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輕雲淡Lgd
-
2 # 資訊所長
那麼導彈究竟是如何進行制導的呢?下面所長帶大家來簡單認識一下:
1、慣性制導
很多人對慣性制導有著巨大的誤解,認為慣性制導就是依靠武器本身的慣性飛向目標的,比如火炮的發射,很多人就認為火炮的炮彈發射出去了,就是所謂的慣性制導。
(慣性制導裝置)
(洲際導彈普遍採用慣性制導)
慣性制導的優點就是幾乎不會被幹擾,它一旦反射,就完全依靠自身的裝置完成制導,無需外界的幫助。但是慣性制導的精度比較差,飛行過程中,一點點的測量誤差,就會導致很大的精度誤差。早期的慣性制導的誤差甚至有幾公里,目前由於技術的進步,慣性制導一般都是在百米左右,而慣性制導一般使用在彈道導彈上面,往往攜帶核彈頭,這樣的精度完全夠用了。
2、雷達制導
這是基於雷達的一種制導方式,也是目前多種導彈常用的制導方式,想要了解雷達制導的原理,首先還是需要明白雷達的工作原理。
(為導彈做引導的火控雷達)
當導彈飛行過程中,雷達連續發射電磁波,不斷的定位目標,然後導彈根據雷達的資訊,知道目標在哪裡,然後控制導彈飛向目標。
雷達制導的精度不錯,作用距離也比較遠,但是雷達制導非常容易被幹擾,一旦受到干擾,以雷達作為制導方式的導彈可能就迷失了方向,無法有效的命中目標。
3、紅外製導
這是一種戰術導彈經常使用的制導方式,比如空中作戰使用的空對空導彈。我們知道溫度較高的物體會輻射出較強的紅外訊號,而紅外製導的原理就是在導彈的彈頭部位安裝了紅外引導頭,能夠接收周圍環境的紅外訊號,哪裡有紅外訊號,就會控制導彈飛向哪裡。
(安裝紅外製導引導頭的空對空導彈)
不過紅外製導的缺點就是作用距離近,一旦距離遠了,紅外引導頭就無法接收到目標的紅外訊號了,同時也容易受到干擾。
4、衛星制導
(GPS衛星)
並且如果目標發生了移動,衛星制導也可以讓導彈改變飛行軌跡。不過衛星制導一般使用在射程較遠的導彈上面,比如巡航導彈,戰術導彈不適合使用,同時也抗干擾的能力也比較弱,容易被被幹擾;
5、地形匹配
(地形匹配製導)
不過它同樣只適應遠端導彈,比如巡航導彈,戰術型別導彈不會常用。
6、影象匹配
這是一種新式的制導方式,利用影象對目標進行引導攻擊,在導彈攻擊目標前,把目標的大致影象輸入到彈載計算機,然後導彈在飛行過程中,不斷的獲取影象,當有影象和預定的目標影象一樣的時候,導彈就會立刻飛向目標。不過雖然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但是這種制導方式缺點就是作用距離近。
除了上面介紹的制導方式,導彈制導還有電視制導和遙控制導等方式。另外目前導彈採用的制導方式,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制導方式,而是多種制導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
(美國戰斧巡航導彈)
再比如空空導彈,在中遠距離使用的是雷達制導,到接近目標時候,切換到紅外製導或者影象制導,這樣命中精度大大提高,抗干擾的能力也加強了。
-
3 # 覓118033170
不知道你說的是那種導彈,有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空對空、地對空、空對地、反坦克、反輻射、反艦導彈、反彈道導彈等。導彈作用不同,制導方式也不同。主要就是衛星定位、鐳射制導、紅外線制導等。只有作用不同,沒有高低之分。
-
4 # 水井土城
導彈制導方式多種多樣,而且優缺點各不相同,我儘量說清楚些。
制導其實是控制和導引的合稱,導彈的內部分為控制系統和導引系統兩類,我們一般常說的制導往往指的是導引系統的工作方式。
根據導引系統是否與外界進行資訊交換可以分為自主制導和非自主制導兩大類,我們常見的各種制導方式均包含在其中。注意,自主非自主式根據是否進行外界資訊交換來界定的,不能只看字面意思。鐳射、雷達、電視等制導是制導系統的訊號的物理區別,而非制導方式。
