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景德鎮肖振松

    中國古代瓷器在其發展的中期,曾經出現過“南青北白”的現象,即南方盛產青瓷,而北方則盛產白瓷,這是由於中國南北的生態條件不同所導致。

    中國的南方物產資源豐富,林木資源是其中之一,越窯青釉瓷器長期使用木材作原料,燒成溫度保持在1100℃左右,釉飾層薄青翠。此外,“在原料方面,中國南方盛產瓷石,它是由流紋石、石英粗面岩、長英巖等岩石中的礦物,經受後期火山的熱液作用絹雲母化而生成的岩石。瓷石的礦物組成主要為石英和絹雲母,但由於風化程度不同,也會含有少量其他礦物。風化程度淺的,則會由於部分長石尚未絹雲母化而含少量長石;風化程度深的,也會由於長期的地質作用而生成少量高嶺石。因此,中國南方首先燒製成功青釉瓷則不能不歸功於首先使用這類瓷石作為制瓷原料。

    中國北方瓷窯不具備南方龍窯的特點。北方瓷窯燒瓷的主要燃料是煤炭,這得益於北方豐富的煤炭資源;然而這種燃料卻很難燒出還原焰,因而使北方青瓷的釉飾效果不很理想。從工藝原理上講,上述這種現象是由於北方青釉中的鐵因不能被完全還原成氧化亞鐵,致使其中的一部分變成三氧化二鐵。其氧化亞鐵呈現綠色,三氧化二鐵呈現黃色,如果工藝上把握不穩,或使釉色偏黃,或使釉色呈現青黃等等。北朝白瓷的釉飾呈現乳白色,雖然有些泛青,但也存在著黃色的成分,這一點與宋代定窯釉飾的特色較為相近。雖然後者釉深處泛青,而北朝白瓷也存在著泛青的跡象。定窯釉飾的燒製使用的是氧化焰,因此北朝白瓷即使沒有被完全氧化,也能夠表現出它是在燒製青瓷時,因不能很好地控制窯內氣氛而出現的一種現象。因此說,北朝白瓷是當時燒製青瓷的一種缺陷,或者說是一種工藝技術欠成熟的表現。

    上述情況證明,“南青北白”的生態條件是南方存在著適宜青瓷發展並且走向精美的土壤,北方則不具備,而正是由於這種不具備生產精美青瓷的條件,促使北方生產出了白瓷,而且也同青瓷在南方一樣,在適宜更為精緻化的土壤中成長,並且逐步發展成可以與南方青瓷並稱的瓷器品種。

    在“南青北白”的局面下,唐代、五代瓷器異彩紛呈,除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外,還有甌窯、婺州窯、嶽州窯等的青瓷,曲陽窯、密縣窯、鞏縣窯、景德鎮窯的白瓷,壽州窯的黃釉瓷,銅川窯、鞏縣窯的黑釉瓷,魯山窯的花釉瓷,長沙窯的彩繪瓷,以及獨具特色的唐三彩陶瓷和絞胎瓷器。

  • 2 # 國內ERP專題

    唐代燒造的白瓷胎釉白淨如雪,標誌著白瓷的真正成熟,北方邢窯白瓷風靡一時。

    北方邢窯白瓷南方越窯青瓷分別代表了北方瓷業與南方瓷業的最高成就,因此人們常用“南青北白”來概括唐代制瓷業的特點。

    北方瓷窯也兼燒青瓷、黃瓷、黑瓷、花瓷。唐人燒出了高質量的邢窯白瓷越窯青瓷,

    為宋代名窯的出現準備了工藝條件。

    唐朝滅亡後,五代的瓷器造型沿襲了唐代的風格,如“五代白瓷劃牡丹紋枕”,1956年於江蘇省新海連市出土,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高10.4釐米,長17.8釐米,寬12.5釐米,長方形,六面體,中間下凹,兩端微翹。長方形弧面中央劃一朵盛開的牡丹花,四周為平行雙線邊框,四壁略呈梯形,各有一長方形凹框,四周有突稜一道,平底。枕的表面塗白釉,釉色光亮純淨。枕胎潔白細膩,較硬。五代白瓷以光素居多,有少量的刻花裝飾,但不流行。此枕精巧秀美,花紋舒朗簡潔,代表了五代時期白瓷製作的最高成就。

