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鄭桂軍zgj

    評價李贄,先看看他做了什麼?明朝給他安的罪名是什麼?

    李贄(1527 —1602),號卓吾,又號溫陵居士、宏父(宏甫)居士、思齋居士。晚年常住在湖北麻城龍湖,又號龍湖叟等等。

    童年時,母親早逝,七歲,跟父親白齋公讀書,十二歲即作《老農老圃論》,綜合《論語·子路》中樊遲問稼與《論語·微子》中子路問荷蓧老人兩件事,讚揚關心農事的樊遲,諷刺輕視農事的孔子。

    李贄年輕時頗遭困頓,為了生活,參加鄉試,中舉人。出任河南輝縣教諭,擢升南京國子監博士,為父親守孝期滿後任北京國子監博士、禮部司務,遷南京刑部員外郎、刑部郎中,後出任雲南姚安知府,任期未滿,辭職不幹了。

    大概李贄的“離經叛道”,就是從他辭職以後,專攻學術論道開始的吧。

    李贄做了什麼

    一、辭職後先在黃安(今湖北紅安)好友耿定向的天窩書院治學。兩人思想嚴重分歧,耿定向以禮教正脈自居,認為孔子是“萬世師”,孔孟之道是“萬事憲”,“天下尊之則治,違之則亂。”李贄則認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特取給於孔子而後足也。若必待取足於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

    嚴重的思想分歧難以互融,李贄又移居麻城(今湖北麻城),出遊武昌、北京、大同講學、傳播自己的思想。在麻城講學時聽課者眾多,也有很多婦女聽課,當地政府認為有傷風化,遂即“逐遊僧(李贄後來去發,號禿翁),毀淫寺”以“維持風化”,焚燬李贄營建的骨塔,拆掉李贄居住的芝佛院,李贄事先得到訊息躲了起來,才免遭攻擊。

    二、李贄認為,《六經》、《論語》、《孟子》不過是史官過度褒揚崇拜主子之詞,或是大臣們極力讚美國君之語。要麼就是迂腐糊塗的弟子死記硬背老師的話,有頭無尾,記前忘後,私自揣度記錄下來的東西。後人竟然相信這全部出於聖人之口,一定是聖經。把它當做萬世不變、至高無上的理論,其實是道學家宣揚自己說教的藉口。

    三、李贄認為,百姓之所以不能安居樂業,不得安生,是貪暴帝王、官吏騷擾、假仁假義的儒者禍害的結果。所謂 “仁者”,自以為是地憂慮天下人不得其所,便急急忙忙要“給”天下人安生之境地,便用“德化”、“禮治”禁錮人們的思想,用政令、刑法約束人們的行動,其實這樣反而讓天下人大失其所了。

    四、李贄認為,千古以來,只有君臣而無朋友,君主是龍,有逆鱗,觸之必死,但死諫之人卻一個接一個,為什麼?可以博得諫臣之名,何況萬一不死獲得帝王獎賞,還能得到大福呢。所以人追求名利之心勝過避害之心。

    五、李贄罵道學家是“陽為道學,陰為富貴,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的兩面人;

    李贄反對儒家的“踐跡”、“執一”,提出對於過往之“跡”,“不必踐、不可踐、不當踐”;

    李贄認為“天下萬物皆生於兩,不生於一……若謂二生於一,一又安從生也?”

    李贄認為“謂人有男女則可,謂見有男女豈可乎?謂見有長短則可,謂男子之見盡長,女人之見盡短,又豈可乎?”(說人分男女可以,說見識分男女是不行的,說見識有長短可以,說男子見識長、女人見識短是不行的。)

    李贄的思想理論,主張認識還有很多,基本上屬於“驚世駭俗、離經叛道”之類的。但正像他認為孔孟之道不能作為“萬世憲”,他的學術理論政治主張也有認識不足和相互矛盾之處。

    如李贄在《忠義水滸傳·序》中說:“……則謂水滸之眾,皆大力大賢有忠有義之人可也。然未有忠義如宋公明者也。今觀一百單八人者,同功同過,同死同生,其忠義之心,猶之乎宋公明也。獨宋公明身居水滸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專圖報國,卒至於犯大難,成大功,服毒自縊,同死而不辭,則忠義之烈也。”

    說水滸一百單八人皆有忠有義之人,都有“義”是可能的,都“忠”卻未必;同情宋江心在朝廷,這不和自己蔑視禮教、輕視倫理綱常相互矛盾嗎?

    明朝給李贄安的罪名是“惑亂人心、狂誕悖戾。敢倡亂道、惑世誣民。”李贄最終被捕入獄,在獄中奪過獄吏的剃髮刀自而死。

    評價:李贄著述甚豐,是一位傑出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是晚明思想啟蒙運動的一面旗幟,他尚“真”棄“假”,毫不留情地投刺“無所不假”、“滿場是假”的社會現實,反對儒家的泛道德主義,自建了以“童心說”為核心的新思想體系。他的“離經叛道”使他處於時代矛盾的焦點上,嚴重觸犯了統治階級賴以穩固加強統治的“儒學”,使朝野思想體系引起劇烈震盪。

    李贄終生在為爭取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而“離經叛道”。他蔑視傳統權威,敢於掀翻聖壇。認為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的政治見解和思想,不應盲目信服前賢。

    在中國的思想史上,再過千百萬年,李贄依然會佔據重要的一席之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遇罐子背飾有什麼用?