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贏博推薦

    問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去看看姚明早年的錄影,實在是太瘦了太瘦了

    看著這瘦弱的身板,空洞的眼神,你怎麼能忍心不給這孩子吃點肉啊!!

    姚明增重是為了保護自己啊!!!

    姚明當年對抗有多差?這還得從02年CBA總決賽第四戰說起。這也是姚明去NBA前,在CBA打的最後一場球。

    彼年的八一隊雖然已經沒了王治郅,但是還有“戰神”劉玉棟,戰到第四場,雙方互相殺的難解難分,戰至最後6秒,劉師長投進最後一個三分球拿到第53分。

    這時比分是122:121,八一領先上海。

    全國都知道上海最後一球肯定姚明來投,師長咬著牙說“我來防姚明,我一定能防住他”。

    開球,姚明接到,師長迎了上去,然後主席就投丟了,要不是上海有個外援搶了前場板主席就註定只能帶著遺憾去大洋彼岸了。

    其實師長防的還挺乾淨的,乾的無非兩件事——上對抗,頂下盤。

    不信你看,最後一球師長連跳都沒跳(當然,也跳不動)全場拿了51分21板的主席就生生沒擱進去。

    劉玉棟雖然很厲害,但當年也被人稱為“內戰內行,外戰外行”,諷刺他國際大賽上遠沒有國內那麼風光,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在身體上師長在國內是獨一檔的存在。

    說回姚明,連面對“外戰外行”的“戰神”都掄不開的主席,當面對NBA的肌肉棒子時,那是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所以,練塊兒是姚明唯一的選擇。

    雖然,通過開天眼,我們知道姚明之後一直被傷病纏身,但之所以如此,真正的問題不是體重大、負擔重,而是在這個體重和負擔下,操太狠,操太久還得不到休息。

    導致姚明“升官”的根本原因是“應力性骨折”

    “應力性骨折是一種過度使用造成的骨骼應力性骨折損傷,當肌肉過度使用疲勞後,不能及時吸收反覆碰撞所產生的震動,將應力傳導至骨骼,可引起小的骨裂或骨折。”

    這是應力性骨折的定義,說人話就是得不到休息,姚明當年真的很疲勞、很疲勞。

    最後總結一下:姚明增重是必要的,縮短職業生涯是因為休息時間不夠和個人選擇。

  • 2 # 小博聊籃球

    體重管理是一門科學,如今職業運動員根據各自需求對體重的管理相當精細。

    經過一個休賽期後,當球員們亮相訓練營,很容易就能發現,其中很多人的體型有了變化。比如,德安吉洛-拉塞爾、喬爾-恩比德、德懷特-霍華德、東契奇等球星瘦了,而波爾津吉斯、“字母哥”阿德託昆博又壯實了。

    增重和減重當然不是盲目無目的的,基本上,增重和減重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潮流的要求,為了更好地融入教練的戰術體系,為了提升對抗能力減少傷病。

    現狀:科學增重、減重成潮流

    早年間,運動科學並不流行,職業運動員對體重也沒那麼上心,老一輩球員中很多人胡吃海喝,吃各種垃圾食品,喝各種高糖飲料,壓根不在乎自己的體重。

    比如,沙奎爾-奧尼爾,大鯊魚入行時官方體重137公斤,那時節奧尼爾身材其實很標準,運動能力驚人,跑跳在內線球員中都屬於頂級。可後來,管不住嘴的奧尼爾體重暴漲20多公斤,只能用體重、噸位肆虐籃下。

    比如他的對手查爾斯-巴克利,當年選秀被選中後,巴克利在去體檢的飛機上還在狂啃披薩。

    比如保羅-皮爾斯,據皮爾斯透露,他年輕時經常大口吃漢堡,大口喝可樂,好不快樂。

    包括皮爾斯當初的死對頭科比-布萊恩特,他以前也熱衷於各種垃圾食品,81分之夜還大快朵頤享用了義大利香腸披薩和葡萄汽水,賽前又吃了漢堡和薯條。

    但現在不同了,近幾年運動科學興起,針對球員的身體報告越來越詳細,球員們對體重愈發在意,吃喝越來越講究,減肥、增重都會在科學指導下進行。這方面,當代球員中最佳的榜樣無疑是勒布朗-詹姆斯,他的體重的管控引來很多球員效仿。

    2003年,詹姆斯剛進NBA時官方體重109公斤,當時的詹姆斯已經是魔鬼筋肉人,進入NBA進行更加科學的訓練後,他的體型更加好看,肌肉線條更加明顯了。前往熱火後,詹姆斯曾進行增重,相較於之前效力於騎士時,詹姆斯增重大約10公斤左右。2014年詹姆斯離開熱火重返騎士,他又選擇了減重,當時詹姆斯降低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比重,減重大約4.5公斤。2017年休賽期,詹姆斯繼續減重,減去了大約6.5公斤。

