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弟子箴言
-
2 # 適有半溪雲
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因為這天是織女和牛郎鵲橋相會的日子,所以又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在閩南地區,七夕的主角是董永和七仙女(天帝的第七個女兒),因七仙女下凡私定終身的行為違反天規召回天庭,但是天帝被他們的愛情所打動,允許每隔七天見一面,因喜鵲誤傳,所以就變成了“七夕相會”。
到後來,“七仙女”又演變為不單指一位仙女,包括七仙女和她的六位姐姐稱作七個師孃,又稱“七孃媽”,這七位娘媽分別掌管著送子、催生、養生、乳母、痘診、眼光、引業等事項。
每年的七夕就是“七孃媽”的生日,孩子在出生後第一年的頭一個“七夕”要做“新契”意為新拜“七孃媽”為義母,並於當天解去新生兒於端午節系手腕上的續命縷,到十六歲那年,當年的“七夕”要“洗契”這代表孩子長大成人,要與“七孃媽”脫離關係進行洗禮。
泉州地區敬奉“七孃媽”的習俗都與“七”有關,主要有七娘轎、七娘亭、果蔬、酒樽,筷子等,一般都以7為數,還有女性專用的生花、熟花 、花粉、胭脂、紅髻繩、剪刀等。
到了夜晚,泉州女子還會比賽月下穿針,在天井上搭一個彩蘿,準備瓜果7盤,點7支香,用七根銀針和七根銀線在月光下比賽穿著引線,誰穿的越多越快,誰的手就越巧。
-
3 # 葉子月色
七夕最開始不是情人節,我自己理解的是七夕是中國女人對於天然的渴望,對人性滿足的渴望。因為記載七夕是婦女對自身需要對於社會的一個表示。
七夕,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
女人在那天向上天許願,後來發展為賣東西,換東西,後來成大家的節日不僅是女人的。就像剛開始說的,是女人對天性滿足的渴望後來形成的節日。
後來因為織女牛郎的故事慢慢變成情人節。
回覆列表
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七橋節”、“女兒節”或“七夕情人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七夕的傳說: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