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李滔滔
-
2 # 廣土湘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參加過優質課課、錄影課、公開課、觀摩課的老師都深有體會,一堂課的精彩與否與教師課堂設定密不可分,但學生的素養也至關重要。親身參加市裡的學科優質課大賽觀摩,同一個課題下,兩名教師展示:A老師配備實驗2班,B老師配備平行6班。從教師個人魅力上不相上下,但是從課程內容設定及課堂活動開展設定上B老師明顯高於A老師,然而在課堂生成上B老師明顯弱於A老師。
對於觀摩老師而言,從教師的職業技能、素養上很快就能定義到老師的實力,但是專家評委們不僅需要專業素養同時要注重課堂生成,也就是學生的配合度、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遷移能力的體現。教師在進行賽課或者公開課時,常常會考慮“天時地利學生和”,對於賽課或者公開課學生班級配備多數時候是隨機抽籤的,其實並不是遮蔽後進生,後進生在每個班都有,但是不同層次班級的後進生的水平也是不盡相同的,而且賽課或者公開課基本會按45人/班或者6個小組配備,那麼通常也就下意識的將前面學號的學生安排上了(通常學生的學號與成績相關聯,而大眾通常以成績單一定義學生的優劣)。對於教師而言,誰都希望精心的設計能夠得到完美實現,素質水平高的學生會讓有內涵的課堂更為精彩,課業能力弱的學生甚至會讓精心準備的一節課難以達到知識傳導目的,那又何來震驚呢?學生是一個單純的群體,成人們不要用如此的名利牽連讓學生內心受創,畢竟後進不會一直後進,後進也只是代表一時間的課業成績。
-
3 # 敏家的小淘氣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公開課跟平常上課不同的是,老師們拿到講題費盡心思準備,一遍遍地演練。然後在課堂上盡情的發揮,力求最完美的表現。
為什麼呢?因為這堂課有很多領導和老師來聽,因為這堂課要給大家展示自己最好水平。
這就會涉及到一個問題,班裡的學生是不是很配合老師,成績好的學生沒問題,那基礎弱的呢?他們可能在課堂上會交頭接耳,或者沉默寡言。
所以會出現如題主所述,公開課不讓後進生參加的事情。
從老師追求卓越的角度而言,這些老師們上進心非常強,有思想,有覺悟,其實也是做了眾多老師想做的事情。因為這節課太重要,好不容易可以展現自我的時候,必須要高標準嚴要求對待。
從後進生的心理而言,此舉並不受推崇。因為:
它可能會挫傷後進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感到自卑。它會對這些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成為他們今後記憶中印象深刻的往事。它會讓兩極分化更加嚴重,好學生更好,基礎弱的更差。雖然簡短的一節課,但對後進生會影響很大。所以我認為老師們講公開課不需要全部是優秀的學生,因為不可能。一個班級裡,總有那麼幾個不聽話,學習成績又不好的學生,不管哪個老師聽課,都應該充分認識到。
只要自己環節設計的合理,緊緊相扣,語言優美而幹練,駕馭課堂能力極高,又能調動少數學生的學習熱情,那就是一堂生動的課。
回覆列表
教育是我的主業,我來聊聊公開課。
有的老師上公開課,不讓後進生參加,原因很簡單:怕後進生影響教學效果。
現在的公開課,幾乎變成了表演課。
很多的公開課,過分追求表面的熱熱鬧鬧,追求無瑕疵的一氣呵成。
公開課的評比標準有一項,是師生互動是否良好,課堂氣氛是否活躍。
很明顯,如果所教學生是後進生,那麼老師的提問,學生回答不出來,課堂會有點尷尬。
有時候,後進生不按老師的教學設計回答,容易打亂教學的節奏。
即使班上有幾個優秀學生可以回答問題,答來答去都是那麼幾個人,也顯得教學效果不好。
於是,課堂教學出現了極端怪現象:賽課,示範課,公開課成了秀場,和平時上課完全不是一回事。
為了追求所謂的高效課堂效果,老師精心備課,反覆磨課。老師精挑細選學生,不讓後進生參加公開課。
本來公開課是為了教學的交流,反映真實的課堂狀況,但是某些老師虛榮心作怪,而弄虛作假。
這種不良的教學風氣,不能單單責備老師,這和教育大環境有關,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
多年來,教育界經常舉辦各級“優質課比賽”,“教師基本功比賽”,並且把當堂的教學效果當成評比的重要標準。
有的上課老師也很無奈,為了迎合上級檢查或評比,只能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有意無意把真實的教學隱藏起來。
為了學校和個人榮譽,一些老師甚至不惜作假,來贏得所謂的優質課。
其實,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與名利掛鉤,就會變質變味。
教學不應該是功利性的比賽,為了老師的面子,而犧牲後進生上課的權利。
當公開課變成表演課,就再也看不到真實的課堂教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