    上賽季,詹姆斯因為腹股溝拉傷缺席了大量比賽,這也導致他的體重達到了127公斤。復出後,包括今年夏天,詹姆斯一直在努力減重,雖然沒具體數字,但從視覺效果看,詹姆斯減重效果明顯。

    “事實就擺在那,一個球星減重後將自己的訓練成果發到社交媒體上,如果最好的球員都那樣做,那很容易吸引別的球員效仿,”NBA著名訓練師阿邦薩談及詹姆斯時曾說。

    如阿邦薩所言,效仿詹姆斯的球員越來越多。上賽季後半程,德雷蒙德-格林的狀態突然提升,相較前半程,他簡直判若兩人,據格林透露,他狀態提升是因為用了六週時間減重大約10.5公斤。那段時間,格林找了一個營養師指導他規律飲食,他還有專門的廚師負責他的飲食,勇士力量訓練團隊幫他制定了訓練計劃,在保持力量的同時減重。

    大多數球員在賽季中會保持體重的穩定,不會輕易的減重、增重,畢竟這很容易影響投籃手感,他們會將這項任務放到休賽期。今年休賽期,多人重塑了體型,內線球員居多。非保障底薪合同加盟湖人的霍華德減重11公斤,他坦言自己的榜樣就是格林。他在湖人的隊友德馬庫斯-考辛斯也瘦了不少,一夏天時間瘦了9公斤。喬爾-恩比德宣稱自己瘦了11公斤。

    不僅僅是內線球員在減重,湖人後衛艾弗裡-布拉德利透露自己減重18公斤之多,獨行俠新核東契奇經過一夏天努力也減重9公斤,肌肉線條更加明顯了。

    大量球員減重的同時,也有不少球員在增重,今夏跟獨行俠簽下5年1.58億美元肥約的波爾津吉斯增重7.5公斤,原來的瘦竹竿愈發壯實。像布蘭登-英格拉姆、安東尼-戴維斯,雖然沒有具體數字,但他們的體型相較前一個賽季明顯粗壯了不少。

    緣由:球員重視體重管理為哪般?

    球員愈發重視體重管理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尤其是減重,這跟時代潮流、球隊要求、個人目標等都有關係。

    增重的目的相對簡單明瞭:提升對抗能力,波爾津吉斯、阿德託昆博都是如此,他們的內線終結效率需要強大的對抗支撐。

    減重比較複雜一些。過去,NBA崇尚肌肉對抗、低位背打,超級中鋒引領過一個時代。可現在,NBA已經進入到講究速度、空間的小球時代,攻防兩端對球員的移動速度要求越來越高,哪怕是中鋒也得跑起來攻,防守還得無限換防去防守對方小個。

    幾年下來,希伯特這種傳統中鋒被淘汰,剩下的傳統中鋒都在積極轉型,要麼開發射程,要麼減重提升移動能力,比如努爾基奇、坎特、賈希爾-奧卡福等都瘦了許多,為的就是儘可能跟上比賽的節奏。今夏減重的布拉德利以及馬庫斯-斯馬特等後衛減重也是為了提升腳步速度,打出更好的防守。

    “籃球比賽已經進入到另外一種節奏,現在NBA的主題就是快節奏,”曾在魔術等隊任職的羅格沃斯基就說,他是NBA球員工會的運動醫藥研究總監。

    著名的IMG訓練營總監巴託也表示:“現在各支球隊的陣容個頭越來越小,場上空間越來越大,不管你是得分手還是組織者,你在場上可以更快速移動。如果你的輕9-10公斤左右,你的移動速度無疑更快。”

    有些球員減重則是為了球隊,滿足球隊戰術需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詹姆斯。詹姆斯第一段騎士生涯一直在穩定增重,提升突破的殺傷力。2010年夏天轉投熱火後,詹姆斯大幅增重,這是因為熱火當時內線孱弱,斯波爾斯特拉又喜歡打小球,詹姆斯需要頂到四號位,跟比他更高、更壯的球員肉搏。而且經歷2011年總決賽的失利後,詹姆斯決定開發背打,高效的背打需要更強壯的身板作為支撐。

    2014年詹姆斯迴歸騎士後,當時聯盟已經進入小球時代,詹姆斯不需要再像過去那樣去內線肉搏,低位單打也已經不吃香,詹姆斯選擇減重。

    減重最大的好處在於減輕球員的身體負擔,降低傷病出現的概率,延長球員運動壽命。體重比較大的球員膝蓋、腳踝承受的壓力就更大,減重能減輕這些部位的壓力。巴託就拿努爾基奇舉過例子:“如果努爾基奇保持一個合適的體重,若無意外他能延長4-5年執業生涯。體重越大,你的關節承受的壓力就越大,受傷的風險就越高。”

