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沙學大教育
-
2 # 付小平
為了讓孩子瞭解和熟悉日常生活中的規則,增強孩子的自主性和規則意識,父母可以要求孩子簽字承諾,讓規則得到嚴格執行。
父母選擇一個日常生活中比較重要的問題,比如吃飯、收拾玩具、玩電子遊戲、看電視等,跟孩子一起商定有關這個方面的具體規則。下面就以看電視為例,展開具體制定規則的過程:
首先,父母跟孩子一起口頭商量幾條關於看電視的規則,比如: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每次最多看半小時、不看比較暴力的動畫片、如有犯錯或其他不好的行為將取消當天看電視的資格等;
父母根據上述商定的原則,逐一整理為書面的條款,透過電腦、手寫等方式列印或書寫,並逐字逐句念給孩子聽;
當父母和孩子確認這些書面內容後,首先讓孩子簽上自己的名字(可以用拼音)。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不會拼音或寫字),可以讓孩子跟父母拉鉤,並把這個拉鉤的過程進行錄影儲存;
簽完字後,父母把簽好的內容張貼在家裡比較醒目的位置,如客廳的牆上、空調上或電視機旁邊;
對於事先約定好的規則,需要嚴格執行,一旦孩子有違反,可以再把這份規則大聲讀給孩子聽,並強調他曾經簽過字、做出過承諾;
所有家庭成員(包括老人)都需要嚴格遵守或執行已經跟孩子達成的這些規則,不要隨意破壞。
(圖片選自網路)
-
3 # 蜜桃姐姐
其實有些時候,只要家長再嚴格一點,孩子就會遵守規則了。
早晨對朋友家來說是一場災難。讓她6歲的女兒準時出門是不可能的——在一次又一次錯過了學校校車之後,她下定了決心:時鐘一敲8點,她女兒就得穿好衣服,把揹包拉上拉鍊,直奔車站。令人驚訝的是,女兒對新規定很感興趣,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誤過車。這個年齡的孩子喜歡規則,因為他們渴望知道大人對他們的期望是什麼。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學習如何充分利用孩子這個按規則行事的階段。
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當然,有些規則——比如涉及安全的規則——是不容商榷的。但可以讓孩子在不那麼緊迫的事情上有發言權,比如他將負責哪些家務,甚至他的就寢時間安排。讓孩子參與進來,給了他一種控制感,這意味著他更有可能遵守雙方商定的規則。
讓孩子明白場景不同對於孩子來說,看到一切都是白紙黑字,很難理解為什麼朋友能做自己爸爸媽媽不允許做的事情。解釋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規則,就像朋友的父母為朋友制定規則一樣,孩子也有需要遵守的特定規則。如果可能的話,給孩子一個簡單的解釋,解釋為什麼有特定的規則。例如,如果你不讓孩子看朋友看過的電影,你可以說:“我不喜歡電影裡的人說話的方式。在我們家,看電影,電影裡的人們都要友好地互相交談。”也別說什麼大道理,孩子聽不懂。
設定後果當孩子違反規定時,給他一個警告。但如果他再重複同樣的行為,家長就得采取行動。如果孩子意識到家長不會讓他打破常規,他就不太可能再這樣做了。讓孩子在一個沒有玩具的房間裡,比如一間空閒的臥室或儲藏室裡休息一分鐘。然而,如果孩子似乎一直在與規矩做鬥爭——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其他地方——仔細觀察一下。大多數時候,這個年齡的孩子會違反規則,因為他做對的事情沒有得到足夠的認可,所以他會尋求錯誤的關注。為了扭轉局面,給孩子一些家長知道他能遵守的簡單規則,然後,當他這麼做的時候讚美他。
獎勵好的行為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得到他們生活中重要的成年人的認可。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正在經歷一個認知發展的階段,他們開始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會影響他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簡單地告訴孩子他做得很好,或者給他一個擊掌就足夠了。但對於一些很難改變的行為,最好使用記錄行為圖表或其他方式來跟蹤孩子的進步。只是不要讓最終的獎勵太昂貴或太複雜而無法實現。考慮一下在家看電影,一次特殊的公園之旅,甚至在晚餐前吃甜點。
明明和孩子一起制定的規則,孩子為什麼不遵守?明明和孩子一起制定的目標,孩子為什麼不能堅持?明明答應好看會電視寫作業,可時間到了,還是繼續看電視……孩子不遵守規則,該怎麼辦?
回覆列表
1、關於規則的制定。
a、孩子在制定規則的過程中一定要主動參與。
b、孩子對於規則需要足夠的明白。
2、關於規則的內容。
a、指令需要清晰明瞭。
b、規則的獎勵要明確。
3、關於規則的遵守。
a、家長態度需要堅決。
b、立下的規矩。無論什麼時間、地點、場合,都要遵守。
c、要就是論事,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d、獎懲一定要及時。
e、列個任務清單,做積分獎勵,培養孩子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