複雜一點。他得到益州以後,蜀漢政權由三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他從荊州帶來的,包括諸葛亮,魏延,黃忠,無妨稱之為“東州集團”。還有一個部分是當地的,無妨稱之為“益州集團”。還有就是自已一步步建立起來的老本營,包括張飛,關羽,趙雲,劉封等,我們稱之為“白耳軍”。

    這三個集團之間是有矛盾的,這個矛盾是後來漢蜀政權滅亡的原因之一。不過,劉備入蜀之前,並無此矛盾。入蜀之後,也沒有尖銳到劉備鎮不住的程度。 曹操就不一樣了。曹操不像劉備、孫權那樣自立門戶,而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挾天子而令諸侯”。這樣一來,他的“大後方”,也往往同時是他的“大前方”,因為朝廷裡並不都是他的人。相反,蔑視、嫉妒、反感、仇恨,打他的主意,看他笑話的,大有人在。

    赤壁之戰前,曹操所向披靡,戰果輝煌,反對派一般不敢公開非議。而且,赤壁之戰前,曹操對朝廷、對百官的態度可能還相對比較謙和,野心也不那麼明顯,一些心存漢室的人對他還保有希望,也表示支援。赤壁之戰後就不同了。曹操的功勞沒有以前多,野心倒比以前大。這就引起不滿。

    朝廷內部,一方面,正如胡三省注《資治通鑑》時所云,有人想借赤壁之敗扳倒曹操,趁機取而代之(操以赤壁之敗,威望頓損,中國之人或欲因其敗而圖之)。

    另一方面,也開始有人對曹操是忠是奸產生警惕和懷疑。這些人以前不多,或者不公開,赤壁之戰後就多起來了,甚至此起彼伏前赴後繼。 這些“謗議”讓曹操清醒地意識到,輿論固然重要,權力就更重要;筆桿子固然重要,槍桿子就更重要;與其堵住天下人的嘴巴,不如捏住天下人的腦袋。因此,曹操在利用甚至在創造機會來大造輿論的同時,加緊了對權力的攫取和控制。 要攫取和控制權力,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最高權力,就不能長時間地離開政治中心。所以,赤壁之戰後的幾次出征,曹操用的時間都不長,甚至不惜無功而返,半途而廢。

    西征馬超、韓遂,是建安十六年七月出兵,次年正月回到鄴城,前後不超過七個月;南征孫權,是建安十七年十月出兵,次年四月回到鄴城,前後也不超過七個月;徵張魯的時間長一點,建安二十年三月出兵,次年二月回到鄴城,也不超過一年。“

    放棄這個機會意味著曹操這輩子都沒有機會了”,可是這個“沒有機會”只是“沒有機會統一天下了”;如果曹操不及時趕回,長時間地離開政治中心,也許他的政敵就會趁機搞小動作,那他可能連既有的“勝利果實”也保不住。誠如賈詡所言“時也勢也”,沒有辦法的事情。

  • 2 # 八十八萬水軍副都督

    北患未除而傾兵南下,曹操幹不出這事。當時在赤壁鏖戰,只是因為荊州拿下的太順利有點飄飄然了。後來明白長江天險不是鬧著玩的,所以北還

  • 3 # 少卿之見

    曹操放棄進攻蜀地而班師回朝,是因為此戰不可能勝利。

    曹操帶領十萬大軍進攻漢中,在其門戶陽平關久攻不下,損失慘重,決定撤退。意外的是山上曹軍夜裡撤退時,誤入守軍大營,守將張魯之弟張衛以為是曹軍夜襲,大亂而被攻破,率軍投降。後漢中被克,張魯逃,最後亦投降曹操,被封鎮南將軍,萬戶侯頤養天年。

    此戰共耗時半年餘,戰後司馬懿與劉曄從劉備無德與戰機方面諫言曹操進攻蜀地,成就大業。曹操審時度勢後說,得了隴地,還想要蜀地,慾望是無盡的。讓夏侯淵轄張郃,徐晃守漢中,丞相長史杜襲督軍,自己帶大軍班師回朝。

    一個小小的陽平關,久攻不下,損失慘重,進攻蜀地的道路更是崎嶇,關卡更多,後勤根本無法供給,必敗。

    既得漢中,守之,待日後南進。況且進攻漢中之前,多年四處征戰,休養生息為上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聯絡人怎麼顯示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