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小布呀

    一、定下養寵規則和界限,讓它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二、對於輕微啃咬物品和佔有行為,可以按照下面教的方法來糾正,但是對於嚴重佔有並有攻擊行為,就必須交給專業人士糾正和訓練。

    訓練狗狗不亂咬東西步驟:

    第一步:能量的消耗是首要的,平時可帶狗狗外出活動運動,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對物品的啃咬欲。

    第二步:定下規則和限制。要咬東西可以,只能咬主人準備的東西,讓狗狗明白這就是規則和限制。

    第三步:宣稱對物品的所有權。拿出不能被啃咬的物品,放在地上,面對狗的試圖接近,立刻用糾正的口令和行為阻止狗靠近,傳達給狗狗一個概念:這個物品是主人的,不允許它碰。我們拿走物品,再用替換的物品獎勵給狗。

    溫馨提示

    狗狗3-8月齡處於換牙期,牙齒可能會有瘙癢有撕咬欲,主人可以提供磨牙棒磨牙。

  • 2 # 豆蒸魚titan

    狗狗破壞性咀嚼,是因為精力無處安放和好奇,還有的人說是牙癢。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

    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帶狗子出去跑,盡情撒歡,釋放他們過剩的精力。

    另外,玩具慾望。提高狗子的玩具慾望,多陪他玩玩具,有了玩具,他也不願意去咬其他東西啦。

    另外,透過正向訓練,讓狗子知道不亂咬東西是有獎勵的。

    最後,如果實在不行建議送到專業訓犬師那裡去上課吧。

    要不就狠心點,人不在家的時候關籠子吧

  • 3 # DUDU犬語

    之前發過一篇相關的文,摘錄過來看看對你有沒有幫助

    昨天,就狗狗“撕家”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今天將分享我們該怎麼做。

    一、明確錯誤本質

    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撕家”這一概念。狗狗撕咬所屬領地中的一切物品,在自然界中是合乎情理的,然而在我們生活的家庭中,各種物品的存在,不論從顏色、形狀、材質、氣味對於它們來說都是新鮮而陌生的,在它們眼中這一切物品無異於其領地中的石頭或者樹木。但是在我們的社會中,這些物品有著特定的經濟價值,不能隨意破壞,所以,在我們的概念中,“撕家”是不被允許的。所以需要思考這些我們眼中的錯誤,在它們眼中是合情合理的。在它們的世界中錯誤的行為,我們阻止和懲罰,狗狗會立刻理解,但是在我們眼中認為的錯誤,它們的世界裡面並沒有對錯之分,所以當我們粗暴的禁止之後,它只會理解為撕毀地上的雜物會引起主人的打罵。

    二、不經意的行為固化

    當發現被它們弄得一片狼藉後,我們會大發雷霆,將狗狗海揍一頓,事後又表現出後悔和愧疚,對狗狗加倍疼愛;還有就是會情緒激動的打掃殘局,並和狗狗絮絮叨叨。對於渴求主人關注和互動的狗發現,地上的殘局能讓主人和其互動,引起主人的關注,它會把這件事情聯絡起來,狼藉=互動的邏輯,於是就會形成撕家來換取互動,更強化了狗狗的這一行為。很多時候,狗狗在不犯錯的時候,不管不問,只有在狗狗犯錯才表現出關注,雖然有懲罰,但是為了引起主人的關注,也會強化狗狗的犯錯意識。

    三、隨時收拾

    狗狗是機會主義者,它們的學習方式很簡單,就是“行為—結果—獎勵—強化”所以我們需要隨時收拾好物品,並透過圍欄、籠子在保證狗狗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之餘,也可以保障其它財產的安全。比如我們的襪子、鞋子、包含著主人的汗液,獨自在家的狗狗因思念主人而焦慮不安,這些物品會成為它們的目標,還有,食物殘渣,茶几上未收拾的瓜果殘渣都會刺激狗狗去搜尋,一旦找到吃掉,就會因此而投機,這個行為就會固化。

    四、豐富其生活,達到身心平衡

    除了以上客觀的方式,我們還需要從狗狗本身入手,平衡其身心,滿足其物種訴求:

    1、適量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能消耗大量的體能,讓其多餘的精力發洩出來,在家自然沒有足夠的能量去進行探索,去“撕家”了。

    2、訓練遊戲:訓練可以讓狗狗從腦力上進行消耗。現在有很多搜尋玩具,漏食球等,讓其在成長或者獨處過程中,滿足狗狗對於物品探索、搜尋的天性,給與適度的獎勵,並且在遊戲過程中,培養狗狗察言觀色的能力,一舉多得。在遊戲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固定地點,作為遊戲的場所;固定時間,由主人發起互動;給與不同材質的玩具(可以拿廢棄的快遞箱、不穿的舊衣服塞入食物給狗狗探索、破壞),隨著狗狗長大,逐漸降低此類遊戲的頻次。

    3、家庭成員對狗狗態度保持一致:給狗狗建立規則,樹立界限。獎勵對的,強化正確的行為;劃出禁區,例如狗狗聞到茶几上的食物會湊過來,我們應該及時阻止,拿著食物到指定的地點(不能給狗狗吃的,給它聞聞後,給與零食或者狗糧,可以吃的食物在指定的地點餵食)這樣可以杜絕狗狗爬上桌子趁人不備撿食地上的食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大的氫彈威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