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3845100609
-
2 # 櫻桃莊園
胡適先生曾說:“人與人的區別在於八小時之外如何運用。”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何況網路時代,世界急劇變化,拼命學習都怕跟不上趟,職場人要想充實提高自己,更要學習。一旦停止學習,就意味著隨時有被別人超越的危險。
白天忙忙碌碌,到了晚上,應當拿出兩三個小時來進行自我投資,自我提升。如果你這樣做了,幾年後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放棄娛樂、咬牙奮鬥的你。八小時之內決定現在,八小時之外決定未來。
一、有時間的人不一定能成功,擠時間的人才能成功要想在業餘時間精進提高自己,那麼必須從娛樂、休息、社交中擠出時間學習,先舍才能得。
1.擠時間看書
出了校門,投身職場,我們仍要有系統地看書,針對自己的人生規劃與職場生涯,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首先是看書。通讀領域內經典的公認的好書,是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
在終身學習,並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中,李嘉誠是典型的一個。少年時,他因戰亂沒能完成學業,這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他決定等做生意賺夠一百萬之後,就重新回學校讀書。
可是當他賺到一百萬後,他已經擁有了一家企業,他要對員工負責,沒有辦法拋下而回校讀書了。他只好利用業餘時間自修,因此形成了每天晚上看書的習慣。他後來回憶說,為了避免晚上看書入迷忘了時間而影響第二天的工作,他每次看書都要設定鬧鐘。
此後,幾十年來,即使再忙,他晚上睡覺前也一定要看半小時的新書,瞭解前沿思想理論和科學技術,除了小說,其他文、史、哲學、科技、經濟方面的書他都讀,堅持每天攝入一點新東西。
正是這種熱愛學習,犧牲業餘時間學習的精神,使李嘉誠成為別人眼中的“超人”,縱橫馳騁商海,成就一代霸業。
2.擠時間培訓
知識付費興起以來參加線上或線下培訓,已經是職場人,尤其是年青職場人的標配。從學寫作、學演講、學做PPT到學理論、思維、邏輯,無數人捨得花金錢花時間報班學習,他們中湧現出了許多大咖。
很多人在培訓中,拜能人為師,結交良朋益友,形成有價值的人脈資源,使自己的能量大大提升。
3.擠時間磨練技能
做個有心人,平時用點心,對自己不懂的,或者覺得別人做得好的技能、技巧,多請教、多思考、多學習。隨手記錄自己的“不知道”,找時間將它變成“知道”。
想學電子表格,想學PPT,就認真的練習。凡是正常智商的人,只要用心學起來都不會太難。
呵呵,你缺的從來都不是改變的決心,而是行動力。只要開始行動,你就勝過了大多數人。
有人曾做過統計,看看有哪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堅持了三年以上,能夠帶來巨大改變:
1.聽CNN和BBC,堅持6年以上從四級需要考兩次到現在跟老外交流毫無壓力
2.輪滑和手繪,從高中到大學畢業人生變得無比有意義,還能在工作之餘養活自己
3.練字4年,從一開始因為字醜到後來因為心浮氣躁越來越理解字如其人的含義
4.跑步7年,身體由內而外輕盈面板狀態很佳整個人精神狀態很好每天還比別人多出來一段時間思考人生
5.入職四年,堅持每天下班前寫工作日記,做工作反思從月薪4000已經漲到年薪20萬
6.初中開始睡前必讀書現在無論跟誰聊天都能引經據典,侃侃而談。
回覆列表
1、學會合理的管理時間
何一點碎片化時間都可以用來開啟app記憶單詞、練習口語。早上起床後、中午午飯後:利用這段時間聽書、看書都可以,午休也是必要的,這樣效率更高。另外,晚上的大段時間要用來學習自己最需要學習的內容,也就是目前自己所處的崗位最需要掌握的知識。
2、培養興趣愛好
利用閒暇,培養一門特長。可以自己學習一種樂器,比如尤克里裡,簡單容易入手,學會幾首曲子,沒事彈一彈,陶冶情操,放鬆情緒;甚至可以去參見一些社團、興趣小組什麼的,不經意就會結識很多志同道合的人,這樣在無形之中就擴大了自己的社交圈了。
3、要學習領導崗位用得上的知識
如果你不想未來5年都是在基礎崗位的話,就多觀察領導在平時的工作中每天都在做些什麼,每一次的工作怎組織安排的。晚上抽個10分鐘時間寫下工作日誌和反思,可以改進的地方,從別人和領導身上學到的經驗等等。
4、學會適當的理財
我們一般瞭解到的理財有參加基金,股票,外匯等理財產品的買賣,這類風險比較大;風險比較小的可以把錢存在銀行或者餘額寶等收益較低理財產品,這類風險小。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選擇一個適合的產品,錢不需投太多,重要的是瞭解理財知識,提升理財理念。
最後,為了給做了幾十年的單身狗一個交代,把自己積攢來的經驗傳給你,快點改變和突破,力求不讓自己的青春留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