    著名訓練師特拉維斯-瑞斯特也說過:“當你在場上跑、跳,你的體重會給關節造成巨大壓力,你每減重1斤,你的關節承受的壓力也就降低一些。”

    影響:姚明與鄧肯的不同命運

    從諸多案例看,增重的球員大多數結局並不太好,而減重的球員大多數效果明顯。蒂姆-鄧肯與姚明的不同命運,就跟他們對體重的管控有很大關係。

    球員時代的姚明身材高大但體型偏瘦,他有豐富而精湛的技術、精準的中投,但在那個年代的NBA,中鋒、大前鋒離開籃下飄在外線打球會被視作離經叛道,會被詬病“軟蛋”。為了適應時代、球隊的要求,姚明在小范甘迪要求下瘋狂增重。

    增重成功練出一身肌肉後,姚明的確在NBA賽場上打出了統治力,可增重也帶給了姚明毀滅性的打擊,龐大的體型、過重的體重令他的雙腳不堪重負,健康打完前三個賽季後,姚明開始飽受傷病困擾,2009-10賽季甚至全部報銷,2010-11賽季也只打了5場,之後便早早退役。

    重蹈姚明覆轍的球星還有不少,阿里納斯23歲場均便能轟下25.5分、5.1個助攻,入選全明星,當時的他是聯盟頂級得分手,但阿里納斯走錯了一步,他在巔峰時期瘋狂增肌,1米91的身高體重最高卻達到過接近100公斤,一身橫練肌肉令阿里納斯在進攻端無往不利,可與此同時,過重的體重令阿里納斯在25歲便被膝傷擊倒,從此再也沒有回到巔峰,30歲便淡出了NBA。

    還有昔日的最年輕MVP德里克-羅斯,在第一次經歷膝蓋重傷後,2013年休賽期,對體重管理了解不夠的羅斯瘋狂舉重,下肢練不了那就練上肢,膝蓋恢復差不多了就練下肢。羅斯在最新的自傳中透露,當時他的體重一度達到了97公斤。羅斯以為自己更強壯了,可過重的體重也令他的身體更脆了。

    “體重對我的膝蓋施加了太大壓力,我的體重超標了,”羅斯在自傳中表示,他的膝蓋總是毫無緣由的出現疼痛,他的後背、腳踝都出現了問題,各種傷病令羅斯苦不堪言。

    與姚明、阿里納斯、羅斯命運相反的是鄧肯,巔峰時期鄧肯也是籃下霸主,但隨著年齡增大、傷病增多,尤其是足底筋膜炎出現後,鄧肯開始減重,減重後結果鄧肯又健康打了五六年,直到40歲才退役。

    生涯暮年的鄧肯減重後伴隨而來的是進攻方式和區域的變化,進攻端他基本只是扮演中距離炮臺,他從低位大殺器變成了中距離投手。後來的克里斯-波什、凱文-樂福走的也是鄧肯的路子,波什在猛龍的最後一季以及樂福在森林狼的最後一季,他們都是低位大殺器,但改換門庭後,他們減輕體重減少了低位單打,更多擔當外線炮臺負責拉開空間,轉型後都拿到了冠軍,圓了冠軍夢。

    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增重並不代表一定會被傷病擊倒,比如阿德託昆博。減重也不等於一定能讓球員攀上巔峰,比如卡梅隆-安東尼。增重和減重,關鍵在於科學與否。

  • 3 # 痴迷體育的團爸

    個人認為不是。

    姚明的打法決定了他必須增重。看過姚明早期比賽的球迷都應該知道,在他瘦似竹竿的時期,他的打法就是標準的中鋒打法,而這樣的打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體重和力量了,更何況姚明要面對的各種身體素質爆表的肌肉猛男。一個黃種人,在先天身體素質上就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想要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並取得成就,僅僅依靠身高是完全不夠的。相對於讓姚明改變打法而言,增重顯然是讓他走向成功更正確的一步。

    不可否認的是體重越大身體的負荷就越大,隨之而來的傷病隱患也會增加,這確實對姚明的生涯長度產生了影響,但我認為更應該關注的是對球員身體的保護,畢竟對運動員來說身體更加是革命的本錢了。眾所周知,除了有傷病外,姚明職業生涯中的每個休賽期基本都是在代表中國男籃參加各種比賽,這樣的強度換成誰又能做的比姚明好呢。不過轉頭一想,像姚明這樣可能幾十年出一個的人才,誰會不想紮紮實實的利用他取得成績呢?

    我認為,姚明生涯中的每一步都是他成為傳奇的關鍵部分,在他看似不那麼長的職業生涯中他已經做到了極致,所以我敬佩他!而對於希望他生涯更長久的遺憾,只能寄希望於我們中國男籃湧現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只有人才多了,每個人才身上的擔子才能真正的輕些。

  • 4 # ChrisPaul馬

    我覺得不是!

