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18卷最早見於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該志載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等醫經七家和《五藏六府痺十二病方》等經方十一家。但這些書隨後便湮沒不彰。直到晉初,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序》首次提出:“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後世將分別單獨流傳的《素問》《靈樞》合稱《內經》即濫觴於此。《素問》《九卷》之名雖然最早見於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序》,但是在現存文獻中,直到晉代王叔和《脈經》才出現其原文。這一時期皇甫謐據《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內容分門別類,撰成《針灸甲乙經》12卷,始稱《九卷》為《針經》。隋唐時期,《素問》《針經》各有多種版本流傳。除《針經》外,還出現《靈樞經》《九靈經》等不同的本子。其中以唐代楊上善的《黃帝內經太素》和王冰的《黃帝內經素問》影響最大,對研究《內經》有重要價值。《靈樞》《針經》等傳本在北宋初期就殘缺不全。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宋廷曾下詔將高麗獻來的《黃帝針經》刊印頒行。但至南宋初,《靈樞》《針經》等傳本大多亡佚。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史崧將其家藏的《靈樞》9卷,參之他本別書,重新校正,擴為24卷,刊行於世。至此,《靈樞》傳本的文字基本定型,成為後世刻印的依據。
《黃帝內經》18卷最早見於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該志載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等醫經七家和《五藏六府痺十二病方》等經方十一家。但這些書隨後便湮沒不彰。直到晉初,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序》首次提出:“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後世將分別單獨流傳的《素問》《靈樞》合稱《內經》即濫觴於此。《素問》《九卷》之名雖然最早見於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序》,但是在現存文獻中,直到晉代王叔和《脈經》才出現其原文。這一時期皇甫謐據《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內容分門別類,撰成《針灸甲乙經》12卷,始稱《九卷》為《針經》。隋唐時期,《素問》《針經》各有多種版本流傳。除《針經》外,還出現《靈樞經》《九靈經》等不同的本子。其中以唐代楊上善的《黃帝內經太素》和王冰的《黃帝內經素問》影響最大,對研究《內經》有重要價值。《靈樞》《針經》等傳本在北宋初期就殘缺不全。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宋廷曾下詔將高麗獻來的《黃帝針經》刊印頒行。但至南宋初,《靈樞》《針經》等傳本大多亡佚。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史崧將其家藏的《靈樞》9卷,參之他本別書,重新校正,擴為24卷,刊行於世。至此,《靈樞》傳本的文字基本定型,成為後世刻印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