自主制導自主制導是指在導彈飛行過程中導引系統不需要提供目標的直接資訊,也不需要導彈以外的裝置配合,就能實現對導彈飛行軌跡的控制。這種制導系統在發射前就已經獲知了目標的位置資訊,在飛行過程中會按照事先編輯好的程式或通過外界參照物自動進行方向調整,整個過程不需要外界的指揮和控制。自主制導最大的優點是抗干擾能力強,缺點是隻能打擊固定目標,對機動目標無能為力。
慣性制導
用使用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基本彌補了慣性制導的所有缺點
方案制導
反艦導彈和其他各類飛航式導彈在中段飛行過程中均會採取方案制導的模式
星光制導
潛射彈道導彈發射準備時間短,不能進行精確定位使用慣性制導系統的話精度會進一步降低,因此星光制導成為了首選方案。
地形匹配製導
美國“戰斧”巡航導彈就使用地形匹配製導+超低空飛行,可利用山地作為掩護,隱蔽性很高。
非自主制導非自主制導方式需要在導彈飛行過程接收來自於目標或制導站的資訊,從而修正飛行軌跡,控制飛行方向。非自主制導的發展花樣繁多,優點也各有不同,目前絕大多數的導彈均使用非自主制導方式,反艦彈道導彈的末端制導也使用非自主制導。非自主制導分為幾個大類,不用類別下制導方式各有不同。
遙控制導
顧名思義,遙控制導是一種需要遙控導彈飛行軌跡的制導方式。這種制導系統中,導引系統在地面,導彈上只有控制系統,無法自主飛行,需要依靠地面傳送指令控制飛行方向。遙控制導的優點是技術難度低,制導精度較高,缺點是射程受限,且制導精度隨射程的增加而降低,而且易受干擾。遙控制導大致也分為一下幾種:
1.有線制導
使用有線制導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
2.無線制導
將導彈上的“尾巴”去掉,換成其他方式控制,就成了無線制導。無線制導按照傳輸方式可分為指令制導和波束制導兩類。相對於有線制導,無線制導的優點在於導彈速度有了大幅度提高,準備時間減少,但抗干擾能力不如有線制導。
無線電指令制導
雷達波束制導
自尋的制導
三種尋的制導方式
1.自主式尋的制導
自主式尋的制導就是我們常說的“發射後不管”。具備這種能力的導彈,導引和控制系統全部安裝在導彈上,既能向目標發射訊號又能接收訊號,導引系統可根據目標反射的訊號來控制和修正導彈的飛行方向,直至命中。自主式尋的制導的優點是可獨立攻擊目標,增強了載具的多目標交戰能力,缺點也不少,技術難度高,價格昂貴,容易被欺騙和干擾,作用距離近。我們現在常說的主動雷達制導其實就是指的以雷達作為制導訊號的自主式尋的制導導彈。
AIM120中距空空導彈使用主動雷達制導,具備發射後不管的能力
2.半自主式尋的制導
和自主式尋的制導最大的區別在於,半自主式的導彈只能接收訊號,而發射訊號的功能在其載具上。在導彈發射後,需要訊號發射端不斷地進行對目標進行“照射”,以便導彈能夠及時調整飛行軌跡。半主動式尋的制導的優點是技術難度小,裝置體積小,對導彈基本無要求,缺點是訊號發射端技術要求高,且發射後必須提供全程照射,載具機動性受限,缺乏多目標攻擊能力。
半主動尋的制導大多使用雷達作為制導訊號,多用於早期的中遠端防空導彈和中距空空導彈,美國海軍的“海麻雀”系列、“標準”系列防空導彈,俄羅斯R27中距空空導彈,中國產PL11空空導彈等均屬於半主動雷達制導。
美國AIM7麻雀中距空空導彈使用半主動雷達制導,發射後載機必須提供照射訊號,不能進行劇烈機動。
3.被動式尋的制導
使用被動尋的制導的導彈不需要訊號發射器,只接收來自目標的訊號,之後通過計算得出目標位置和方向,進而控制導彈命中目標。被動尋的制導的優點是,精度高,隱蔽性強,技術簡單可靠,缺點是易被幹擾,發射前需鎖定目標。
反輻射導彈則以目標的雷達訊號作為指引,控制導彈摧毀目標。
複合制導現代武器為了提高導彈的精度和抗干擾能力往往會將主動和非主動制導聯合使用,形成複合制導。比如反艦彈道導彈為了命中精度,會在發射初始段使用慣性制導,飛行中段改用星光制導,而到俯衝末端開啟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的主動雷達搜尋距離一般不足20公里,因此會使用慣性+指令+雷達末制導的複合制導方式。
中國產ATF10重型反坦克導彈,紅外或電視成像,光纖傳輸指令,形成了多種體制的複合制導
按物理特性區分說了這麼多,那按照制導訊號的物理特性,制導又有哪些區別呢?