    五代時期,白瓷生產仍以北方地區為主,唐代的瓷窯大多仍在燒造。但是,在全國分裂割據的形勢下,制瓷業的進步與發展受到了限制。

    南方青瓷則也是原料的原因

    浙江一帶蘊藏著豐富的瓷土礦,距地表不深,易於開採,風化程度低的含有部分長石,風化程度高的則含有較多的高嶺土。用這種瓷土作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瓷胎含鐵量較高,適於燒製瓷器。高價鐵在燒製時被還原為低價鐵,低價鐵的助熔作用很強,有助於瓷胎在較低溫度下燒成瓷器。 這時,陶車上出現了瓷質軸頂碗,一經外力推動,即可使輪盤做快速而持續的旋轉。 裝置改進了,瓷器的質量和產量都提高了。這時的青瓷質地細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用1260℃—1310℃高溫燒成,胎和釉結合得相當牢固。青瓷表面塗釉,釉層透明,晶瑩潤澤,清澈淡雅,秀麗美觀。

    唐代青瓷在隋朝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以越窯和長沙窯最為著名。唐代早期越窯瓷器胎子呈淡灰色,緊密堅實,釉薄而勻,溫潤似玉,青綠色,有的略閃黃色。

  • 3 # 景德鎮壹筆瓷莊

    五代時期白瓷的生產以北方為主。北方的邢窯白瓷南方的越窯青瓷。分別代表了北方瓷業與南方瓷業的最高成就。人們通常有“南青北白”來概括唐代瓷業的特點。唐代燒造的白瓷,如銀似雪,胎釉白淨,這是白瓷真正成熟的標誌。當時北方的邢窯白瓷風靡一時“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的名瓷。

  • 4 # 坤倘

    青北白的歷史背景,國力強盛的唐代是中國陶瓷工藝蓬勃發展的時期,瓷器製作達到了成熟的境界。唐代陶瓷在隋代青、白瓷成熟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並以此引領後世中國瓷器的基本風貌。南青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窯青瓷。以慈溪縣上林湖、上虞縣窯寺前的產品最具代表性,從商周戰國秦漢六朝幾代,這裡一直以燒製青瓷為主,具深厚的制瓷基礎和技術力量,至唐代技藝更加嫻熟,被稱為“諸窯之冠”。北白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窯白瓷,以內丘城為中心發展起來。其歷史可上溯到北朝,隋後期曾短期繁榮,經過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產極盛,晚唐開始衰落。南青北白瓷質極佳,晚唐時代,擊甌作樂風靡,用一些越甌、邢甌注以多寡不同的水,擊以成樂,聲音極其美妙。

  • 5 # 品瓷中國

    隋代陶瓷生產承前啟後。至唐代,陶瓷業獲得蓬勃發展。唐代陶瓷堪稱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顆明珠,名窯遍佈南北各地,器物造型千姿百態,裝飾紋樣豐富優美。飲茶風俗的普及,進一步刺激了制瓷業的發展。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更使陶瓷作為物質載體成為友好往來的使者。

    唐代瓷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基本取代了漆器和金銀器,成為最重要的生活用器。飲茶風俗的流行和普及,更提高了瓷器的文化韻味。唐代瓷器生產,南方以青瓷為主,北方則以白瓷為主,形成“南青北白”的地域特徵。代表當時最高制瓷工藝水平的是南方燒造青瓷的越窯和北方燒造白瓷的邢窯,唐代茶聖陸羽在所著《茶經》一書中曾形容越窯青瓷“類冰類玉”、邢窯白瓷“類銀類雪”。這兩個瓷窯的產品均造型規整,工藝精湛,頗受世人青睞。

    五代陶瓷更重造型和裝飾技藝,為宋代陶瓷高峰的出現奠定了工藝基礎。

    邢窯在隋代已燒製白瓷,並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這是唐代邢窯白瓷高度發展的重要原因。它與其它白瓷窯不同,如河南的鞏縣窯等,在燒白瓷以前都是燒青瓷的。因此,邢窯是北方最先燒成功白瓷,並把它提高到"白如雪"的發展水平的重要瓷窯。故稱其為北方白瓷的代表。

    越窯青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青北白”南青的代表,越窯青瓷是瓷器始祖,也叫“母親瓷”,品種繁多,胎質細膩,造型優美,釉色晶瑩,紋飾典雅,可謂“類冰似玉”。

    越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名窯之一,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餘姚、慈溪、寧波等地。上虞作為中國青瓷的發源地,構成了完整而龐大的青瓷燒造體系,在當時更是“秘色瓷”的主要生產基地。 越窯青瓷從東漢到北宋末南宋初延續燒製了一千多年,在晚唐五代時被稱為“秘色瓷”。至唐朝達到鼎盛,秘色瓷一度成為皇宮專屬瓷器,它的精美程度更是受到了朝廷內外達官貴人及文人墨客的推崇。據記載,“秘色至明絕”,(也就是說,秘色到明朝就沒有了)也因此,“秘色瓷”成為了陶瓷界中的神秘傳奇,它釉色的精美不為近代人所知,一千多年來更是成為了一個傳說。人們只能憑藉那“巧剜日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的美妙去神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讓一對相互喜歡的人分開又不難受?(家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