    首先,姚明的優勢是身高和柔和的手感,但最大的短板就是身體瘦弱,在NBA的肌肉叢林裡,又是崇尚身體對抗的風格,姚明的身板是很吃虧的。所以姚明增重並不是針對奧尼爾,而是為了能跟NBA級別的球員對抗,能夠在最高級別的籃球聯賽裡生存下去!

    其次,姚明短暫的NBA生涯,並不是毀於他的增重,而是毀在了參賽場次太多和時長過長,體力過度透支導致!試想這麼龐大身軀的運動員,在范甘迪手下場均出場時間趕得上後衛球員了,他的體力消耗得多大?另外,休賽期本來是保養身體和恢復體力的假期,結果年年休賽期都被lan協安排參加各種比賽,體力和身體非但沒得到恢復,反而被更加的消耗,長此以往就被榨乾掏空了!

    如果,姚明能夠跟鄧肯一樣,碰上波波維奇這樣愛惜弟子身體的教練,我想姚明的職業生涯會更長,取得的成就也會更大!

    最後,姚明仍是中國籃球界的第一人!

    致敬!

  • 5 # 控球之王

    姚明增重是必然的,他想成為超級巨星必須去適應當時的環境。

    有的球迷說姚明是為了增重對抗奧尼爾才導致自己的職業生涯大大縮短,是這麼回事麼?

    我們知道奧尼爾身高2米16,體重147公斤,是聯盟著名的巨無霸球員。而姚明身高2米29,體重141公斤,在奧尼爾面前,姚明的力量是吃虧的?

    姚明增重也是為了適應那個時代,增重後的姚明才是明星球員,如果他一直瘦竹竿一樣,恐怕難以有現在的成績。

    不過個人感覺,姚明的一切都值得,他用自己的拼搏換來了自己無限的榮光,他成了中國男籃最優秀的球員,成了一個標杆,現在又帶領中國男籃事業繼續前進,這樣還不可以麼?

  • 6 # 家鄉體育

    姚明是中國男籃歷史最偉大的球員,沒有之一,在02年以狀元秀身份被選中之後,便開啟了屬於自己的NBA職業生涯。姚明剛進聯盟的時候,體重很輕而且身材瘦弱,在CBA可能是無敵的存在,然而想要在NBA中立足。姚明必須選擇增重,讓自己在內線對抗與護框時更具有優勢。很快姚明的增重取得了不錯的進展,而比賽上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 7 # jangel

    姚明增重根本不是為了對抗奧尼爾。你看看湯姆賈諾維奇執教的時候姚明的打法就知道了。那完全是大范甘迪為了讓姚明適應他那所謂的戰術體系而必須做的事。大範根本就不是個合格的教練。沒有任何進攻戰術,就是姚明低位要球或者麥迪單打。如果老湯沒得病姚明壓根就不會增重增出水桶腿,職業生涯也會更長更健康。大範害了姚明一輩子。

  • 8 # 專注NBA賽事

    那個年代nba跟現在大大不同,陣地戰是比賽的立足點,除了太陽這樣超越時代的先行者之外,整個聯盟的風氣都是血磨陣地戰。一場比賽雙方八十幾分對八十幾分非常常見,那個年代每個隊都有自己的重型內線,猶記得小牛老闆庫班對這類球員偏愛異常,什麼海伍德,丹皮爾都能在他那裡撈到大合同。

    姚主席剛進聯盟那時就是因為對抗不足在賽場上屢屢吃癟。新秀賽季才是13+7的水平。他要是不增重,就沒法成為那個時代的內線大殺器,也沒法打出後來那麼高的表現,更有可能因為身板太弱受傷更多。

    他增重是順應那個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增重不是為了對抗奧尼爾,而且為了對抗全聯盟所有的重型內線。當然增重對他來說是雙刃劍,既讓他成了那個年代的超強殺器,也為他後來腿腳頻繁埋下了隱患。但換言之,如果不增重,在那個年代,只怕會隕落的更快更早。

  • 9 # Donne526

    並不是,剛進NBA的姚明確實偏瘦弱,如果沒有增重,就不會有中國那幾年的稱霸亞洲,亞洲第一人姚明,姚明最大的問題是在球鞋上,沒有很好的保護他的腳,讓受力正常,優秀的運動員往往都是柔韌性很強的人,像吉格斯41歲還在曼聯踢球,還很勁爆!

  • 10 # 風雨無阻wind

    當年訓練師給了兩個選項,1是十分5板的竹竿型,生涯持久;2是20加10的超級內線,但生涯必然不長。姚明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

    而姚明也憑藉一己之力把男籃帶進了八強,即使是小比賽,也傾盡全力。

    作為球員和中中國人,姚明都是偉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濫竽充數導演拍的電影(爛片)電視劇(神劇),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