鐳射
鐳射的優點是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結構簡單,成本低,缺點作用距離近,易受天氣影響。
可見光
可見光制導又稱電視制導,其優點比鐳射更加突出,但缺點也同樣突出如沒有測距功能,受天氣能見度的影響大,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微波
微波其實就是指雷達制導,雷達制導的優點是距離遠、不受天氣影響、可全天候工作,缺點是易受電磁干擾
紅外
紅外製導屬被動制導,通過捕捉目標的紅外輻射來實現尋的制導,其優點是精度高,隱蔽性好,缺點是作用距離有限,抗干擾能力偏低。
美國標槍反坦克導彈,使用紅外成像制導
回覆列表
現代化的戰爭,都是立體式的、體系化的攻防對抗。導彈是這樣的對抗的主要武器。導彈的發射平臺多種多樣,大致有空中的(大氣層內飛行的直升機,無人機,殲擊機,轟炸機等),空天的(大氣層外飛行的人造衛星、其他空天飛行器),陸地的發射車、發射井,水面的艦船,水下的潛艇等。導彈要攻擊的目標也多種多樣,一般敵方導彈的發射平臺,都是我方導彈要攻擊的目標,還包括其他重要的高價值目標(敵方的偵察機、加油機、預警機、無人機、間諜衛星、坦克、各種雷達站等,以及各類有威脅的或潛在威脅的地面、海面目標),來襲的導彈等。發射平臺不同,及所需攻擊的目標不同,所需要的導彈,實際上是一個龐大的家族。
不同用途的導彈,決定了導彈的制導方式會多種多樣。要說清楚導彈的制導方式,大致可以把導彈分為彈道導彈,空空導彈,巡航導彈,地空、海空防空、反導導彈,以及太空反衛星武器等。
其中彈道導彈及巡航導彈的制導方式,比較有典型的意義。
這兩種導彈的制導方式,大致有兩種:
自主導航。導彈發射前,先規劃好導彈的飛行航路,並進行發射前的經緯高裝定。導彈發射後,導彈依據自身攜帶的慣性導航系統依據原先裝定的航路,進行自主飛行。慣性導航系統的核心器件是陀螺儀。老式機械式陀螺儀有支架誤差,角度漂移隨時間增加而增加,導致導彈飛行偏離預定航路愈來愈大。新式鐳射、光纖陀螺儀角度漂移問題大有改善,但無法根除。因此需要全球定位衛星導航系統GPS(或北斗)予以實時修正。特別是中遠端彈道導彈及巡航導彈都是如此。近中程導彈由於新的導航陀螺儀精度的提高,對GPS或北斗的依賴程度就沒有那麼強烈了。中俄無意與世界對抗,都採用防守反擊戰略。美國圍堵中國的第一,第二島鏈,基本上是屬於中國中近程導彈覆蓋範圍。即使GPS或北斗全部癱瘓,我們導彈的慣性導航系統還可以有足夠的精度對敵方發起反擊,這點是我們的底氣所在。而美國,就不行了,他們離我們太遠,其遠端導彈高度依賴GPS。所以美國急於退出中導條約,發展中近程導彈,總想在中國周邊佈署,就是為了打熱戰時,GPS被摧毀後,航空母艦變成了瞎子、聾子,而轟炸機、殲擊機又難以突破我防空識別區時,陷入無彈可用的尷尬境地。
自動導引。自主導航適合於導彈飛行中段。而自動導引適合於導彈飛行的末段。導彈一般都安裝有自動導引頭,用於搜尋、識別、自動或人工遠端鎖定目標。以雷達自動導引頭常見。最先進的屬於合成孔徑雷達導引頭,可以形成背景及目標的立體影象。電視導引頭可直接照射背景及目標。這兩種導引頭都不同程度受天氣影響,後者更甚。紅外導引頭,是提取目標與背景之溫差,可全天候使用。還有如鐳射導引頭等。雷達導引頭又分為主動式(主動發射電磁波並接收目標回波),半主動式(依據其他載體發射電磁波,被導彈導引頭接收目標回波),被動式(僅接收目標發射的電磁波)。被動式導引頭,常用於攻擊敵方防空、反導系統的雷達站,用於戰爭的首波攻擊,即首先要把敵方偵察防空反導雷達幹掉。主動或半主動導引方式,因發射電磁波容易被敵方發現而遭到反擊,也容易被敵方干擾。
而要讓主動或半主動導引頭髮揮作用,就必須極大的提高導彈飛行末段的飛行速度。為了增加突防的隱蔽性,巡航導彈還可以設定超低空突防的方式,對目標實施攻擊。
除了導彈需要裝載的上述制導硬體以外,還必須給導彈裝上大腦:彈上計算機。自主導航及自動導引都需要大量的數學計算與邏輯運算,才能把導彈精準導引到目標。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攻擊目標已經不限於傳統的各類導彈了,新型的各類攻擊武器,已經可以改變目前戰爭的形態。如超高音速導彈,超級火箭炮,電磁軌道炮,鐳射武器,動能攔截器,反衛星武器等。這些武器的制導方式已經大大有別於傳統導彈的制導方式,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