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腦中風
中風學名叫腦卒中(Stroke),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迴圈障礙性疾病。臨床表現以猝然昏撲、不省人事或突然發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強言蹇、智力障礙為主要特徵。腦中風包括缺血性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腦栓塞)、出血性中風(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高血壓腦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類。
“中”為打擊之意,又為矢石之中;“風”善行而數變,又如暴風疾至,古人將此類疾病症狀與所觀察的自然現象聯絡起來,用比喻的方法為疾病命名,中風就此得名。
腦中風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見的難治性疾病,祖國醫學將其列為“風、癆、臌、膈”四大疑難病之首,存在著明顯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現象。
根據統計中國每年發生腦中風病人達200萬。發病率高達120/10萬。現倖存中風病人700萬,其中450萬病人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殘率高達75%。中國每年中風病人死亡120萬。已得過腦中風的患者,還易再復發,每復發一次,加重一次。
所以,更需要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復發。
腦中風給人類健康和生命造成極大威脅,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家庭及社會負擔沉重。因此,充分認識腦中風的嚴重性,提高腦中風的治療與預防水平、降低腦中風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是當務之急。
預防腦中風、控制腦中風發病因素、中風是可以預防的。
知道中風的嚴重性,早期預防和治療中風就顯得特別重要,瞭解中風的危險因素,並給予一定的干預和治療,可以預防和減少中風的發生,減少致殘率和死亡率。
中風的危險因素有:
1、 高血壓病,無論是出血性中風還是缺血性中風,高血壓是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透過降壓藥、低鹽飲食等將血壓逐漸降至140/90mmHg以下。
2、 糖尿病,透過控制飲食、降糖藥,將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範圍。
3、 心臟疾病,如風溼性心臟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顫動引起栓子脫落造成腦栓塞。
4、 血脂代謝紊亂,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動脈硬化脂蛋白。
5、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風分類的一個型別,也可以是腦梗塞的先兆或前區症狀,應及時治療。
6、吸菸與酗酒;
7、血液流變學紊亂,特別是全血黏度增加時腦血流量下降,其中紅細胞比積增高和纖維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
8、肥胖,肥胖與超重均為缺血性中風的危險因素,與出血性中風無關。
9、 年齡和性別,年齡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粥樣硬化程度隨年齡增高而增加。5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加中風發病率亦有增加,但筆者發現青中年中風發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視。一般來說女性中風發病率低於男性。
認識腦中風
中風學名叫腦卒中(Stroke),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迴圈障礙性疾病。臨床表現以猝然昏撲、不省人事或突然發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強言蹇、智力障礙為主要特徵。腦中風包括缺血性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腦栓塞)、出血性中風(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高血壓腦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類。
“中”為打擊之意,又為矢石之中;“風”善行而數變,又如暴風疾至,古人將此類疾病症狀與所觀察的自然現象聯絡起來,用比喻的方法為疾病命名,中風就此得名。
腦中風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見的難治性疾病,祖國醫學將其列為“風、癆、臌、膈”四大疑難病之首,存在著明顯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現象。
根據統計中國每年發生腦中風病人達200萬。發病率高達120/10萬。現倖存中風病人700萬,其中450萬病人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殘率高達75%。中國每年中風病人死亡120萬。已得過腦中風的患者,還易再復發,每復發一次,加重一次。
所以,更需要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復發。
腦中風給人類健康和生命造成極大威脅,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家庭及社會負擔沉重。因此,充分認識腦中風的嚴重性,提高腦中風的治療與預防水平、降低腦中風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是當務之急。
預防腦中風、控制腦中風發病因素、中風是可以預防的。
知道中風的嚴重性,早期預防和治療中風就顯得特別重要,瞭解中風的危險因素,並給予一定的干預和治療,可以預防和減少中風的發生,減少致殘率和死亡率。
中風的危險因素有:
1、 高血壓病,無論是出血性中風還是缺血性中風,高血壓是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透過降壓藥、低鹽飲食等將血壓逐漸降至140/90mmHg以下。
2、 糖尿病,透過控制飲食、降糖藥,將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範圍。
3、 心臟疾病,如風溼性心臟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顫動引起栓子脫落造成腦栓塞。
4、 血脂代謝紊亂,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動脈硬化脂蛋白。
5、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風分類的一個型別,也可以是腦梗塞的先兆或前區症狀,應及時治療。
6、吸菸與酗酒;
7、血液流變學紊亂,特別是全血黏度增加時腦血流量下降,其中紅細胞比積增高和纖維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
8、肥胖,肥胖與超重均為缺血性中風的危險因素,與出血性中風無關。
9、 年齡和性別,年齡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粥樣硬化程度隨年齡增高而增加。5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加中風發病率亦有增加,但筆者發現青中年中風發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視。一般來說女性中風發病率低於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